内蒙古高三月考模拟地理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87307735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三月考模拟地理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蒙古高三月考模拟地理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蒙古高三月考模拟地理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蒙古高三月考模拟地理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蒙古高三月考模拟地理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高三月考模拟地理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三月考模拟地理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 包头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考试时间:分钟材料选择简答题总分得分材料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分,共.分。)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 成题。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A. 原料产地B. 销售产地C. 能原产地D. 研发基地2. 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A.河南省B.山东省C.四川省D.吉林省3. 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 减轻大气污染B. 减轻”白色污染”C. 促进生物多样性D. 减轻酸雨危害材料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图显示某国19

2、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4 5题人口itKet4.19512000 年,该国()A. 是人口净迁入国B. 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 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 人口增长了 15.1%5. 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 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 可能位于欧洲C. 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 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材料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 8题。6. 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A. 800 米B. 1500 米C. 180

3、0 米D. 2100 米7. 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C,甲聚落气温为17Ce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A. A.15CB. B.18CC. C.21CD. D.24C8. 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A. 晴天转阴雨B. 大风有浮尘C. 晴暖有微风D. 阵风间暴雨材料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 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 置最靠近太阳)完成911题。9. 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 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A. 初二B. 初五C. 初八D

4、. 十一10. 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A. 初二B. 初五C. 初八D. 十一11. 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C. 松嫩平原稻谷飘香D. 山东半岛瑞雪迎春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分,共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 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昶 76亠)Jj 八-卜 一。基多5 897/fl?/f图41012.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

5、置及地形特征。13. 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14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完成下列要求。WE2QE15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16.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7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给人类留下了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和大 量宏伟的古代神庙。下图为埃及旅游交通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苦右辛拜新神岛18 .简述欧洲成为埃及旅游业主要客源地的原因。19.近年来埃及政局动荡,可能对埃及旅游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有。答案材料选择1. A2. D3. B4. A5. B6. B7. D8.

6、C9. B 10. C11. A简答题12.(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背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地 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13.(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14.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 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15.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 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领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17.入海口

7、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入海泥沙量较少, 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 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18.欧洲经济发达,欧洲人旅游欲望强;欧洲临近埃及;交通便利;埃及旅游资源独特性强;埃 及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价值高(任答四点得四分)19.游客锐减,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遭破坏解析材料选择1.该工业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属于原料导向型的工业。选择A项。玉米叶片环保购物袋取代原有塑料制品袋,其意义在于:用易降解无污染的环保用品代替难 降解的塑料制品,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

8、染,因此选B。【考查方向主要考查考生对生活污染(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的理解。2.玉米在我国吉林产生丰富,选择D项。3.玉米叶片环保购物袋取代原有塑料制品袋,其意义在于:用易降解无污染的环保用品代替难 降解的塑料制品,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选B。4.读图可知,除1951 1960年段的净迁入人口数为较小的负值外,其他各时间段的净迁入 人口数均为较大的正值,因而1951 2000年该国是人口净迁入国,A项正确。自然增长 人口数与净迁入人口数都占有较大比重,大致相当,所以B项错误。1971 1980年段的 自然增长人口数为负值,说明该时段的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C项错误。5.注意图中的自然

9、增长人口数的增长率数字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因此不能据其判断人口增长 模式,即A项错误。图中纵坐标表示每10年的人口增长数,缺少人口基数信息,无法计算 人口总量,即C项错误。自1971年开始,人口的自然增长明显减慢,说明老龄化趋势明显, 到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小,即D项错误。故选B项。6.甲地海拔高度在400米至600米之间,H地在2000米,所以二者相对高度为1400-1600 之间。7.结合比例尺可知H、甲之间的距离为40千米,由于天气系统每天移动200千米,所以从 10时到15时,经历5小时,此天气系统正好移动至此,下沉增温,由于H地气温为12 , 下沉1500干米增加9 ,而且气

10、温在15时要比上午10时高些,所以选D。8.第二前,图示高压中心H已经经过甲处,所以甲位于此高压的东侧,等压线稀疏,所以风 力小且高压控制,所以天气晴朗,选C。9.16时左右应是日落之前,正午之后。月到中天,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可以确定B。*1218时40分左右应是黄昏时刻,月到中天,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应为上弦月。月到中天、雷峰夕照同时出现,是判断季节的关键所在,初夏,因此选A。油菜 花开初春、稻谷飘香夏末、瑞雪迎春冬季。简答题12.第(1)题,描述一个国家地理位置从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热量带位置等角 度分析。该国地理位置是: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背部穿过(位于低纬

11、地区或热带 地区),西临太平洋。描述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势起伏等角度分析。该国地 势特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东西低,多高峰,地势起伏较大。13.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西部沿海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从北向南由3000 多毫米递减到500夺毫米,说明降水丰富,自北向南减少。主要原因是北部纬度较低,主 要受赤道彳氐气压影响,降水丰富,向南过渡到赤道低气压和信风交替控制,同时南部受寒流 影响,对沿岸降温减湿明显14.花卉圣战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热量、降水、光照等条件。该地区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降水 量较多;海拔高,光照强;气候温暖,年温差较小。根据经纬度判断,河流流经

12、地区是扎伊尔盆地。从河流向心状水系特征分析,或河流分布状 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根据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16.G河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G河流域大部分 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所以水量丰富。17.河口三角洲时泥沙沉积的产物,故思考时应该从河流含沙量、沿途沉积状况和河口沉积状况 入手思考。河流流经热带雨林地区,含沙量小;沿途流经地势较低的盆地,沉积较多;入海 口处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18.因为欧洲地区经济发达,经济收入高,人们出游愿望高;距离埃及较近,交通便利;埃及旅 游资源丰富,独特性强等。埃及政局动荡,会减少前来旅游的游客数量,减少旅游收入,失业率上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