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幼儿_356

上传人:笑少 文档编号:287251352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7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幼儿_356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2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幼儿_356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22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幼儿_356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22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幼儿_356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22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幼儿_356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幼儿_3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幼儿_356(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教师资格证面试幼儿结构化真题库目录一、保教实践类 1二、综合分析类 13三、职业认知类 25四、人际关系类 33一、保教实践类1. 有个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总是乱扔,作为幼儿教师,你怎么办?【答题思路】(1) 小朋友玩完玩具后总是乱扔,既不利于其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会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幼儿教师,我会及时引导其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2) 我会和这个幼儿一起商量,共同制订几条“规矩”。如玩具用完后要物归原处,收放玩具要轻拿轻放,收完后要检查一遍等。另外,我还会教给幼儿收拾玩具的方法,如积木块要先整齐地摆放在盒子里盖好盖子,然后再送回原处等。(3) 积极引导其改进。我会通过讲述布奇送玩具回家的故

2、事,或是创编一些整理收拾玩具的歌谣等方式,让幼儿在日常活动或游戏中,逐步树立起收拾玩具的意识。(4) 为了使幼儿记住玩具的位置,我会在玩具上标上便于记忆的有趣标记, 让幼儿实现有意记忆。同时,我还会明确不同玩具的负责人,通过责任分配的方式,调动小朋友收拾玩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在区域活动中,有个孩子向其他小朋友乱扔玩具,老师看到后很生气,于是让这个孩子到角落里一个人待着。对于这种做法,你怎么看?【答题思路】(1)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只有拥有了惩罚幼儿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老师的做法我认为是可取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2) 对此种做法加以分析。采取“让

3、其到角落一个人待着”的做法,可以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被区别对待了,就会促使幼儿做出改变,这样既可以及时制止幼儿的问题行为,又可以促进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使其学会控 制自己的情绪,还会帮助幼儿学会遵守规矩,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但是,过 度的惩罚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3) 提出建议。为了让此种做法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幼儿老师还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老师应明确好“隔离”的时间,即通过计时隔离的方法,让幼儿平静下来,让其进行自我反思;二是隔离之后一定要对幼儿进行说理教育或引导, 使其明白受罚的原因,懂得自己的行为对其他孩子的影响,达到惩罚的目的。3. 班里有部分小朋友经常把

4、纸屑、果皮等垃圾随意扔在地上。作为一名幼儿老师,你会怎么办?【答题思路】(1)幼儿随意乱扔垃圾,主要是因为其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作为老师,我会耐心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首先,及时制止幼儿乱扔垃圾的行为。在幼儿乱扔垃圾时,我会告诉他们,教室是我们共同的环境,每个人都要像爱护自己家的环境一样保持教室干净的卫生。并告诉幼儿扔纸屑、果皮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引导幼儿将扔到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面,希望他们以后能够保持好的行为。其次,正确引导。在活动中或者课堂上,我会通过挂图的方式给幼儿深入浅出地讲解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的危害,并通过讲述关于乱

5、扔垃圾的故事,使幼儿深刻地意识到乱扔果皮纸屑的危害。最后,巩固幼儿保护环境的行为。我会把有关爱护环境的知识和技能编成儿歌,教唱给全班的小朋友,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4. 幼儿不能适应幼儿园,老是哭闹,你怎么办?【答题思路】幼儿离开父母,到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心中的不安和惶恐是强烈的。那么面对哭个不停的孩子,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老师自己保持平和的情绪,与幼儿说话保持平和温柔的语调。然后,对伤心的幼儿表示理解,对他(她)说:“我知道,妈妈走了,你很伤心,你在想妈妈,对吗?”这样的话表现了你理解孩子此刻的心情,了解他哭的理由并且拉近和他的关系。其次,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发现他的兴趣,引导他做喜

6、欢和想做的事最后,如果幼儿还是不停的哭,就先放下他,组织其他不哭的幼儿做游戏,营造快乐的气氛,感染他。总结: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不适应幼儿园老是哭也是正常的,老师要了解幼儿哭的原因,关注他们,及时给他们喝水,但是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待幼儿情绪稳定后,他们一定会跟随幼儿园本来的常规生活。5. 菲菲去幼儿园上学,但一离开妈妈后就容易哭闹。作为幼儿教师,你怎么办?【答题思路】(1) 明确问题。面对菲菲这种情况,作为幼儿教师,我会正确引导,帮助她解除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2) 分析问题。菲菲离开妈妈后哭闹的情况,主要是源于对父母过度的依恋,是典型的幼儿分离焦虑。 如果处理不好菲菲的分离焦虑,难以让

7、菲菲快速融入幼儿园生活,不利于菲菲与其他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3) 解决问题。1) 营造愉快的幼儿园环境,降低幼儿孤独感。 根据幼儿都喜欢玩的特点,开展丰富、有趣的小活动。如请菲菲到玩具角做客、用桌面玩具进行拼装比赛、在活动区和他们玩球等; 在玩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地给予“菲菲,真棒!”等鼓励性评价,以有效地帮助菲菲减少消极的情绪。2) 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幼儿对家长的依赖。 仔细观察菲菲的一日生活表现,在了解其生活需求后,及时用奖励的形式给幼儿发一些学习用品、日常用品等; 鼓励菲菲尝试用小毛巾擦手、用小杯子喝水等,并对其进行适当地帮助,使幼儿觉得自己很能干,从而消除其离开家长的恐惧。

8、3)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获得家长配合。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 采用各种方式,从家长那里了解幼儿的各种情况,家园达成一致,共同帮助幼儿健康成长。6. 兜兜吃午饭时不愿吃,哭闹,你怎么办?【答题思路】第一,我会先安抚兜兜的情绪,兜兜平静下来后再与其交谈,确定兜兜不愿吃饭的原因。例如是否因为早饭吃的过多,导致现在不想吃饭,或者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等情况。第二,假如是因为早饭吃的过多导致中午没有胃口不想吃饭,那么我会对兜兜进行引导,让他少吃一点以保证获取足够的营养。如果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我会带领兜兜到医务室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并联系兜兜的家长。第三,之后开展“光盘行动”的活动,教育引导幼儿

9、要珍惜粮食。7. 有个小朋友好奇心特别强,总问你很多问题。作为教师,你怎么办?【答题思路】(1) 幼儿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愿意主动探索未知世界。所以,我会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在回答孩子问题的同时,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识。(2) 他们爱问问题是爱动脑筋的表现,所以我会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细致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给予他们表扬,鼓励他们多问问题。(3) 我会以引导为主,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启发幼儿通过独立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4) 当幼儿提出的问题,我不能给出答案时,我会询问其他老师或者上网查资料,将知识内化,转化成自己的言语,再传授给幼儿。8. 在班级活动中,小朋友都没有兴趣,你会怎么办?【答

10、题思路】(1) 小朋友对活动没有兴趣,可能是我的组织和设计不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没有趣味性,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所以,我会注重激发小朋友的兴趣,使教育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2) 在活动中,当发现小朋友没有兴趣时,我会倾听幼儿的感受,并据此改变活动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3) 我会设计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比如,在给小朋友讲教育类的故事聪明的乌龟时,我会拿出乌龟的玩具,并设计“这是谁呀?故事中的狐狸吃了青蛙吗?等问题,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4) 我会注重将趣味性、真实性与挑战性相结合,使幼儿“身临其境”,在活动气氛中产生兴趣。比如,在以“勇敢”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我会让他

11、们开展 “寻宝”探险活动,让幼儿像一位探险家那样,爬过“山地”,越过“小河”,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解开图中之迷,最后寻得“宝物”。9. 离园前涵涵小朋友不坐好等父母,却摸摸玩具拉拉其他人的头发,你怎么办?【答题思路】孩子活泼好动是天性,这个阶段的幼儿的行为规则还不是非常熟悉,老师不应该粗暴地呵斥孩子,要注意耐心引导,利用好教育时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第一,我会劝导涵涵小朋友,让其停止自己的行为。或者采用角色扮演的游戏让涵涵体会到其他小朋友的感受,借此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第二,我会在日常活动中培养涵涵的良好习惯。在一日生活的吃饭、午睡、盥洗等环节培养孩子的控制能力和行为习惯。第三,我会加强家园合

12、作,与家长共同教育幼儿。相信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幼儿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幼儿园健康快乐的成长。10. 班里有个幼儿很活泼好动,作为幼儿教师,你会怎么办?【答题思路】(1) 针对活泼好动的幼儿,我会采取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2) 在一日生活或者游戏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活泼好动的幼儿,并告诉他如何遵守课堂秩序以及怎样在上课、游戏中进行合作等。(3) 当活泼好动的幼儿有进步时,如每当幼儿按照课堂要求端坐在位子上或者安静地坐在位子上进餐时,我会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以强化他的良好行为习惯。(4) 多与幼儿家长沟通,我会把孩子在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我也会

13、给家长一些教育建议,让家长巩固老师在园的教育效果。11. 孩子有吮手指的习惯,你该如何做?(对于爱吮吸手指的幼儿,你怎么办?)【答题思路 1】作为幼儿教师,我会帮助幼儿纠正这一不良行为习惯。第一,当幼儿吮吸手指时,我会主动关心他,握住他的手或者让他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亦或是带领他做一些手部游戏等,以此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第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讲故事、唱儿歌、做游戏等方式,告诉幼儿吮吸手指的危害性。第三,加强与幼儿父母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幼儿吮吸手指的情况,指导家长在家与教师配合共同改掉幼儿吮吸手指的习惯。必要时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到医院进行检查,看是不是缺锌等原因引起了孩子爱吮吸手指的行

14、为。【答题思路 2】(1) 幼儿爱吮吸手指,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对其身体造成危害。作为幼儿老师,我会努力帮助幼儿纠正这一不良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2) 当幼儿吮吸手指的时候,主动关心他,带领他玩玩具或做游戏,以转移幼儿的兴趣,分散幼儿吮吸手指的注意力。(3) 在日常的教学或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儿歌等各种方式告诉幼儿吮吸手指的危害。(4) 向家长反映孩子吮吸手指的问题,建议家长多为孩子提供各项游戏或有营养的零食让孩子的口腔有满足感,以此来代替孩子吮吸手指的习惯。并在必要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一步判断孩子吮吸手指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12. 有个小孩刚入园,总是打别的小孩,你怎么办?【

15、答题思路】首先:当孩子打人的时候,成人正确的应对态度应该是温和而坚定的否定:打人是不可以的,打人是不被允许的,打人是不对的,按住他打人的小拳头,用坚定的眼神望着孩子,一次,两次,每次都是如此,反复讲具体讲,孩子就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就会逐渐控制住挥手打人的倾向。其次:鼓励孩子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解孩子打人背后的动机,除了表面的打人原因,是否还要其他原因,是不是某件事受到挫折了,不会写或者不会画、不会垒积木;还是别人没按照他的想法行事,不喜欢别人侵犯自己的小领土等等,让孩子自己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泄了孩子剩余的精力。最后:提高孩子的自信和能力。如果孩子知道件事除了打人,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或者说,或者做,就能解决了,自然会舍弃用拳头来说话,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慢慢成长,发现孩子细微的进步,及时表扬他,让他感受到爱,感受到被关注,强大孩子的内心。13. 两个孩子总打架,你是老师怎么办?【答题思路】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我会冷静处理此事,防止事情恶化。第一,两个小朋友总是打架,可能是因为各自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导致的,也可能是小朋友的思想不够成熟,行动控制能力差总是发生争执。第二,将两位小朋友带离活动现场,不直接判断对错,有耐心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