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龙江省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年1月23日在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黑龙江省财政厅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是我省振兴开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 省人大各项决议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开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开展格局,统筹推进疫 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开展,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 筹,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优化调整支出结构,推动落实“六稳”“六保” 等重点任务,圆满完成了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事项,有力推动了全省“十四五”实现良好 开局一)2021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1 .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情况据快报统计(下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0.5亿元,增长 12.8%;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04.5亿元,下降6.3%,剔除国家取消特殊转移支付等一次性补助和 年末结余列支政策调整因素后增长8.5%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6.2亿元,增长1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94.6亿元,增长9.8%。
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收入、市县上解 收入等5004.8亿元,收入总计5291亿元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 支付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支出、上解中央支出等3789亿元,支出总计4983.6亿元收 支相抵,省本级结转307.4亿元2 .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情况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0.3亿元,下降17.6%,主要是市县 土地出让收入减收;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55.3亿元,下降27.9%,主要是市县土地出让收入减 收及国家取消抗疫特别国债阶段性政策相应减支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3亿元,下降18.3%,主要是2021年下半年农垦、森工系统 土地出让收入由省级调整为市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2.7亿元,增长2.8%o省本级政府性 基金预算收入,加中央转移支付补助、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市县上解收入等646.5亿元,收 入总计659.8亿元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加对市县转移支付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 贷支出、调出资金等547.8亿元,支出总计630.5亿元收支相抵,省本级结转29.3亿元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成情况。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亿元,下降16.9%,主要是市 县国有企业利润收入减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L3亿元,增长29.3%,主要是国家清算“三 供一业”补助资金相应带动增支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亿元,增长29%,主要是省属产业投资集团利润收入增加;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8亿元,增长11.5倍,主要是国家清算“三供一业”补助资金集中在省 本级支出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中央转移支付补助和上年结转39.1亿元,收入总计 40.8亿元;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加对市县转移支付支出和调出资金1L5亿元,支出总 计20.3亿元收支相抵,省本级结转20.5亿元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成情况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216.6亿元,增长8%;支出3099.4 亿元,增长11.1%,收支相抵,年末结余117.2亿元省本级收入2247.3亿元,增长8.4%;支出第1页共8页2213.7亿元,增长10.4%,收支相抵,年末结余33.6亿元二)2021年法定债务情况L法定债务限额及余额截至2021年末,全省法定债务限额6673.6亿元,其中:省本级832.7 亿元,市县级5840.9亿元。
预计全省法定债务余额6534.5亿元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情况全省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387亿元按类别划分,发行一般 债券780.5亿元,发行专项债券606.5亿元按品种划分,发行新增债券885.7亿元,主要用于交 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工程建设和补充地方中小银行资本;发行 再融资债券501.3亿元,主要用于归还到期债券本金3 .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情况全省地方政府债券到期还本付息额744亿元,其中:本金521.6 亿元,利息222.4亿元,均已如期归还,未发生兑付风险三)2021年重点工作情况一是统筹用好财政支农资金,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支持提升农业综合产能省级筹 集224.2亿元,支持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保护性耕作、农作物秸秆还田、深松整地、耕地 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等工程,推动新建高标准农田1024.6万亩,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助 力粮食生产“十八连丰”支持农业提质增效省级筹集36.9亿元,支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和优 质粮食工程,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建 设,促进“两牛一猪”等畜牧业高质量开展。
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省级筹集484.9亿元,加 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及时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生产者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 充分调动市县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支持农业保险高质量开展,为147.9万户 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58.7亿元,启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本钱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支持开 展乡村建设行动省级筹集47.1亿元,突出供水保障、公路改建、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重点, 推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级筹集49.5 亿元,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切实做到资金投入力度不减,推动“四个不摘” 要求落到实处二是创新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全力推进减负惠企全省新增减 税降费63亿元以上实行双稳基金担保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政策,2793户市场主体的115.82亿 元贷款得以延期持续赋能产业开展省级筹集12.2亿元,支持兑现“三篇大文章”、实体经济 开展等产业扶持政策,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助推“双创”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服务 体系建设大力扶持数字经济省级筹集12.5亿元,创新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开展,兑 现落实大数据中心、5G基站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等奖补政策,支持实施哈尔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 直联点等重点工程。
助力强化创新驱动省级筹集22.4亿元,其中科技专项增长20%,支持实施 5个“揭榜挂帅”榜单和107项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工程,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 究院建设和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扶持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保障“头雁行动”等人才政策落实, 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积极推动服务业开展省级筹集9.5亿元,引导扩大消费,支持举办第 四届旅游产业开展大会,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释放消费潜力三是强化财政政策保障引导,促进释放改革开放和区域开展活力积极服务国企国资改革 省级筹集38.7亿元,全力支持解决中央下放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别离移交等历史遗留问 题,划转局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完成省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脱钩收尾,助力组 建龙煤能源投资集团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省级筹集157.9亿元,助推园区和开发 区转型升级,大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和口岸通道建设,支持用好进博会、亚布力论坛等展会平台, 促进提升全省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激发区域开展活力省级筹集51.4亿元,加大对市(县)招商 引资和百大工程建设奖励力度,支持推进兴边富民计划支持完善基础设施省级筹集675亿元, 支持“百大工程”建设,加快牡佳客专、京哈高速(省界段)等重点工程建设步伐,推动城镇老 旧供热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三年行动取得新成效。
第2页共8页四是保持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强度,促进培育放大绿色开展优势支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 省级筹集205.3亿元,全力保障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支持打好蓝 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及田长制支持深化生态保护修复省级筹 集208.8亿元,推动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取得新成效,深入实 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国土绿化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创新政策服务生态建设在全省范围内 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压实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秸秆露天燃烧奖惩政策,助推秸秆“全 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工作落实五是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力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 出比重达87.1%,有力有效保障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教育支出570.9亿元,落实“两个只增 不减”耍求,重点支持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推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县域 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支持中职“双优”、高职“双高”、高校“双一流”建设,圆满完成省属 本科高校化债任务,持续巩固省属高校后勤改造成效,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社会保障和就业 支出1329.9亿元,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实现“十七连增”;城乡低保标 准分别提高5.4%和9.4%,惠及148.2万人,切实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支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卫生健 康支出392.3亿元,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及时有力支持疫情防控,足额安排隔离点改造、 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支出;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74元/人年提高到79元/人年;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550元/人年提高到580元/人年,惠及1929万城乡居民; 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保障性住房支出132.9亿元,支持棚 户区改造开工5.09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工46.9万户;对住房保障家庭发放租赁补贴,解 决中等偏下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文体事业开展等支出55.4亿元,保障公共文体设施免费或低收费 开放,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鼓励文化传承 和文艺精品创作,助力全民健身和备战冬奥会、全运会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支出304.5亿元, 推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共平安保障能力;助推煤矿平安技术改造,及时保障应对洪 水等自然灾害支出,有力有效推进“平安黑龙江”建设四)落实省人大预算决议和加强财政管理情况一是积极主动接受监督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不断 提升财政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依法依规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财政工作有关情况,认真落实 人大审议意见,妥善办理答复涉及财政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二是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在全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行动,构建起全方位、全过 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开展重大政策事前绩效评估,省级部门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绩效 目标、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组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和工程支出绩效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 建立预算安排、政策调整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结果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数字财政建设加力提速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正式上线,全面覆盖全省13个市(地)、 125个县(区)20073家预算单位,实现各级财政数据上下贯通、业务标准统一,现代信息技术 条件下“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推进深化“互联网+政府采购”,建立全省统一的政 府采购监管平台,政府采购电子卖场销售商品131.3万件,节支率达13.9%,开展政府采购领域 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四是财政管理力度持续加大省级将中央下达的1095亿元直达资金全局部配市县,同时强 化常态化监管,推动资金快速精准惠企利民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管理,加速 构建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补贴结果全公开的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 全省评审政府投资工程L8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