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与幽默元素在动画造型中的运用摘要:夸张与幽默元素作为动画片区别于其它类型影片的主要依据,是动画 影片不可缺少的要索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经典动画影片阐述了夸张与幽默元索在 动画角色造型中的成功运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及其运用应符合“时代性” 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观点关键词:夸张;幽默;设计;时代性;多元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动画片已经成为人 们茶余饭后的必需品然而,我们不只是动画片的忠实观众,在我们开大笑Z后, 不妨想一下,是什么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了像“孙悟空” “一休” “蜡笔小新”“唐 老鸭”等这些动画形象?无疑它们都成功的解决了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今天要谈 的话题一-夸张和幽默元素在动画造型中的运用一、结合国内外经典影片看夸张与幽默元素在造型设计中的 成功运用1角色外形设计的夸张幽默设定夸张与变形是动画造型永恒的主题,合理 地将夸张变形运用到动画中,可以把人们带入幻想和现实的交织中,勾画出生动 冇趣和奇特幽默的视觉形象国产动|師片《三个和尚》中,英人物造型就非常成 功高和尚是很瘦的,有点驼背、小眼睛,一看就知道坏点子很多,而胖和尚矮 矮的,让我们看到造型就会想到他的笨拙,他那种悍态,他那种狡诈。
当看到小 和尚的时候我们就会被他的天真、他的口J爱、他的朴实所认同所以在三个和尚 抬水吃到没水吃以及到失火、大家救火的这个情节发展当中,观众不仅看到了一 个故事的发展,同时还看到了活生生的三个人物,也就是三种性格2夸张、幽默的人物表情动画片动作在表现角色喜、怒、哀、乐等各种情 绪、神态、表情时,为了给人以较深印象,往往会采取夸张和变形的方法来处理 这种情绪上的夸张,可以用来传达特殊的情感“信息”在《灌篮高手》中经常 出现极度变形的动画角色的小矮人形象,每个主要角色都有对应的小矮人形象, 这些小矮人身体极度变形,在动1師角色高兴时、沮丧时、愤怒时、恋爱时都冇相 应的动作表现,高兴时夸张的哈哈大笑,尴尬时后脑勺出现一滴汗珠,痛苦流泪 吋泪水如自来水般哗哗流下3夸张、个性化的角色动作设计除了在表情上的夸张,行为上的夸张也会 带来极其幽默的效杲《三个和尚》中长和尚出场时,因不胜两只蝴蝶的打扰, 而挥起衣袖赶走蝴蝶,衣袖的挥舞完金不是写实性的,衣袖的挥舞创造出美妙的 线条,从而产生一种幽默的美感这中行为上的夸张在迪斯尼的动画影片中更是 屡见不鲜,像《猫和老鼠》这类以动作见长的动画片,这个特点最为突出。
影片 的故事内容主要是猫鼠追逐,斗智斗勇体型巨大的猫咪却总是被小巧机灵的老 鼠打败,洋相百出猫有时像弹性十足的橡胶,从高空坠卜•摔成的一张扁片儿, 瞬间又能回复原状有时候又像金屈,被火焰烧得通红,放进水中会发出“滋啦 啦”的声音,冒出青烟每个动作都设计得与众不同,出人意料观众也正是被 这种新奇有趣所吸引,忘记了生活的规律、常识,沉浸在这个动画的世界中显然,在美国的动画中,所冇动物角色的动作和性格,都已不再是单纯的动 物木身,而是将它们“人化” 了动作的“拟人化”是美国动画的一大特点还 冇,美国动画把“夸张”和“弹性”结合得非常巧妙,利用I田i而营造幽默很冇效 果,它不仅是迪斯尼动画的惯用方式,也是世界各国动画影片的主要手法二、在角色造型设计中如何正确的运用夸张与变形元素1夸张与变形的对象夸张的对象可以是事物的任何特征,可以是表象特征, 也可以是内在气质;无论是事物的外形还是其某个局部,以人物角色为例,身高、 休形、肤色、五官等,尤其是那些能够区别与其他个体的独具个人特色的特征 最简单的例子,中国人很早就喜欢调侃地把外国人(多指白种人)叫“大鼻子”, 实际上是人种之间的生理差异造成的片种人的鼻子比黄种人的鼻子要高、大一 些,那么当我们以白种人为原形进行角色设定的时候,第一感就将夸张的对象选 定为鼻子,这很好地阐释哪些事物将会成为我们夸张的对彖。
2夸张与变形的连续性任何事物的夸张都不是孤立的,对某个事物进行夸 张吋,就会产生一连串的、不是孤立的对单一对象进行夸张与变形,必须延续到 与该对象相关联的其他对象上去假如对鼻子进行了创造性的夸张,那么五官其 它部位也顺势进行相关变形,才能使夸张从造型的角度來讲站得住脚3夸张与变形的相对性造型对彖的某种特征进行夸张与变形没冇绝对的尺 度,其结果都是相对的,参照物既可是事物的某种典型特征,也可是早己存在创 作者潜意识里的该事物的某种典型特征还是以“鼻子”为例,香港影星成龙是 公认的鼻子比较大的中国人,如果拿他和普通黄种人相比,就会选他的鼻子來夸 张,但是如果和口种人來比,其鼻了就不具有被夸大的优势,也许不会选鼻了而 选其他来作为夸张变形的对彖同样,我国古代著名文学作品中用文字描述角色 t相“黑”时,儿乎用尽了所有能形容氏得黑的词句,但如果拿来和非洲黑人作 对比的话,那些极尽夸张的词句马上就会变得苍白无力4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重视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也可以很好的帮助 我们运用夸张元素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迪斯尼做动画人物造型的方法:造型 设计师在对剧本冇了深入了解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动恫i人物性格相近的模 特,然后对其写生,在把握了对象的总体形态和性格特征,再来进行夸张与幽默 的处理,这样创作出的造型才会生动,才能打动人。
三、赋予动画创作中夸张幽默元素的“多元化”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应该是“多元化”的,汲取不同文化的精华,不同的幽默 与诙谐,这样一来,美国人喜欢,法国人也喜欢,中国人也喜欢拿美国的动画 片来讲,它就非常善于吸收并域文化的精华,如《狮子王》脱胎于莎士比亚名著 《哈姆雷特》,《花木兰》源自我国民间故事,《阿拉丁》取材于《天方仅谭》……当我们逐渐了解动画早已不再是青少年专利的时候,《功夫熊猫》却已经豪 迈地向我们喊出了 “动画电影也可以国际化”的高昂口号一部《功夫熊猫》,让我们看到了中西幽默元素的完美结合从影片中我们 欣喜的发现这部电影绝不仅仅是将功夫、熊猫、寺庙以及包子等多种中国元素的 无厘头拼合,而是制作人员恰到好处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了整个故事情节之中, 一个典型的有中国特色的人侠故事:无名小卒-阴差阳错-拜师学艺-取得神卷- 战胜仇家就是这样一个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的故事,在融 合了让人喷饭的美式幽默以及先进的动涮技术Z后,我们看到了大胖熊猫也可以 玩转功夫甚至坐着火箭椅飞向天空,看到了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也可以通过好莱 坞制作人的“魔术棒”玩转美式幽默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将中国文化和好莱坞电 影结合的如此优秀的动画作品不获得成功的口J能性。
是的,我想我已经爱上了那 只大胖熊猫如今在我们的周围,动漫无处不在,然而在时代发展到今天,要想制作出为 人称道的优秀动湎片,我们就应该注意到夸张与幽默元素在造世设计中的运用不 是一成不变的,而被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小国动画的发展应从小国传统动画 和国外的一些经典动涮中吸取其优秀成份,然后在很好地把握民族性,时代性和 多元化的基础上,把夸张幽默元素恰如英分的具化到动画造型的各个方而,渗透 到故事的内部深处,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岀真正的佳作参考文献:[1] 孙立军,马华编著•影视动画影片分析.海洋岀版社,2005.[2] 葛竞编著•影视动画剧本创作•海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