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铁路轨道结构综述雷达2000型无確轨道导师:李 斌班级:综合一班学号:0210336姓名:王进玺一德国雷达2000型无穗轨道的发展历史1972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陆地交通工程试验中心,依照德国 科技部制定的轮轨关系研究计划,在雷达车站设计、铺设了无轻轨道 结构这种结构经过多处试验、试铺,不断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了 德国铁路运用较为普遍的无磴轨道系列,人们把这种轨道统称为雷达 型无確轨道雷达型无確轨道实际上是把混凝土轨枕用混凝土灌注在钢筋混 凝土的轨道支承板上,为加强灌注的整体性,在混凝土轨枕的侧面留 有三个孔眼,以便用钢筋把轨枕串联起来在钢筋混凝土轨道支承板 的下边还铺有一层水凝性支承层,若在冻害地区该层采用轻混凝土 该无磴轨道修筑在地棊较左地区时,应首先强化地基才能铺设雷达型 无確轨道雷达车站的无磴轨道已经铺设了 28年,运量超过了 3.5亿吨, 除对其钢轨进行过打磨外,未对该轨道进行过任何维修工作,显示出 良好的质量也性能当然用于桥、隧、路不同场合其无磴轨道结构略有不同,桥、隧 的无砂轨道不设防冻层,而路基的不確轨道应视当地情况加铺防冻层、 地基加I古I层、无纺布等2002年德国开通的克隆一莱茵高速铁路全长219 km,铺有125.3 km的无磴轨道,有四种无磴轨道类型,其中长枕埋入式雷达原型至铺 设了 15.6 km,其他均为双块埋入式的雷达改造型。
其中所谓雷达2000 型铺设了 43.7 km德国的这条高速铁路还在路基地段铺设了无磴轨道为保证铺设 无磴轨道的路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微小的下沉变形,可以用路堑 和隧道良好的弃施填筑路基并使之密实,必要吋需换土和添加固结材 料使路基密实最经济适用的方法是尽早修筑铺设无磴轨道的路基, 使之产生足够的下沉防冻层下面的基床表层应为防冻层的稳固基础, 可有级配碎石填筑目前,雷达系列轨道已经发展到雷达2000型无礎轨道,它具有 钢筋用量少,轨道高度底以及运输和施工方便等优点可以在整条线路 上铺设无磴轨道,德国修建的柏林■汉诺威和法兰克福■克隆两条高速 铁路上铺设雷达2000型无磴轨道的长度分别为70%和100%o雷达2000堪称是雷达型无施轨道的完美之作,即实现了结构高度 整体性的目标,又达到了减少预制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合面面积,控 制表面裂纹产生于扩展的效果1•简化了轨枕块结构,取消了混凝土槽,降低了结构宽度,完善 了结构的整体性,可降低轨道本身和线路的造价采用简化的只保留 承轨和预埋扣件螺栓部位混凝土轨枕块,为保证轨距和轨底坡精度提 供了保证预制双块式轨枕通过桁架式的钢筋骨架连接,在现场与纵 横向钢筋绑扎起來,使预制结构与现场浇注混凝土的结合面减至最小; 取消混凝土槽,原来预制轨枕与混凝土槽之间浇注的混凝土不发生整 体结构作用的情况得以改变,从而完善了结构的整体性。
预制结构最 大可能简化,降低了结构高度(650mm降到472mm)从而减少了结 构的重量2•统一了结构形式,即在土质路基上、桥梁上、隧道内以及道岔 区和钢轨伸缩调节器区域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隧道内、桥梁和路基上雷达2000道床板结构形式是相同的,区 别在与;⑴在隧道内铺设时,可取消底座结构,从而将规道结构进一步 将低,减少隧道的开挖面积⑵在桥上铺设时,底座与桥面之间通过凸台结构联接,可以保 证上不结构与下部基础之间不产生相对移动,抵抗纵横向作 用力⑶在路基上铺设时,要保证底座厚度达到300mm,下面设防冻 层道岔上的结构与区间上的结构梢有差别:将轨枕块修改 为上半部分为整体预应力轨枕,下部为钢筋桁架;为抵抗道 岔上较高的横向力在轨枕和道床板上增加了钢筋数量;由于 岔枕区岔枕重量比较大,对岔枕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在底 座上设置了混凝土座,岔枕上预留了调整孔,可以用螺杆进 行精确调整和定位;当道岔设置在桥上时,为了抵抗较之与 一般轨道所承受的纵横向作用力,底座上的凸台方式应当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3•轨道结构高度降低,单位长度轨道重量的减小,改变了轨道工 程的施工性能,可以简化施工机具二德国雷达2000型无施轨道的结构组成及每个构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