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答题规范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86947057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答题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答题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答题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答题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答题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答题规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答题规范江西省南康中学王锦才【高考试题】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I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真核生物基因中通 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 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 (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 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 o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o(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A的载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作为载体,其原因是O(3)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

2、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 (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4)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 (填“蛋口 A的基因”或僵口 A的抗体”)。(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 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 O【标准答案】38. (15分)(1)基因A有内含了,在大肠杆菌中,其初始转录产物 中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不能被切除,无法表达出蛋口 A(2)噬菌体 噬菌体的宿主是细菌,而不是家蚕(3)繁殖快、容易培养(4)蛋白A的抗体(5)DNA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3、【答题规范】一使用专业术语答题自然学科都有特定的专业术语。生物试题的作答要用生物学专用术语回 答,特别注意有些相似专用术语的内存区别,并要避免口语化。38题第(2)噬菌体的宿主是细菌,而不是家蚕中,宿主与寄主是两 个有区别的专业术语,宿主主要是指微生物尤其是病毒所寄生的那个细胞。一 般宿主只是一个细胞,而寄主是一种牛物,也可以说猪主是寄主的一种。专业术语一旦出错必不得分。对教材上的概念、名词和专业术语甚至黑体 字部分要熟练掌握并运用。用生物学语言回答问题,按生物习惯书写(如基因 型、表现型、遗传图解、杂交过程图解等)。二语言文字描述讲究科学规范、简明扼要由于整个生命过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顺序性

4、,这就要求“在答题过程中, 必须重视语言逻辑的顺序性”。描述生物现象出现的原因,要分“段”叙述。第(1)题的原因中重点是针对A基因进行描述:(结构上)基因A有内含子,(过程)在大肠杆菌中,其初始转录产物中 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不能被切除,(结果)无法表达出蛋口 A但第(2)题的原因,其实是选择的理由,并不是描述生命过程,答案就没有 要求分段描述。此题仅要求用词要符合题意,如不能把“家蚕”扩大成“动物”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做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精炼准确,会做的题 能做对、做准确、做完整,防止无谓的丢分。三综合素质的体现1 字体大小要均匀,字号要适中,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扫描效果,继而影 响

5、成绩;字体工整字迹清晰。具体评卷过程中,书法的好坏并不影响考生得分, 评分细则中也没有要求有卷面分,这样,考生只需写的工整,让阅卷老师清楚 即可。2.书写格式要统一规范,要在试卷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四周空间要留合适, 避免压线答题,避免在试卷上见缝插针;在网上阅卷,超岀规定答题区域的答 题部分在扫描时会被切除掉,不予显示。3取悦阅卷老师。这一点尤其重要,参加高考的考生要格外注意。比如卷 面整洁、字迹清晰、字体工整、没有错别字、答案简洁、层次脉络清晰、专业 术语应用准确无误当考生们注意了上述问题,在无形中已经取悦了阅卷老 师,提高了分数。4当拿不准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可用括号补充。

6、如生 产者(第一营养级),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5 坚决消灭错别字。6写好后要读一遍,注意科学性。【参考案例】例1如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突触及信息传递过程,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1)当A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兴奋传来时,突触前膜产生电位变化是由外 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解析:此处答成由正变负就只表达了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没有准确体现 原题的要求。(2)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 过高尔基体(细胞器)包装加 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 细 胞膜(突触前膜)融合,从而使神经 递质进入突触间隙。解析:第二空如果答成受体或糖蛋白都不准确。小泡不会与受体融合,并 且后面接着是进入突触间隙(3)突

7、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 “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糖蛋白 。解析:如果答成糖皮就错误,受体的化学本质即化合物类型应当是糖蛋白, 而糖皮是细胞结构名称。例2(17年全国III卷28)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绿色植物中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 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一粉碎一加溶剂一振 荡一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一过滤去除活性炭一蒸饱(含回收溶剂)一重结 品成品。回答下列问题:(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 晾干(填“高温烘干” “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 高温烘干

8、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 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解析:回答原因最好采取分“段”方式叙述,就供选三种方法中,分两段 把两种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的理由。(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 的冃的是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4)现有丙酮(沸点56 C)、乙醇(沸点约78 C)两种溶剂,在提取 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憾时物质W 分解较少。解析:第一段描述丙酮的特点,第二段描述丙酮用于提取物质W的不足这 样就能体现一定的逻辑性和顺序性。(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