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上传人:1520****426 文档编号:286691831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最新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最新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最新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最新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略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从而初步

2、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 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师不妨更加放手地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

3、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配乐、图片欣赏等方法从美入手,表达美,再现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美,以帮助学生解文。 3注重抓关键字、词、句,从关键字词句入手,让学生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概念。学生通过对关键字句的理解,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课,激发学习兴趣 1回忆我们连续学习了几篇有关课余生活的课文,体会到了课余生活有许多乐趣,请你说说从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3课分别体会到了什么乐趣?(学生回忆交流) 2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呢?就有这么

4、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建立学生前后联系读课文的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悟 1简介课型。 (1)同学们,仔细观察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2)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读课文,如第1、2、3课;一种是略读课文,如第4课。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在编排上有什么不同? (3)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仔细阅读导读提示很重要 2导读提示。 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5、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主读悟。 (1)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请你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作个记号。 4交流收获。 (1)前后4位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2)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 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5讨论。

6、 (1)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是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叫什么? (2)槐米有什么用处? (3)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6学生根据问题,读读相关的课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赏读课文,感悟理解 1细读品悟。再读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_!”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学生发表见解,全班交流。 预设1:槐乡的孩子真懂事! 出示句子朗读:“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体会: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

7、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预设2:槐乡的孩子真快乐! 出示句子朗读:“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体会: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也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感觉,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 预设3:还有体会“槐乡的孩子真辛苦!”“槐乡的孩子真勤劳!”“槐乡的孩子真可爱!” 出示句子朗读:“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

8、,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子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体会: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抒发感受。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 预设: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很勤劳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很可爱 我多么想和槐乡的孩子一起采槐米 我想,像槐乡的孩子一样 4赏读品味。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学会鉴赏等

9、。) (2)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热爱劳动,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配乐、图片欣赏等从美入手,以读解文,在读中表达美,再现美。 (四)课外延伸,拓展能力 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可以是参加公益劳动的,也可以是帮助家长做家务的。先想一想准备说哪方面的内容,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 引导学生以文中孩子为例,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五)布置作业 在劳动中体会快乐。参与一次班级或家庭劳动:做值日、发作业本、洗碗、扫地说说劳动后的体会。 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

10、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2 、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 、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一课时。 一、导入 、师:槐乡孩子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透过文字,走近这群孩子,走近他们的生活。 、我们先来欣赏欣赏他们的最爱吧!(有槐花的槐树图片。) 、生自由说感受。 、能够和这槐树朝夕相处,孩子们一定感到非常(快乐。相

11、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感受槐树 、课文是怎样描写槐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描写槐树的句子划出来。(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读。(课件出示句子) 、从句子中,你发现了槐树的什么特点? 、如此可爱的槐树,一定要好好读读,自己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生读。 、师生减词对比读。 、师:香味虽淡,却沁人心脾,飘到你的 、女生读句子。 、师:这清香淡淡的,槐乡的孩子闻到了吗?真的闻到了吗?一定闻到了吗? 师:是的,他们闻到了。清晨,当孩子们推开家门,首先窜入眼帘,问候他们的是那一棵棵槐树;当他们在运动场上跑得大汗淋漓时,给他们遮住炎炎烈日的也是那一棵棵槐树;那么,当他们还在什么

12、时候,什么地方,槐树也和他们相伴相依呢? 、槐树时刻陪伴着他们,给孩子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温暖) 、槐树除了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还带来了什么?看看课文第二自然段,谁知道了? 生:学费、希望。 师:此时此刻,提供他们学费的槐树在孩子们的眼中心中,仅仅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植物吗?他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指生答)(板书:亲人) 三、再读课文,体会槐乡孩子们纯真的友谊 、那八月里,孩子们都在干什么呢?请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板书) (生自由读课文。) 、同桌相互读读你划的句子,并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读找到的句子。)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

13、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去了。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指几名男生读,生评。 动作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 热吗?女孩们,带毛巾凉水了吗?准备怎么做? 请生说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削槐米?(生答) 那槐乡的孩子们又是带着什么心情削呢?(快乐) 为什么那么快乐? 男生齐读。 师:这时,女孩在干嘛? 课件: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女生读。 男女合作读,男女生分别读写男女孩的句子,可以加上动作。 师:因为槐树,男孩女孩们团结协作,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槐树让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师:在树上树下,孩子们还会干什么呢? 、缕缕炊烟升起的时候,孩子们要回家了,文中有一个词形容他们回家的样子。 (满载而归,出示这个句子。) 师:究竟载着什么呢? 、师:是呀,槐乡的孩子尽管住不上城市孩子住的高楼大厦,吃不到美味的汉堡包,但他们却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