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

上传人:1340****918 文档编号:286691771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年最新的《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2年最新的《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2年最新的《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2年最新的《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1 一、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教育科研版语文课文狐假虎威 二、教材简析 狐假虎威讲的是老虎逮到一只狐狸。要吃它。狐狸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管森林里的百兽的。老虎要是吃了它,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如果不相信,就跟着它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老虎被蒙住了,听了狐狸的话,跟着它走,果然森林里的野兽见了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还真以为是怕狐狸哩!这个故事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和寓意。 能力目标:,指导书写生字,掌握多音字“朝”。 情感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认识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四、教具准备:头饰、卡片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谜语 师:尖嘴尖耳尖下巴,狡猾多疑托大尾。(打一动物) 生:“狐狸”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狐狸的一个成语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懂的字、词、句子用铅笔圈话出来。标出自然段。 2、读完了课文,谁能站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甲: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 师:“假”是什么意思? 生甲:借 师:“假”有几个读音? 生乙:(两个读音

3、:ji、ji)在这里应读ji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师:通过读,我想问一问,老虎是怎么抓住狐狸的? 生丙:老虎扑过去,把狐狸抓住了。 师:扑过去,“扑”说明了什么?说明老虎怎么样? 生:“凶猛” 师:寻找食物说明? 生:“饥饿” 4、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吗?它该怎么办?请同学自己读一读。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呢? 生:眼珠子一转、扯着嗓子喊 师:“眼珠子一转”是什么样的,谁能表演一下。 生:表演 师:说明它怎么样? 生:在想办法 师:“扯着嗓子喊”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第二自然段。 生:故意装出不怕的样

4、子,好让老虎不敢吃它。 听了狐狸的话,老虎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这是它会怎么想? 生:半信半疑 6、狐狸看着老虎犹豫不决的样子,又是怎么说的呢? 生:(齐读) 狐狸带着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过一会我请几位小朋友把这一段的故事结合插图表演一下。 (注意:要想演好,一定要读好) 二、情景剧表演,体验活动。 生表演 师:同学们,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动物撒腿就跑,会怎么想? 生:真以为它们是害怕狐狸呢! 那我们请小记者采访一下小动物: 采访:(小动物)你们为什么要跑呀? 小兔、小鹿、小猴:因为老虎来了。 师:其实动物们是看到谁才跑的呀? 生:(老虎)根

5、本就不是害怕狐狸 师: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这就是成语“狐假虎威”。 附: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假”读音:ji、ji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 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威风,懂得成语“狐

6、假虎威”的寓意。 4、指导书写“食、眼”生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教学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五、教学准备:头饰、相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谁想和他们打个招呼,一起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它们之间的故事。来,一起读课题(知道停顿处)。 二、整体感知 1、想读读这个故事吗?请同学翻到97页,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这个故事,并想一想这个故事

7、讲了什么,谁能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将这个故事概括出来,找到了用笔划一划。(读完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这句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狐假虎威 “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借) 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第一排是描写老虎,第二排是描写狐狸,第三排是描写百兽。)我们再来合作读一读,老师读动物,学生读与动物有关的词语。 4、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

8、着图,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看能不能用上刚刚的词语。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三、精读课文。 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谁来读?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1)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你从哪看出来的呢?(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贴图片:大家怕不怕它?头带王字,高大威猛,森林之王,多么的威猛啊!)板书:威猛(“微”用红色粉笔写)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它的凶猛呢?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能读一读吗? 这时“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

9、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逃跑) 字典真是我们的好老师,有了它的帮助,小朋友一下子就理解了“窜“的意思。那么老虎来了,狐狸为什么要逃跑呢?(紧张,害怕)你来紧张的读一读,你来害怕的读一读。 2、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它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大家自己读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板书:(狡猾)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呢?(结合指导读词、读句) (1)“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骨碌碌”是什么

10、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狐狸眼睛骨碌一转。)这就是“骨碌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2)“扯着嗓子”“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拉” 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 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学生读) 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为什么“一愣”?(老虎觉得很奇怪。)(指

11、导读。) (3)“老天爷派我来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狐狸看到老虎一愣,更是计上心头,狐狸对老虎说了什么?(展示句子) 这段话有点难读,要读好它我们先要看看最后的标点符号是(!)读的时候,语气要强烈。长句子我们要抓好停顿点,老师还给大家一个提示语。能读好了吗?自己试一试。(练读,范读,指名读) (4)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你的话我才不信! 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学生接

12、不出来的老师评价:这只狐狸还不够狡猾哦。学生接出来:你比书上的狐狸还狡猾。) (5)分角色朗读:还想读吗?谁愿意当老虎,狐狸(配上表情,动作。同桌练习、请同学读,全班合作读) 四、学习生字: 老虎正在寻找食物,逮住了一只狐狸,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想到了办法,就有了我们狐假虎威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字。 食眼(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有哪些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强调:“食”是一点,“眼”是一捺。用红色粉笔标记)。 五、小结:(展示两幅图片)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总结板书)看狡猾的狐狸是如何在森林中借着老虎的威风,达到“狐假虎威”的目的的。 狐假虎威二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3、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读古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案序号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2、理解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注意句中停顿。同桌互读互评后,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观百兽之见我/ 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 兽畏己而走 三、理解句子 1、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懂。 2、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完成小卷。 写出今义: 今义 吾走皆 天帝使我长百兽 故遂与之行 子无敢食我也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