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286663992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那么不知你们观看了这次的新年第一课后有什么感想呢?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了2022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范文,欢迎参阅。 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一 假如你会完整地唱国歌,你是爱国的;假如你沉醉于祖国山山水水,你也是爱国的;假如在“非典”、“台风桑美袭击苍南地区”等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你更是爱国的爱国的表现有许多种,也许就发生在你的周围,也许你本人就是一个热爱国家的人。 寒假里,我一边读着找准人生的北斗星,一边更深深地感叹:我们的周围有那么多爱国者!无论是英勇擒贼的张叶良,还是背母上学的刘霆,亦或是村民的好支书郑

2、九万其事迹都十分感人。其中,爱国篇里的最稚嫩、最纯真的爱国心更是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欣月的爱国心无疑是强烈的。“天安门”,让稚嫩的她日思夜想,而此时,年仅8岁的她被医院的诊断判了“死刑”:“髓母细胞瘤,绝症!”病床上的小欣月脑部积水,头部变大,双目失明!多么巨大的痛苦,多么强烈的愿望啊!欣月的期待深深牵动了我的心。“一定要让她完成自己的心愿啊!”我在心中呼喊着。 世上毕竟好人多。一路上,在119名志愿者的精心安排下,小欣月终于在长春圆了自己一直期待的北京之梦,来到了令她魂牵梦绕的“天安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读到这儿,我早已心潮澎湃。此时此刻,我只想说一句话:欣月有着一颗最稚嫩的爱国心,

3、她的心像北斗星一样纯洁!我感到,她用自己强烈的爱国心在感染我们。让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在效仿她。 假期中,我和假日小队的伙伴们凑在一起,认认真真重读了好几遍这个感人的故事。冥冥之中,有一股莫名的强大动力,推动我去和欣月共鸣那颗爱国心。我们上网查询了北京的许多资料,和欣月“一起”瞻仰了庄严的天安门,用心体会着欣月那时心中的激动;我们又画了天安门,认真唱了国歌,给小区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讲了许多爱国的故事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个个心中激动不已。 以后,每次周一升旗仪式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小欣月,想起她那稚嫩的爱国心。那时,我就会把腰板挺得更直,把五指并得更拢,把国歌唱得更响亮。我要向欣月学习,要拥有一颗爱

4、国心! 当我看见电视里的叛徒为了保命而说出机密时,我会为他们感到羞耻;当学校提议给贫困山区献爱心时,我会拿出自己的零用钱积极响应;当中国运动员获得冠军时,我也会为他们感到骄傲点点滴滴,我都一直告诉自己,应该拥有一颗爱国心! 07年“嫦娥奔月”、08年“神七”升空、09年中俄联合探测火星科技决定了国家未来,我开始更多地关注祖国的科技动态;“08”奥运就在不远的将来,了解奥运,大力宣传奥运,我和假日小队的同学们开始制定一项项计划我想,爱国就要这样做。作为小学生的我也要出一份力。 让我们都能拥有一颗爱国心,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去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 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二 爱国,是千百年传承下来

5、的每个人对祖国的一种强烈的热爱之情,是每个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深深藏着的那股对国家最质朴的忠诚。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不是这种强烈而深沉的情怀的体现。 爱国需要我们都口耳相传,也需要我们都铭记于心,但是归根结底,爱国是行动。从字面上来分析,“爱”是一个动词,而“国”则为一个名词,组合起来实际上就是一个进行动作。因此,爱国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纸空谈,它需要我们切实的行动,是我们行动的自然之举。 真正的爱国,不是每天张嘴大喊,高调宣扬,实际上却丝毫起不到作用,而是将爱国之情藏于心中,将它转化为无穷的力量,从一

6、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行动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之心,用行动默默地付出。国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需要无数有志向,有梦想的人共同为之而努力。一砖一瓦是增强国家的力量,一举一动是提升国民的素质,一朝一夕是强壮国家的灵魂。 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把个人前途命运同祖国发展繁荣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而这些价值综合起来就是国家的价值,是国家发展的资本。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当下最实际也是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可用之才。“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著名诗人歌德这样说。我们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唯有经过辛勤的努力,实实在在地增强本领,才能得以实现,

7、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动力,时刻保持着十足的冲劲,在不断的进步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这样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的肩上背负着责任,所以,刻苦学习,勇于钻研,应是我们的磨练方法;脚踏实地,勤奋认真,应是我们的做人之本;放眼未来,面向世界,应是我们的理想所在。 顺境,要开拓进取,发挥潜能:逆境,要迎难而上,发奋图强。要知道,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有个稳定的生活,在更高的层面上讲,我们学习,也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8、国家的进步。如果我们发展好了自我,也就是为国家出了一份绵薄之力。 不要再抱怨,不要再烦闷,忍一忍,努力拼一把,也就过去了,但你收获的,或许远不止这些。 藏于心,现于行,汇聚爱国之大力量,让爱国,成为推动国家前进,创造国家价值的行动。让爱国,成为推动自我进步,创造自我价值的动力! 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三 爱国爱校,我们的责任。 爱国,也许有人会说:我还小,现在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能为国家做什么呢?等长大了再来吧!这你就错了,爱国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随地吐一口痰看起来事小,能反应了你的素质,对国家的热爱。在国内是一件小事,在国外就是丢十几亿中国人的脸。爱国是把东西和钱、甚至是生命给国家,而有的人砍

9、国家、吃国家、拿国家,国家会好吗? 有国才有家,爱国更要爱家。医生有家,那是医院;工人有家,那是工厂;而我们中学生的家,就是我们的校园。 校园是个神圣的地方,它是知识海洋里的避风港,我们就是一只只小船;它是云朵,我们就是一颗颗雨滴;它是沙漠中的绿洲,我们就是一朵朵小花;为了让祖国更美丽,就让我们从爱校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捡起一片废纸,帮助一位同学,甚至认真听一堂课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正是爱校的体现。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来你对祖国的热爱。如果人人都不捡纸,人人扔纸,却坐视不理,校园会美吗?一张纸小的微不足道,但是,个个扔,个个不捡,校园可不就变成垃圾站.一个学校如此,一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整

10、体表现出国家整体的素质差。反之,那就是爱校。如果大家都认为爱校是自己的责任,从自身找原因,那校园一定会变的更加美丽。国家一定会更加的强盛。 我们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假如你没有文化素养,整天吊儿郎当,更别爱国、为国做多大贡献了。先是保证不有损国家利益、不危害祖国、不给国家抹黑就是对国家的贡献了。 先要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学校,才有资本谈爱国。 新年第一课观后感及心得四 蓦然看见“国学”二字,我不由得怔了怔。思绪溜回那年初夏,我坐在阳台上,手捧着一本古文书,缓缓吟诵。是的,我还记得那片乐土。 一个夏日,妈妈带回了一本书,看我不情愿的样子,拍拍我的肩:“总有一天,你会发现

11、,这是片乐土。”从此,我几乎是被胁迫着背诵起那本书。但我终于开启了这乐土的大门,她的美丽正缓缓展现,我的心也逐渐沉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读出师表,我感受诸葛亮为国的呕心沥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品桃花源记,我与陶渊明共历那世外桃源的美丽清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吟爱莲说,我和周敦颐同赏“花之君子”每当夏的炎热浮躁了内心,或与朋友的发生口角痛了心时,我便翻开那本书,再走进那片乐土,让她融进我的心灵,为我沉静浮躁,抹平伤痕。我在那片乐土上,仿佛洗尽了铅华,尘世的喧嚣都被排除在外,心中装满了畅快。我不禁感叹,这小小的一

12、百多页的书,竟有如此之大的魔力! 年岁渐增,国学的理念也更加清晰。我读了更多的古典:西游记、红楼梦、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看完这些书后,我长吁一口气,不是如释重负,而是惊奇和喜悦。惊奇于“国学”这片乐土的辽阔,她是无边无际的,而不是我先前所见的那极小的一块;喜悦于我能在更大的一方天地中继续进行我的探索、追寻 回忆与现景重合,我走到书架前,找到那本书。轻轻抽出,拂净灰尘,缓缓翻开。那上面稚嫩的字迹显得有些陌生,但那墨香的文段却已印进我的心底,永远不会忘记。我坐在阳台上同样的位置,想着当年的情形,不由得笑了。 妈妈,感谢你给我这片乐土。 国学,感谢你给我那么多快乐。我爱这片乐土! 新年第一课观

13、后感及心得五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的这首著名的诗,相信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它是古人对乡愁的理解,是古人对久离家乡的无奈与叹息。 其实不止这一首,古人对家乡怀念的名诗名句是很多的:“阳光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客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等等。事实上,你一翻名诗集就会发现大多数名诗都是描写故乡与乡愁的。乡愁不用说,自然是饱含了思乡情怀,显示出诗人对家乡之渴望,也有不能回乡之无奈,诗人只能借归雁、春花、寒梅寄寓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愁思,使千年

14、之后的我们读来仍能深感的思乡之苦。而诗人对家乡风光的描写却往往带着无限的喜悦与赞美,写出了家乡在诗人眼中的美好,更体现了诗人对家乡之热爱。 而现代人对家乡、乡愁的描写似乎少了许多,现代散文诗歌写乡思的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了。农民们进入城里打工基本上不愿再回去。我六岁从湖南来到北京,可现在连老家话都不会说了!年年回家被不认识的老乡当外乡人看待,被怀疑地问道:“你不是这儿人吧?”会不会是比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更大的悲哀呢? 也许不会,因为有些人把自己的家乡已视之为粪土了!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听到后排两个人用流利的普通话聊天,有一个人竟说他也是湖南人!我顿觉十分亲切。可另一个人问他:“湖南怎么

15、样呀?”他竟答:“三个字:脏、乱、差!”接着把湖南的负面消息说了一个遍,并以一句:“幸好我到了北京。”作为结尾。我的心都凉了,同时我也很好奇:古人的乡愁去哪儿了?对家乡的热爱去哪儿了?! 在强大的物质生活的感染下,我们的乡情已经淡漠了,家乡已不再是重要的精神支托,“哪里有钱,哪里就是我的家!”这样的想法已经在许多人心里生长了。所以,人们疯狂地向大城市、国外发展,并在那里扎根,不再想回故乡,乡愁也自然没有了:“买张机票我两小时就能回家,哪来的乡愁?”对家乡甚至国家的情感也自然消失了。 这时一件可怕的事情,它并不只在于我们会与先人的文化情感失去共鸣;更关键的是,它能消弱民族的凝聚力!屈原、烛之武、荆轲、李广、霍去病、岳飞他们都是民族的义士,为了国家的安危去与敌人勇敢地斗争,为国家而死。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爱国之士,中国才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屹立至今的传奇。而站在他们身后支持他们,给他们以勇气和动力的正是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都缘自于那小小的乡愁。 而今天,在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风雨险阻终于站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