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牙齿萌出相关探讨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04KB
约5页
文档ID:286331804
牙齿萌出相关探讨_第1页
1/5

    牙齿萌出相关探讨    R78A1672-5085(2011)2-0060-02【关键词】牙齿萌出探讨意义牙齿萌出(tootheruption),临床上一般是指牙冠从颌骨内破龈人口的现象,也叫出龈或出牙牙齿萌出时间和顺序都是以此为标准牙齿的萌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正常生理过程一、正常萌出按照牙齿萌出规律特点的萌出称正常萌出主要包括萌出的时间和顺序,萌出的临床表现和萌出的机制一)牙齿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乳牙一般从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至2.5岁左右全部出齐;萌出顺序为工→Ⅱ→Ⅳ→Ⅲ→V恒牙一般从6岁开始萌出,至12岁左右(除第三磨牙外)基本出齐;顺序为6→1→2→4→3→5→7萌出时间的前后波动范围,乳牙为1-2个月,恒牙为1-2岁值得注意的是,牙齿萌出时间的个体差异很大下颌乳中切牙的萌出时间,早的为4个月,晚的为13个月;下颌恒中切牙的萌出时间,早的为4岁,晚的为8岁乳牙的萌出顺序差异主要表现在前牙的萌出顺序上:1.是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下颌乳侧切牙2.是下颌乳中切牙→下颌乳侧切牙→上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恒牙的萌出顺序差异主要表现在3、4、5的萌出顺序上:(1)是3→4→5。

2)是4→3→53)是4→5→3二)牙齿萌出的机制牙齿萌出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牙齿、牙周组织生长发育,相互协调的综合结果1.牙根发育的推力牙根一形成,牙齿的萌出就开始,随着牙根的延长,推动牙齿不断地萌出2.牙周膜纤维的牵引力牙根形成开始后,接着形成牙周膜牙周膜中的成纤维细胞,能形成牙周膜主纤维,且含有收缩功能的细丝,这些细丝与外界的牙周膜主纤维构成纤维连接,成纤维细胞一收缩,通过牙周主纤维牵拉牙齿萌出现在普遍认为这是牙齿萌出的主要动力3.牙槽骨增生的能力在牙齿萌出最快的时期,牙胚底部可见许多水平状骨小梁,骨小梁向着牙根的一面新骨增生,背着牙根的一面骨吸收这种现象直至牙齿萌出达到咬合为止牙槽骨的增生,推挤牙齿萌出4.牙髓、尖周组织的内压力牙髓、尖周组织内细胞增殖的组织张力和血管渗透压力,可使牙齿萌出5.肌肉的牵引力附着于牙槽骨的肌肉的牵引,可使牙槽骨收缩,挤压牙齿萌出二、异常萌出凡是脱离牙齿萌出规律特点的萌出称异常萌出(abnormaltootheruption)主要有早萌、迟萌和异位萌出乳牙多于恒牙一)萌出性囊肿和血肿是在牙齿萌出的相应部位形成的囊肿和血肿囊肿是缩余釉上皮内积液而成,血肿是黏膜下出血所致,多见于第1乳磨牙。

一般待牙齿萌出后自行消失二)早萌牙齿萌出时间比正常范围显著提前,称早萌(earlyeruptionoftooth)1.乳牙早萌(1)诞生牙(nataltooth):为出生时口内已经萌出的牙齿2)新生牙(neonataltooth):新生儿期(生后28天内)萌出的牙齿乳牙早萌都见于下颌中切牙,多数是正常牙,少数是多生牙早萌牙的牙根大多发育很少,临床上极为松动的应拔除,以防吮乳时脱落误人气管3)上皮珠:在婴儿牙齿未萌出的牙槽骨黏膜上,出现大小、数目不等,质地和形状如珍珠的乳白色半球状物,称上皮珠,俗称“马牙子”实为牙板上皮剩余所形成的角化物,不久便可自行脱落,无需处理2.恒牙早萌全口和多数恒牙早萌极少见,个别恒牙早萌多见于前磨牙其原因是乳磨牙的尖周病变使恒牙胚周围的牙槽骨破坏,导致前磨牙早萌以往主张用阻萌器阻止早萌牙的继续萌出,现在认为,与其阻萌,不如拔除残根,控制相邻乳牙的尖周病变,预防龋病和咬合创伤,更能促进早萌牙的牙根形成三)迟萌1.乳牙迟萌全口或多数乳牙迟萌多于个别乳牙迟萌这是因为乳牙迟萌多由全身性和系统性疾病所引起,如佝偻病、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乳牙迟萌应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恒牙迟萌个别恒牙迟萌往往多于全口或多数恒牙迟萌其局部原因多为乳牙早失、阻生、牙瘤、囊肿等乳牙早失导致恒牙迟萌的多见于上颌中切牙,X线片示牙冠切缘已破骨位于黏膜下时可行导萌术四)异位萌出牙齿在牙列正常位置以外的部位萌出,称异位萌出(ectopiceruption)乳牙极少见恒牙多见于第1磨牙、切牙,第2前磨牙和尖牙原因主要为乳牙早失、乳牙滞留、乳牙外伤致恒牙胚位置改变,恒牙萌出方向和角度改变,或者颌骨发育不足使牙齿拥挤等恒牙异位萌出有的可自行调整至正常萌出位置,只有经替牙列预测分析认为不能自行调整时,方可进行咬合诱导处置五)不萌牙齿始终不能萌出于口腔,称牙齿不萌(noneruptionoftooth)多为先天因素(无牙症、部分牙齿缺失、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全等)所引起,局部因素为埋伏牙X线片可资诊断对无牙症(anodontia)和多数牙齿缺失的患儿,应做小儿义齿修复,但应随着发育不断地调整和更换,直至成人参考文献[1]唐倩,梁焕友,刁惠波.IL-1β对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间sICAM-1表达的影响[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9,20(增刊):21-23.[2]贺佳倩,刘英群,马海峰,吕晶.牙齿萌出过程中RANKLmRNA的表达与破骨细胞的关系[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02).[3]李锐,李振钢,杨富生.牙囊在牙齿萌出时的调控作用《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0年02期.[4]于晓红,宋代辉,刘少华.牙齿萌出过程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口腔医学2009年29卷03期.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