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基础题型:1.单选(2, x20二40,)2.多选(3' x5二 15')3.判断(2' x5=10,)4.分析(2' xlO二20')5.论述(15' xl=15,)6.前四章:专业发展,五~十章:职业道徳,另一本书:教育研究考试的重点集中在一、二、三、四、五、六章第二章第2节: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理论笫三章笫1节:职前教师教育主要模式第2节:新教师入职教育模式和质量保障第四章第1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什么第2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基本原则第3节: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内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第五章第2节第3节第4节 第六章第2节笫3节 第七章第1节第2节 第八章第2节 第九章第2节 第十章第1节教师职业道德功能是什么?有哪些?教师职业道徳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徳基本规范是什么?包括什么?每一条的要求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徳修养的目标体系怎样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教师心理索质(包扭什么?是什么?)教师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教师的思维能力教师悄感能力的内容教师人格《研究方法》:什么是开题报告 什么事文献综述 杳阅文献小窍门 访谈法的类型1. 看课示题2. 标题背过,看小字能看明白1. 第一章第1节:教师职业的特点P7(1)崇高性一方而教师承担着传递并发展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重任,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 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启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对提高新一代 社会全体成员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起到重要的特殊的作用。
2) 奉献性一是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这-•根木职责,是他们在长期的职业劳动中,形成一种甘为人梯 的职业心理;二是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是一种间接性的价值,需要经过中间环节,主 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劳动及其成果才能体现出来3) 示范性以身立教,通过H己的言行举动为学生树立模范和学习的榜样(4) 主导性由于学生处于缺乏知识、经验、能力的阶段,无疑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一个对教育事业 缺乏信心和高度责任感、义务感的教师,不可能对学牛的学习发挥主导作用2. 第一章第2节:教师的权利P9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得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P15依据3. 第二章第2节: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理论P25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发展分为关注牛存、 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1) 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都是新老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注的是学生、 同事、领导对自己的看法,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搞好关系上2) 关注情境阶段(p28页的第二阶段)当老师感到自己完全能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进入关注情境阶 段(3) 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牛的个别差界,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 感需要,某些材料不一定会适应所有学生,因此学生必须因材施教。
一般认为,能否口觉关 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4. 第二章第2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度角度理论P27 (利斯伍德)(几个阶段的特点)(1)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多维度发展的过程,专业知能发展、心理发展和职业周期发展三 个维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专业知能的发展与心理发展和职业周期发展Z间冇着密切 的联系2) 利斯伍德曾把自我发展、道德发展和概念发展等方而的阶段论加以汇总,来综合描述 教师的发展阶段,他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的世界观非常简单, 对任何事物的判断均有非黑即白的倾向,这些教师的课程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第二阶段,教 师主要表现为墨守陈规,他们特别易于接受他人的预期,这些教师的课程比较传统,有着明 确的规则,学牛无论有什么差异或特殊情况都要严格遵守;笫三阶段,主要特征是凭良心尽 到教师职责,这一阶段的老师关注学纶的未来和成绩,他们每一堂课都要经过粹心设计,而 片.特别注重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阶段,教师冇主见,同时乂尊重课堂等社会情境中人际关 系的相互依赖性5. 第二章第2节: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P30(1) 将口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彖(2) 强调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而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p30教师拥有个人专业 发展白主)(3) H标直接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p31)6. 第二章第3节: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P32(1)漫长而宁静的牛涯(2) 工作对象群体的同质性大、个体的差异性强(3) 教师与T作对象的年龄羌距逐渐增人 P3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核心(4) 教师职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与可比喻性7. 第三章第1节:职前教师教育主要模式P43职前教师教育的模式对教师培养的质量产牛着重要的影响,就教师教育的丿力史发展來看, 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以大学为主导的高等教育机构式教师教育模式; 二是“理论-实践”交融的合作伙伴式教师教育模式;三是毕业论文叙事研究模式。
1) 人学主导的高等教育机构式教师教育模式传统的职前教师教冇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新生入学阶段,使师范生,逐步意识到教师这 个职业所需要的知识索养、技能和冃标定位等,帮助他们明晰自己的职业生涯;二是教师教 育课程学习阶段,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论等一系列教育教育类课程,并通过案例 情境的设置,反思学习,实现自身教师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三是微格教学演习阶段, 是捉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使自己更加全面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四是教育实习阶段,将教 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是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培养师范牛独立工作能力2) “理论-实践”交融和合作伙伴式教师教育模式“理论-实践”交融和合作伙伴式教师教冇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未来教师 的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创设各种实践情境帮助未來教师获得实 践性知识;二是注重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三是强调“学习”是“社会实践的参与”, 而不是“内化”一般而言,我国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五个阶段,即通识模块、学科某础模块、专业 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3) 毕业论文的叙事研究模式从现场体验到现场经验文本再到研究文本,使耒来教师从一个中立的观察者到一个积极的参 与者,再成长为对现场经验的复杂问题、经验进行解样和重组的研究者。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过程,并为Z后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P44微格教学(1)授课吋间短,这样可减轻师范生或青年教师的压力和负担,也便于指导 教师集中精力观察评佔教学;(2) 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个概念或一个具体内容,便于师范牛掌握,能在较短时间内完 成教学任务;(3) 训练H标单一,只注意一种技能,使被训练者容易掌握、指导者容易评估;(4) 学生人数少(4-5人),便于师范生或青年教师控制,减少了怕失败的心理压力P46认知学徒制P52见习制度8. 第三章第2节:新教师入职教育的要求(质量保障可以不看) P53新教师适应教师职业的关键(1) 改善职业态度,完善个性品质 P54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实现的前提(2) 优化专业发展策略(3) 完善教冇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模式(4) 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54页的第四点)9. 第三章第2节:新教师入职教育模式 P55*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模式(1)带教模式,即新教师在中小学实地工作中以有经验的教师为师父,学习课堂教学的规 范和技能第一,带教教师的选择和培养盂要制度化;第二,保证双方冇足够的机会共同工 作和活动,并使这种活动制度化;第三,保证帯教活动所必需的资源I•分重要;第四,带教 活动必须有时间上的充分的保障。
2) 合作模式,即由教师培训机构、大学和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进行新教师的上 岗培训3) 集中培训,这种模式有两种做法,或第一年集中在教师培训机构,由教师培训机构的 教学人员传授教学常规和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或在这一年中花大部分吋间在中小学, 用一部分时间在教师教育机构接受理论培训为了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集 中培训是新教师入职教育的一种帘见模式,包括新教师的校本培训(58)和理论专题讲座式 的集中培训4) 理论实践研究模式,即在实践中探究所遇到的问题校本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冃标的需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和业务 主管部门的指导卜,由学校发起组织,校长朋位第一责任人,以学校为基地,针对学校和全 体教师实际,有学校充分自主地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捉 高教帅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索质为H的而开展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 的一种重要的方式P57小组讨论 p62在职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一知识 p63职后工作10. 第三章第2节:教师在职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一知识 P65(1) 木体性知识课程模块(2) 条件性知识课程模块(3) 实践性知识课程模块(4) 拓展性知识课程模块11. 第四章第1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什么P84在现代教育发展观(主体性、可持续性、多元化、整体性等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帮助 教师改进教学和专业发展为根本冃的,强调通过评价来找出差距、改进工作质量,实现最终 的教师专业发展。
评价中注重评价双方的理解和让步,在双方互相信任和尊垂的革础上,实 施评价,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它关注评价的过程,使评价标准多元化,并重视个体目标, 讣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一•切评价活动都是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开展的, 核心思想是以评价促发展12. 第四章第2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shishenme)的基本原则 P86(1) 教育性原则是指要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理论联系实际使研究的成果有利于提 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增强师生员工的身心 健康,冇效地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2) 客观性原则是指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各项指标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 进行解释,按照本來血目加以评价,不能有任何主观臆测评价过程应该是透明、公开的, 使评价结果容易被人接受,更科学,更合理3) 发展性原则就是要看到当前学校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问题及原因,并进行分析综 合,以预测其将來发展和变化的趋势4) 多元化原则是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最基本原则,是指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 活动中,需要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以及被评教师的共同参与要处理好一下几点: 第一,自评是基础;第二,他评是参照;第三,校评是关键。
13・第四章第3节: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内容)P89(1) 当代科学和人文的基础知识、工具性学科的知识与技能(2) 一至两门学科的专业性知识与技能第一,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 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第二,教师需要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的历史与趋 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原因;第三,教师需要掌握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 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等;笫四,教师耍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有基本了解,在教学 上収得协调3) 教育科学知识它主要rfl帮助教师认识教学对象、教育教事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 业知识构成4)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还体现在这三个层面知识的相互支撑、渗透和冇机 整合,而且有机整合了的专业知识表现为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14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标准是什么P88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