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我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KB
约12页
文档ID:286232401
关于我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_第1页
1/12

关于我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化建设情况的报告区卫生局局长劳晓萍(2014年9月29日)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受区人民政府委托,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区城乡基层医疗卫 生服务网络化建设工作情况作一报告,请予审议一、 我区卫生基本情况截至目前,我区有医疗卫生机构346家,其中区属医疗单位 7家、卫生单位4家、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社 区卫生服务站165家、省安康医院1家、民营医院3家及民营门 诊部、诊所146家基本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区、镇(街)、社区 (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居民15—20分钟卫生服 务圈2013年总诊疗人次达895.82万人次,其中区属医院472.77 万人次(含五院下属)、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3.05万人 次,区属医院出院病人9.27万人次2013年我区孕产妇零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3%o, 人均期望寿命81.87岁,衡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指标继续 居杭州市前列二、 开展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优化布局, 不断健全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 升。

一)完善“三级网络”,确保群众“看得上病”近年来,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卫生投 入逐年加大,2013年医疗卫生投入达6.3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有力地推动了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1. 建设''龙头”,增强服务与指导能力做强区级医疗单位,强化在全区医疗服务中的“龙头”作用,增强对全区卫生工作的服 务与指导能力一是实施公立医院改革2013年1月,区属医 院实施以“一减两调一补”为核心内容的公立医院改革,实行药品 (中药饮片除外)零差价销售,破除“以药养医”机制,逐步建立 起可持续发展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二是合作办医全面开展 区一院与浙医二院开展深度合作,正式挂牌为“浙医二院余杭分 院”,浙医二院向区一院派驻管理和专家团队,实施“4321”工作 模式,即浙二派驻团队每周在区一院工作不少于4天、手术不少 于3台、门诊不少于2次、学术讲座不少于1次,以此全面提升 区一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区三院由市一医院全面托管, 市一医院派驻执行院长参与医院日常管理,每周不少于15名市 一专家在区三院开展诊疗活动,并主动下沉西部四镇开展诊疗工 作如国内消化内科权威、省内“一号难求”的市一消化内科主任 张筱凤教授,每周一次到区三院坐诊,真正让山区老百姓在家门 口看名医。

此外,其他区屈医院也分别与省市医院开展了多种形 式的合作通过全方位深度合作快速提升了我区的医疗服务水 平,使余杭老白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市医院的优质资源三 是加快区属医院项目建设区一院顺利完成整体迁建,区五院完 成整体搬迁,区中医院、区二院、区卫校等项目均按形象进度推 进,区妇保院病房大楼年前开工,区三院迁建项目前期也取得了 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在区人大及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今年 5月20日,我区第七家区级医院——良渚医院正式挂牌,填补 了北部新城区级医院的空白,集其他六家区属医院之力,每院帮 扶良渚医院一个科室,缓解了良渚区域群众的看病就医难题,也 为良渚组团综合医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良渚组团综合医院 的社会资本办医招商工作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四是努力营造良 好的执业环境我区高度重视医疗机构的安保工作,特别是今年 以来,区公安分局和区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全区医疗 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对医疗机构的安保工作作了具体部 署六家二级以上的区属医院于7月底前均成立了警务室,配备 了相应的安保力量作为警务室专职人员,由属地派出所直接指 挥、使用、管理,按省市公安部门要求配备了防护器械,增设了 医疗机构内的监控探头。

卫生系统组织了安保人员专业培训,举 办了医院内的反恐防恐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 意识2. 强化“基层”,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内涵近年来,我区 着力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一是调整完善中心运行机 制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的相关运行机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完 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同时,区卫生局和 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联合制定了 4个具体的实施细则,包括 预算编制、绩效考核、医疗设备配置及人才引进实施细则等进 一步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区、镇(街)两级财政投入体制, 强化了中心的硬件配置特别是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马勺绩 效分配机制,大大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深化“医疗联合休,'建设建立了以片区为单位的医疗联合休(区属医 院+片区内若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联合体内“资源共享、 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人才柔性流动、中医康复治疗" 六大功能,积极引导区屈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延伸,区屈医院专家定期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带教、 指导仅今年上半年,区级专家到基层慢病诊疗中心坐诊共达 300余次,诊治疑难慢性病人近4000人,受到老白姓一致好评。

三是鼓励各中心跨级合作目前,已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与省市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如仁和中心、良渚中心增挂市二医院 分院的牌子,专家定期到中心处诊,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居民的就 医四是以创建深化服务内涵截止目前,我区20家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已全部创建为市级规范中心,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已创建为省级规范中心,其中3家已创建为省级示范中心仁和 中心还成功创建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3. 织牢“网底”,促进基础作用的发挥从2010年基层卫生 体制改革以来,我区全面开展了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 作,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O 一是提升服务能力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服 务能力建设的通知》,对有条件的服务站实行夜门诊制、错时上 班制、基本运行制的分类管理,有效提升了服务能力二是实行 一体化管理统一调配中心和站的资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服 务站人员实行柔性流动,中心领导班子人员每月至少一天到服务 站上班,帮扶基层服务站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优化布局 结合区域规划及服务人口等因素,不断优化服务站布局,实现社 区卫生服务站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经过优化,由178家调整 到现在的165家,符合省市标准的服务站有160个,规范化率达 到 97% o(二)实施“三项工程”,保障群众“看得好病”1. 实施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卫生系统整体能力和水平。

2012年开始,卫生系统开展“强质量创品牌、优服务赢口 碑、精管理求效益、讲医德树形象”的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几年 的努力,卫生形象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卫生系统开 展了以“仁心仁术、你我同行”为主题的服务能力提升活动,在服 务能力提升“1+X”管理和实施体系中,围绕八大项目,不断转变 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水平、改善服务环境,解决群众在实际看病 过程中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是服务 流程科学化各医疗单位为给市民提供便捷、温馨、舒适的就医 环境,共完成各类硬件设施改造58项,优化软件结构42项如 区妇保院成立孕检中心,孕妇所有检查在一个围合空间进行,免 去孕妇往返奔波的劳累二是服务提速人性化通过优化人员结 构、提高仪器使用率、实行弹性排班等举措,尽呈缩短医技检查 报告时间,让市民的就诊环节压缩在半天时间内目前全区6家 区屈医院提速举措从检验报告覆盖到放射、病理、药房、婚检、 孕检等6个科室,涉及18个子项目三是服务提升便捷化各 区属医院均推出体检中心一站式服务,从改造体检环境、改善体 检流程、加强后续服务着手,在提升体检质量的同时,强化便捷 感受四是服务内容实用化学习台湾经验,推出慢性病速配药 服务,市民只需提前1-3天“预约配药”,即可直接到快捷速 配药窗口付费、取药。

五是服务空间温馨化建设一站式医疗服 务圈,医疗单位通过空间布局进行科室改造,完成门急诊一站式 服务功能区域建设,让市民的就医过程压缩在一站式服务圈辐射 半径内2. 建设卫生信息化提升工程,助力全区智慧经济发展卫 生信息化是智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高度重视卫生信息化 建设,制定了《余杭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2012-2015) o近 两年来共投入2184万元,已初步建成了以“一个平台、两张网络、 三大中心、四大便民功能”为主休的“余杭模式”区域卫生信息网 络体系,大大提升了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体验一是三大中心统 筹全区医技资源心电诊断中心、影像诊断中心、临检中心的建 立架起了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基 层检查、区级医院诊断,使偏远山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 到区级医院的服务截止7月底,区心电中心、影像中心会诊基 层病例2032例,区域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标本68311份二是自 助挂号、诊间结算、自助结算让患者省去排队时间通过“智慧 医疗”项目,患者只需一张市民卡,各种费用诊间支付,免去了 至少3次的排队付费等候之苦,平均就诊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三是移动查房、床边结算让住院更人性化。

医生、护士利用移动 信息系统执行诊疗护理,同时通过移动终端把住院结算窗口搬到 病区或病床边,由财务人员到床边为患者结算,大大方便住院病 人四是推出移动终端的“余杭医点通”,提供了全方位的健 康服务9月1日在区一院、区二院、区妇保院正式推岀“余杭 医点通”,通过app实现智能分诊、预约挂号、查询即时候 诊队列、就诊导航、查阅检验单据等功能,患者可以合理有效安 排就诊时间,其他四家区属医院也将在10月上旬上线3. 实施“八个一”提升工程,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全面 启动科教人才“八个一”提升工程,快速提升卫生人才的能力和水 平一是首次实施导师制培养项目选派30名基层单位管理者 跟随省市三甲医院院长或省级示范中心主任进行导师制学习,全 面提升管理水平与业务技能二是实施梯队人才培养项目,建立 卫生系统梯队人才库,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签订培养合同,举办“系 统梯队人才研修班”三是注重学科建设已培育省级中医重点 学科1个,省级龙头学科建设单位2个,市级重点学科5个,区 级重点学科19个,获得国家和省、市医学科研项目15项四是 着力培养名医名科近年来不断加大名医名科培养力度,已评选 出名医40名、名科20个。

五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参加国内多 地卫生人才招聘会,择优直签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同时加大招聘 力度,2010年以来招录大中专毕业生近2000名六是开展技能 大比武近年来举办医疗、医技、护理、后勤服务等技能大比武 40余次,并有多项技能在省市获得佳绩七是强化人才培训力 度每年选派近100名专业人员赴上海、北京等地上级医院进修, 选派优秀人才赴国外、台湾等地进修,每年组织20余个各类人 才培训班,提高卫技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全系统有博士生5 人、硕士生201人、本科生2844人,本科以上学丿力占总职工数 的58.4%, 14人列入杭州市131培养人选八是区卫校正式升格 为余杭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具备了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独立招生资 质,将对我区卫生人才培养起到I •分重要的作用三)提升“三项能力”,实现群众“防得住病”1. 提升卫生应急和疾病防控能力一是科学防控H7N9 实行联防联控、源头防控工作机制,落实早发现早治疗策略,区 内H7N9病人均及时救治和调查处理,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在杭州地区率先举行由区领导亲自指挥,市卫计委及全区多部 门、多镇(街)参与的人感染禽流感防控应急演练,获得市卫计 委高度评价。

二是积极争创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慢性 病高危人群干预管理,切实提高慢性病防治服务水平,目前已通 过省专家组的书面评审三是卫生检测监测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