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上传人:f****i 文档编号:286000953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2课时)主备人:李益飞 反思人:李益飞教学目标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注意节奏和韵律;结合朗读展开联想,感受诗歌情境(重点)2. 感受诗歌中寄寓的情感,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3.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环节一、导入师:经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通过朗读学习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独特的春景,也跟随着老舍先生领略了济南的冬天那一份满满的温情。那么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几位诗人眼中那不一样的山河远阔。从诗歌体裁导入,让学生学习诗歌的时候有体裁意识。二、初诵诗歌,整体感知师: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读一读曹操

2、的诗歌观沧海。师:我们说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那么这位同学的处理到底适不适合这首诗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诗歌,希望在之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我们在课堂的最后再来对这个同学的朗读做一个点评。三、诵读运用,细品词句1. 这是一首古体诗,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注释自行疏通诗歌大意。思考:作者笔下的沧海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感受? 根据课堂情况,提醒孩子拿笔阅读,注意圈画批注。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辽阔的,我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句子中感受到。这里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河中的山石耸立,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师:这里描绘了水和石,想象一下,水波荡漾的动态,山

3、石耸立的静态,一静一动,呈现在你眼前的画面。师:那你觉得在朗诵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你能为我们读一读吗?生:“澹澹”、“竦峙”要重读,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生范读)师:读的不错,很有感情,把这种磅礴的气势读出来了。(生齐读)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浩大、磅礴的。我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句句子中感受到。大海在秋风萧瑟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极富动态,从水波荡漾到波涛汹涌,气势更显磅礴。师:你能为我们朗读一下这句话吗?这里的气势应该比之前更加强烈。(生1-2范读)师:前四联作者描绘了很多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副浩大广阔的景象,我们连起来一起朗读一下,读出这种一动一静中的气势。2.

4、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前四句我们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感受到了这种浩大的场面,那么后面几句在写什么呢?我们继续交流。过渡的内容由实景向虚景转变。预设:日月、星汉(银河)师:它为什么从观沧海写到了天上的星辰日月,你有什么理解?生: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好像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好像是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师:通过同学的理解,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幅画面,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生:若。师:在这里就是一种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前面四句是实写。这是一首虚实相生的诗歌。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读出这种浩大的气势。四、熟读成诵,体会情感师:诗歌

5、的最后作者感叹:“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我很高兴,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作者要借这些景抒发什么样的情呢?【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建安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删除。【背景简介】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

6、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明确】所以这首诗歌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选取了浩大之景,体现了一种壮阔、宏伟的气象,表达了作者胸怀天下的豪迈之情。所以刚刚第一位同学在朗读的时候是不是这种情感还不够,那么在学完这首诗之后,让我们再次用充沛的情感来诵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这豪情壮语!(生齐读)板书:观沧海(四言古体诗) 东汉曹操景 辽阔、广阔 澹澹、竦峙(静、动) 丛生、丰茂(静) 实 洪波涌起(

7、动) 气势浩大 日月、星汉(若)虚情志:宽广胸襟、远大抱负五、 课内迁移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刚才老师的方法,结合自己的预习自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思考以下问题:1. 这首诗歌的体裁是什么?七绝2. 你从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读出什么?增加了题目应该怎样断句,让我学生先去理解题目意思,这样学生学起来更加有梯度。【明确】这首诗是写给王昌龄的,彼时的王昌龄被贬去龙标(左迁被贬)3. 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描绘这些景物?【明确】以“杨花”、“子规”起笔,第一点明暮春时节;第二,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结涌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

8、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再加之到龙标要经过五条溪流。【朗读】朗读时首联要读的轻而缓,颔联“闻道龙标”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明确】明月作者将自己担忧友人的心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西部。【朗读】注意停连和重音“愁心”、“直到”【小结】所以诗人是借 景,抒发了 情。(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慰藉和劝勉。)【朗读】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注意重音和停连。板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七绝)唐李白(诗仙) 杨花 子规 愁心(对友人被贬的担忧,更是一种宽慰与劝勉) 明月第二课时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师:昨天的课上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笔下借特殊的景,抒独特的情。曹操借沧海浩大的气势抒发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远

9、大的抱负;李白则借由离别之景来抒发对被贬友人的宽慰与劝勉。我们再次朗读这两首诗歌,感受这别样的景与情,注意重音和停连。(生朗诵)今天,我们再次将运用昨日所学的知识来走进另外两首诗歌。次北固山下二、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自行朗诵诗歌,根据注释疏通诗歌大意。2. 请同学齐读诗歌,注意语气语调。三、品味诗句,展开联想1. 在作者停宿(次)在北固山下时,他描绘了山、水、潮、岸、风、帆、日、夜等景象,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请你在文中找到,并说说原因。描绘的景物让学生找出【明确】首联:青山、绿水旅途中景色宜人,但路途遥远,旅途奔波。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其中暗含人

10、生旅途顺风顺水,一路扬帆、志得意满之感。(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朗读】注意停连: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反复朗读,加入背诵颈联:海日、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对偶的手法,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朗读】注意停连: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 时光过得如此之快,作者也免不了要鸿雁传书了。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家乡的书什么时候才能到?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朗读】“乡书何处达”语气稍强、语速稍快;“归雁洛阳边”语速渐缓。引入了朗读的小比赛,反复朗读,反复记忆四、小结这是一首 (体裁)的诗歌,诗歌借 景,抒发

11、了作者 的情。板书:次北固山下景 唐王湾 对 颔联:开阔、顺风顺水 偶 志得意满 颈联:时间过得快 情:乡愁天净沙秋思五、过渡我们这两天学习了三首借景抒情的诗歌,我们知道诗歌按体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同学们都已经掌握的非常好了。我们知道唐代诗歌达到了繁荣时期,宋代以词作流芳百世,大家知道元代以什么为长吗?(曲)今天,我们就走进元曲的一首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六、 初诵元曲,整体感知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可以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他的心。1自由散读这首曲三遍。2学生齐读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12、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分小组散读一遍。4学生再齐读。5.诵读全曲,你读出了怎样的感觉?【预设】凄凉、萧瑟、沉郁.七、 细品词句,感悟情感1.这首曲当中并没有写悲凉、哀伤、伤感,你是从哪些文字中读出来的?明确:枯、老、昏:萧瑟之景;古道、西风、瘦马:凄苦之景;小桥流水人家用恬静之景反衬内心的孤寂。【朗读】语速缓慢、语气低沉2.这里作者运用了这些景物构成了这样一副画面,我们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样的画面?(荒凉、衰败、毫无生气)3.文中的“断肠人”指的是谁?作者自己;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称为“断肠人”一个悲伤到极点的人?【明确】因为他漂泊在外,远离家乡,十分想念自己的家乡。【朗读】有感情地诵读全曲八、 小结师: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所以这也是一首借景抒情的曲子,它借 _的景,抒发了 的情。板书:(曲牌)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景:名词连排凄凉、衰败情:断肠人作者自己 漂泊游子的思乡之情(借景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