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商贸局流通业发展工作意见

上传人:135****微信 文档编号:285998881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商贸局流通业发展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商贸局流通业发展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商贸局流通业发展工作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商贸局流通业发展工作意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贸局流通业开展工作意见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商品市场供求总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面临的国际化竟争更趋剧烈,但流通领域仍存在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流通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建设大市场,开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促进城乡协调开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开展作出新奉献。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流通企业竞争能力 一大

2、力推进国有流通企业改组改制。积极推进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国有流通企业改组改制,增强国有流通企业活力,提高盈利能力;对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国有流通企业,依法实施租赁、出售、债务重组和关闭破产;支持企业进行跨行业、踌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流通企业改组改造;在深化流通企业改革过程中,注意保全银行信贷资产,防止逃废银行债务。 二妥善处理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包袱。允许国有流通企业通过将其使用的、已划拨的土地在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后纳入企业总资产冲抵企业债务;经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有流通企

3、业可以通过出售所持国有产权抵偿历史债务。 三妥善安置职工,降低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本钱。国有流通企业享受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门?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别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充裕人员的实施方法?的政策措施;对流通企业依法出售自有产权的营业或办公用房收入以及处置企业使用划拨土地的收入,可优先留给企业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安置职工;对向企业经营者或职工定向出售的国有中小流通企业资产,应标准“招拍挂程序,在履行决策、资产清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审核程序后,要维护企业职工权益,在同等价格条件下,优先卖给本企业职工,卖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要切实妥善安排好原企业的职工;纳税确有困难的流通企业,可按现行规定申请减免生产

4、性用房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世贸组织规那么,积极培育一批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引导支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要扶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在安排中央外贸开展基金和国债资金、设立财务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提供金融效劳等方面予以支持。重点培育的大型流通企业可直接向商务部申请进出口配额、许可证、国营贸易经营权和相关资质等。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采取具体措施,支持国家

5、和地方重点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的开展。 五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流通企业。商务部、开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资金使用方向和程序,在安排中央外贸开展基金、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等方面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开展。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到境外开展流通业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开展,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效劳、物流效劳、人才培训、信息效劳等方面进行扶持。 六努力创造流通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快电价改革步伐,积极推开工商企业同网同价;引导和标准零售企业的促销和进货交易等行为,依法打击商业欺诈,整顿标准流通秩序;有序推进流通业对外开放,鼓励流通企业

6、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为内外资流通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七切实推进连锁经营快速开展。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研究制订并完善实施方法,切实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开展假设干意见的通知?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八推动流通企业进行流通方式和技术创新。充分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支持流通企业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支持现代流通方式的推广和运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补贴、土地使用等方面,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开展,尤其是到城市社区、农村建立营销网络;鼓励开展循环经济,从财政等方面支持优势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方式拓

7、展回收网络;加大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流通业传统作业方式的力度,采用现代物流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本钱,鼓励各类流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九鼓励开展物流配送中心。企业利用原使用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引进资金和设备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可在依法办理经营性用地出让手续、按市场价格补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法人资产出资。根据城市规划需要对旧仓库等设施进行拆迁易地改造且新建物流配送中心的,城市政府在拆迁或收回企业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时,应依法进行合理补偿,并在城市物流规划用地上给予相应安排。对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按仓储用地对待。 三、加强流通根底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效劳体系 十加

8、大流通根底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食品平安,支持“三绿工程开展,建立、完善流通环节食品检疫检测体系,实行无害化处理制度,所发生费用由财政负担的相应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十一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效劳体系。中央财政从2022年起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支持全国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效劳系统建设,从中央外贸开展基金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全国市场信息效劳体系建设。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当地商品信息效劳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商务主管部门要制订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效劳体系建设规划,加强管理。 四、建立调控和应急机制,确保国内市

9、场稳定有序 十二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储藏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糖、肉、边销茶等生活必需品和茧丝绸等重要商品的中央储藏制度,妥善处理储藏商品历史遗留问题。中央储藏商品储藏费用按有关规定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结合实际建立地方生活必需品储藏制度,所需储藏费用由地方政府确定。 十三建立应急调控快速反响机制。中央应急调控发生的费用由商务部商财政部根据国家有关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的规定,保障组织应急物资供给所需的合理费用;地方应急调控发生的费用,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商地方财政部门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处理。 五、支持商业效劳业开展,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十四支持生活保障性效劳业开展。支持开展社区商业网点,逐步形成门

10、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效劳网络。重点支持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便利店和便民早餐网点、清真餐饮网点、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建设。在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居住区内,规划确定的商业网点用房、用地,以及作为小区公益性资产的便民网点,不得挪作他用。各地也要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便农民消费需求出发,开展综合性的农村社区商业效劳网点。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洗浴问题,优先保证便民浴池用水,并实行优惠政策;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效劳型企业和自谋职业从事效劳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要按规定切实落实好有关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经济型连锁饭店进行卫生、平安设施改造;鼓励和支持新兴效劳业开展。 六、积极培

11、育统一大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十五打破地区封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切实去除制约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实行地区封锁的有关规定,取消各种不合法收费,推进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并加大执法和舆论宣传力度。 十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流通企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培育企业品牌。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重视和加强对知名流通企业、全国性和地方性商业老字号的“著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十七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大农村市场建设的力度,完善农村流通根底设施,促进农村市场的形成,有条件的地区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给予支持。鼓励优势流通企业用连锁经营

12、方式完善农村流通网络,采取多种方式开拓农村市场。引导农村消费。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抵扣;对试点企业从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产品的,鼓励其取得农业生产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对试点企业建设冷藏、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的,可以实行加速折旧。 十八标准和开展消费信贷。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完善消费手段,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和规模。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支持商业银行与流通企业在充分协商的根底上推广银行卡。大力推进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七、完善政策法规,为流通业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九加快制订我国流通领域的法律法

13、规。要从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出发,按照依法行政和实现对全社会流通统一管理的要求,借鉴兴旺国家流通立法经验,结合我国丰富的流通实践,加快修订和研究制订标准商品流通活动、流通主体、市场行为、市场调控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二十加强队伍建设,理顺和强化流通行业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强内贸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国内流通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国内流通业的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鼓励大专院校、研究院所设置专业课程培训高级流通业管理人才,鼓励中介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提高流通从业人员素质。 二十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流通业开展。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研究制定促进流通业开展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财力和流通业开展实际,建立促进流通业开展的相应机制;加强流通理论研究,做好大型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流通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流通行业中介组织作用,标准行业协会行为,创造良好的流通业开展环境。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