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胡生的****20 文档编号:285998259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根据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2、()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五种不同的粒子B和可形成AB2型化合物C和表示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表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56Bb6Cc17Dd83以甲为原料转化成丙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B转化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 :1C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D转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

3、小于乙溶液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C20时,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钙C氧化钙D氯化钠6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则下列有关模型的建构正确的是()A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小到大B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C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D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7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太阳能的利用

4、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甲:水不能从杯中流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出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滴加液体C液体的取用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催化剂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反应速率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变化D硫酸铜溶液,红砖粉

5、末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1)中考临近,小明妈妈为他补充营养,午餐是米饭、红烧牛肉、鸡蛋汤,其中米饭富含的营养素是_,为使营养均衡,建议增加的食物是_(写一种即可)。(2)家中使用的燃气是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现有11.6g含少量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4.4g二氧化碳。()求:(1)该碳酸钠样品的纯度。(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两个计算结果均保留到1%)四、简

6、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请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T3时,在各加有甲、乙、丙30克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克水,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 当温度降低至T1时,此三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在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填序号)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14某碳酸钾固体样品,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7、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气体。往步骤所得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回答下列问题:白色沉淀B是_,步骤中放出的气体是_。杂质中一定含有_,一定没有_。最终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经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对“酸、碱、盐”有了一定的认识,如: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在一次对酸碱反应后溶液成分的研究中,大家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甲组同学对

8、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_。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实验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_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到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旦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中存在

9、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滴加碳酸钠溶液进行探究实验时发生的反应_。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所取的一定质量的稀硫酸能与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此反应过程中生成硫酸钠的质量是_16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鑫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实验物品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纯碱。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实验探究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

10、释一将牵牛花汁液滴人白醋中溶液显红色白醋显_(填“酸”“中”或“碱”)性。二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试管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三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四向白醋中加入纯碱有气泡冒出白醋能与碱反应 交流与评价(1)小鑫对实验二中的现象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和种类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填字母)。A 3%的盐酸 B 5%的醋酸 C 5%的盐酸(2)小鑫想利用pH试纸进一步测定白醋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是_。(3)小露认为实验四不能得到“白醋能与碱反应”

11、的结论,理由是_。实验验证小露利用已有物品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步骤操作现象1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放出大量的热2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滴滴加白醋至过量_ 反思总结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分析题目中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解答题目,选择不正确的。【详解】A、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在这五种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所以五种不同的粒子表示四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化

12、合价显+2价,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7,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显-1价,所以和可形成AB2型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结构示意图核外只有一层且电子数为2,达到稳定结构,结构示意图电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和表示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的原子质子数为2,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0族,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主族,它们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同一族,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利用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和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2、A【解析】A、由题意可知,a=56,故正确;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13、,b=70+14+6+10-42+40-10=8,故错误;C、由题意可知,c=23,故错误;D、丁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都是10,所以d=10,故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3、D【解析】由图可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图可知,转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B、转化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4:6=2:3,不符合题意;C、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丁,不符合题意;D、转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0

14、转化为-3,转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转化为+2价,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4、D【解析】A、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无法判断所含溶质质量多少,故错误;B、同温度下物质的饱和溶液最浓,20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100%30%,错误;C、20时乙的溶解度小于20g,所以50 g水中加入20 g甲不会全部溶解,可得到饱和溶液,但溶液的质量小于70g,错误;D、50时乙的溶解度是20g,100 g水中加入20 g乙恰好形成饱和溶液,20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溶液从50降到20,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故选D。5、A【解析】在发酵面团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故选A。6、C【解析】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