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城***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80KB
约40页
文档ID:285996559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_第1页
1/40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反对错误的人生观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2.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用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资料辅助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 4.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二、学情分析这门课程的对象是高职大一的学生他们在高中的政治课上,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大一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学情的有利因素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公共基础课有厌烦情绪他们上政治课时,往往是只带耳朵来听,不带书本来记;他们能够理解老师的分析,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因此,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和学生形成互动,设法提高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将新学的原理联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三、教学目标1.了解正确的人生观和错误人生观的区别及本质2.知道错误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3.养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错误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危害2.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五、教学方法 1.讨论法:师生、同学之间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激发学习兴趣 2.案例法:通过在实际中找一些典型的实例,将抽象的原理同鲜活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图表法: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总结完成表格,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情景法: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他们在公共课上很难主动去思考。

可以针对年轻人富于好奇的心理特点,老师通过恰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分析 5.比较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才会认识事物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六、教学课时15-20分钟七、教学过程课程导入PPT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小时代》和《欢乐颂》,讨论题:您认为《小时代》和《欢乐颂》中有哪些错误的人生观?(一) 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自主思考:如何区分正确的金钱观和拜金主义,他们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办?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引出拜金主义的基本内涵、危害1.金钱是当今社会人们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进行正常的物质、精神生产和改善、享受生活的必要手段但金钱不是人生目的,有了金钱并不等于一切2. 拜金主义将金钱神圣化,视金钱为圣物,以追逐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二)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讨论:什么是享受生活?享乐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讨论和观看视频,理解享乐主义的内涵并理解享受生活和享乐主义的区别。

学生讨论后教师通过“纸醉金迷”和网络贷款两个基本内容知道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人生当作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的人生观三)反对个人主义呈现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以及 路易十五“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两个案例,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个人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危害八、 课后思考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人生的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教 案一、教学思路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对当今生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网络原居住——“00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在深刻理解层面还是在心悦诚服的接受层面都是不易的因此,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必然不会收获理想的效果本部分教学拟采取从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幸福话题切入,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典型案例来说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增强理论说服力,提升教学实效二、学情分析(一)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大一学生(二)学习基础:人生观教育在初高中时期也有,但初高中阶段更重视考试成绩,对相关方面教育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现象再加上大一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对服务和奉献的重要意义,理解不深、不透。

特别是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对“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的理解有误区因此,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三)学习动机: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理解“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如何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使学生领悟和认识追求高尚人生目的的正确途径,形成奉献意识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体生命的力量以及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有意义的人生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二)教学难点:理解“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五、教学方法注重启发性教学,以提问、引导的方式,以数据、事实的比较,使学生把握重点难点六、教学课时1学时七、具体教学过程(40分钟)(一)新课导入(1分钟)【教师讲授】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幸福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不幸福的人生可以说是悲惨的人生然而,怎样才能获得持久而真实的幸福?自古以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各式各样,汗牛充栋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获得幸福这一问题的呢?如果你不了解,请带上这个问题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高尚的人生追求。

二)人生何以幸福--找到人生目的(10分钟)【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边思考前面的问题边做一道填空题:如果我有______,就会幸福互动讨论】(学生中比较多的回答是):暴富、成功、一直快乐下去、找一份好工作……【教师点评】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理解的获取幸福的方法主要是拥有财富、快乐、欲望的满足等等那么这些答案真的能帮我们打开幸福之门吗?有的同学认为有钱就有幸福确实,一定的物质基础是人生所必需的想想办事时求天不应、求人无门时的无奈,人们是多么渴盼能够吃穿不愁、办事如鱼得水可以,金钱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手段因为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善良的人们不难发现,现实中不少夫人或达官贵人“穷”的只剩下钱了,他们并不是幸福的富翁当人生被钱完全“异化”了的时候,不仅可能无缘幸福,还有可能带来无边的抱怨和痛苦有的同学认为一直快乐着就是幸福当然,快乐是人生必需的,没有快乐的人生是郁闷、刻板的但是快乐是消费性的,快乐过后,并不会留下什么决定人生意义的东西况且,快乐的得来就如康德所说,并不需要劳神苦求,甚至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寻欢作乐,这显然也背离了幸福的本真意义,与幸福相去甚远了有的同学认为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就幸福。

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多幸福呢!但是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是永远不能彻底满足的旧的欲望满足了,就有新的欲望冒出来,从而堕入“欲望——满足——欲望”的怪圈,这种人生必将是痛苦多于幸福的况且,欲望的重复与过分的满足也会人腻味、厌烦的但我相信真正的幸福从来都是多多益善的所以排除了前面这些对于获得幸福的方法误区,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究竟如何获得幸福?我想有一则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论幸福的故事意味深长,值得我们用心琢磨故事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一群年劝人到处寻找幸福,但是遇到许多麻烦,忧愁和痛苦,他们问苏格拉底幸福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把找幸福的事放在一边,找来造船工具,锯倒一棵大树,造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 ,年轻人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荡浆,一边齐声歌唱,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幸福吗?”大家回答说:“幸福极了!”苏格拉底说:“幸福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降临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说说苏格拉底认为人们怎样可以找到幸福?【互动讨论】:有目标、行动……【教师小结】对,苏格拉底认为要想获得幸福,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并专注于实现这个目的。

所以我们要向获得幸福人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那个正确的人生目的,并专注于实现这个目的当然,由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以及对人生的认识不同,对人生目的的理解也就多元多样了二)关于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的多维视角(10分钟)【教师设问】人应该为了什么活着?【互动讨论】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分享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教师讲授】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的论述:“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要维持“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就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这是人类第一个需要,当第一个需要满足之后,又会出现新的需要具体到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人生就是各种需要不断更迭的过程所以为了满足需要,人们就会在观念中设计很多满足需要的方式,进而形成多样的人生目的在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关于人生目的的经典论述:1、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先生认为,人生有四重境界,不同境界对应的人生目的不同自然境界的人对人生目的不了解,一切行为都是“糊里糊涂”地顺才或顺习而为,功利境界的人一切皆以“小我”为目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个人的功利,道德境界的人自觉地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一切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天地境界的人呢,知道除个人、社会之外,还有个大全,一切皆以服务天地为目的。

先生主张,人应该增进对人生目的的了解,努力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增进对人生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迷则为凡,悟则为圣”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去工作,他自己才能完善;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是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几种人生目的的认识,我们至少能理解到以下几点:(1) 人生目的是多元的、是多层次的;(2) 人生不仅要见自我,还要见天地、见众生;(3) 人生目的层次越高,人生价值和意义往往也越大三)青年大学生要树立大的人生目的(10分钟)如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外、国内形势异常严峻例如美国正继续着自己的一系列“霸蛮”动作,肆意破坏国际秩序,影响世界经济合作大局;欧洲大陆难民危机、极右翼崛起、恐怖主义相互缠绕,折腾日久的英国“脱欧”更加大了离心力;中东“火药桶”矛盾依旧,战火频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