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示牌(示例)序号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风险描述可能导致事 故类别风险等 级主要管控措施贲任部门责任人管控情况示例脚手架工程1.基础不规范、连墙点不足;2.作业人员未按规范施工;3.材料不符合要求,搭设不规范,架 体超载架体倾倒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坍塌重大/红 色1.按规范施工;2.做好个人防护,持证上 岗;3.材料做好验收,搭设符合 要求,架体不可堆放杂物XXXXXX示例油漆房喷涂 烘干作业1,通风不良导致中毒和窒息;2.风量不够导致易燃物品积聚引起火 灾和爆炸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重大/红色1.喷涂烘干区内设备要防 爆,电器设备要防触电,物品达到一定的防火等级;2.喷涂作业区空气净化系 统和排风系统时刻运转正 常;3.人员进入作业区要去除 静电,严禁明火XXXXXX 附件2:企业安全风险分布图(示例)君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图/安全风险分布图附件3:***企业_月隐患排查情况公示表(示例)序 号隐患问题隐患 类别整改要求整改时限责任部门 /责任人整改情况示例仓库物品堆放“五组”不足黄对仓库物品堆放区域进行规划划级 标识,按照"五距"要求进行堆放XX年X月X日 前XXX正在整改示例未将生产车间背后的2米深的污水处理池 纳入有限空间管理红1.将污水处理池纳入有限空间管 理,增加警示标志,严格执行审批 作业;2.举一反三,对全厂区域内 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未纳入的及 时纳入管理。
XX年X月X日 前XXXXX年X月X日 前经XX部门复 查完成整改注:隐患类别根据安全隐患的危险程度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将安全隐患分为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第一条为了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式消除项目施工中的风险所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施工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第三条职责1、总经理工作职责1.1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管控机制所需要的费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等1.2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1.3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1.4确保公司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重点监督、指导领导小组、推动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2、安全主任工作职责公司安全主任是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组织及监督管理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3、安全质量部工作职责公司安全质量部主要负责起草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体系文件;负责指导和监督检查本部及所属各项目风险分级管控落实情况;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所有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4、其他相关部门工作职责4.1财务部门负责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以保证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与运行,并监督经费的使用落实情况4.2工程技术部、设备材料部、综合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责范围内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负责职责范围内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所属各项目应相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做好所负责区域或项目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协调工作,并及时更新,对管辖范围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同时监督、指导本部门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识别与评价;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公司或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第四条风险分级工作管理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1.1风险评估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成员包括安全主任、安全质量部成员、工程技术部成员、总工办成员、项目安全主任、工作经验丰富的安全员、员工代表等。
1.2评估小组成员培训,进一步熟悉信息收集和评估的方法、准确辨识工作环境中的危害与风险、环境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1.3、收集有关信息包括有关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和个人岗位危害辨识结果、安全健康管理文件以及事故统计表、监测报告等,建立并保留工作场所登记表、设备登记表、工器具登记表、材料登记表、工种和岗位登记表、作业任务登记表、风险评估记录、危险物质清册等相关记录、表单2、危险源辨识2.1危险源辨识应覆盖全部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和工艺流程,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及《设备设施清单》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1.)进行辨识;对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简称HAZOP)等方法进行辨识2.2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风险物质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2.3风险源辨识应考虑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2.4通过多种方法的辨识,彻底掌握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底数,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最后将风险源识别情况填入《**项目风险源登记、辨识、评价表》内,每月进行定期更新完善,实现危险源的动态识别。
3、风险评价3.1评价所辨识的危害及产生影响后果的严重性,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公司形象的影响3.2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发生)、现场是否有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3将危险源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不良环境影响等4大方面不同小项进行分类采取1.EC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事件发生的后果进行打分评定4、确定风险等级4.1根据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1.EC法),对所有危险源按照“I级(极其风险,不能继续作业)、H级(高度风险,要立即整改)、HI级(显著风险,需要整改)、IV级(一般风险,需要注意)、V级(稍有风险,可以接受)”的风险级别进行评定4.2风险等级的划分都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形成《风险源清单》4.3所属各项目参照市政总对风险的辨识、评价办法,督促本部及各项目部形成《风险源清单》,经审批后进行发布,并报公司安全质量部备案。
第五条风险管控1、制定风险分级管理标准根据公司对所属项目部的风险等级划分的有关规定,监控级别分为:公司监控(I级、II级)、所属各项目监控(I级、II级、III级)、项目部监控(I级、n级、in级、iv级、v级)2、制定控制措施2.1公司及所属项目部都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风险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操作规程、信息反馈制度、风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考核及奖罚制度等2.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对于各风险级别的危险源,应分别确定责任人,明确管理职责;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按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专职安全人员要对各级管理人员实行检查的情况定期检查、监督并严格进行考评,以实现管理的闭合2.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搞好安全值班和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项目领导、安质人员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育,并根据检查及考核情况进行奖罚2.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要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信息反馈和整改的责任要落实到人;对信息反馈和隐患整改的情况,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要进行定期考核并进行奖罚。
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收集、处理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研究决策,不断改进风险控制管理工作2.5做好风险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的安全档案、设备安全标志牌、制作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编制公司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编制公司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2.6做好风险控制管理的系统评价和奖惩应对风险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力求量化,并划分等级定期严格考核,给予奖罚,并和评先结合起来逐年提高工作要求,促使风险控制系统的水平不断提高3、重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3」重大风险源的控制策划:对于确定的重大风险源,项目部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包括目标控制、运行控制、应急救援3.1.1目标控制:对于重大风险源,必须制定控制目标,通过采取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源等级或消除风险源3.1.2运行控制:通过提供人力、机械、物资、法律、资金、技术等保障因素,编写重大风险源的控制方法和要求(技术方案、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完成时间、方案验收等)3.1.3应急救援:对于重大风险源,必须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宣贯、培训、演练等工作,同时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3.2重大风险源的控制管理具体措施3.2.1加强组织保证,成立项目部风险源管理小组:负责风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及重大风险源的应急救援管理3.2.2建立健全风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风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操作规程、信息反馈制度、风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考核及奖罚制度等3.2.3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对于各风险级别的风险源,应分别确定责任人,明确管理职责;对风险源的检查要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按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专职安全人员要对各级管理人员实行检查的情况定期检查、监督并严格进行考评,以实现管理的闭合3.2.4加强风险源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风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搞好安全值班和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项目领导、安质人员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育,并根据检查及考核情况进行奖罚3.2.5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要建立健全风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信息反馈和整改的责任要落实到人;对信息反馈和隐患整改的情况,各级领导和安质部门要进行定期考核并进行奖罚安全质量部要定期收集、处理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研究决策,不断改进风险源控制管理工作。
3.2.6做好风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风险源的安全档案、设备安全标志牌、制作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编制公司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编制公司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参见附件一《**市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导手册》3.2.7做好风险源控制管理的系统评价和奖惩:应对风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力求量化,并划分等级定期严格考核,给予奖罚,并和评先结合起来逐年提高工作要求,促使风险源控制系统的水平不断提高3.2.8做好风险源的动态管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