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主要渠道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5593392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主要渠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主要渠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主要渠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主要渠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主要渠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主要渠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主要渠道摘要:初中文言文教学往往注重字词的落实而远离学生 的生活体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而初中入选 的文言文都是经典,既有规范人行为道德的伦理价值观念, 又有中国式的智慧,蕴涵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传承文化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优秀文化 文言文是传承古代文化的载体。学好文言文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中学生修身明理的需要。所以,在文言文教学 中,要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从而 受到文化素养的熏陶。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中学生对古文学 作品的兴趣,有效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他们的 文学鉴赏品位,继承和发展优秀

2、的文化传统。一、加强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中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读是听说写的基础。这里的读指的是对文言文的全方 位阅读,但其中朗读与背诵是关键,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 重要方法。古人也同样提倡吟咏,重视诵读的作用。韩愈说 过,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是的,诵读的目的就是在于提高 学生对文章的敏锐感受力。通过吟咏融入情感,感受就会更 加的深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说明反复朗读、吟咏 以至于达到熟读成诵的作用,反复诵读就会对文章理解更加 深刻,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能深 刻地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与语言美。例如:在教学岳阳楼 记时,通过诵读就会感受到文

3、中那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 奏和高远的立意,让学生陶醉其中。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 通过诵读才会有深切的感受。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把文章的内 容、思路和语言都转化为自己所有。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文中的内容情感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就更加有利于培 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 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二、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善美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 的多元化,不断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以提高人的文化 素养。语文课从本质上就是“立人”之课,它具有浓厚的人文 精神,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 回归生命的本源,不仅出自个体的内在需要

4、,而且是语文学 科所蕴含的价值的所在。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作品也以各种 形式阐述了这一生命宣言,如果教师能够让语文教学真正走 进学生的生命过程中,那些宣言就能够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心 底。例如:在教学陋室铭时,在指导学生美读美诵后, 继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那陋室的自然环境:那青 苔是如何应了他的心意,一点一点、一坡一坡慢慢地爬上斑 驳的石阶?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聚到一块绕 过窗帘然后飘入室内?在完成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后接着提 出:大家能不能学一下刘禹锡,为你的家描上一笔,用来表 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整个课堂立足于文本,结合现实,引 导学生对真善美的体验和认知,引发学生个体内在的天

5、赋, 凸显了课堂生命的灵动,充满了人文关怀。三、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常识古文化源远流长,仅凭借教师的讲解是永远也讲不完的, 这就要求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 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 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例如:在 教学马说与爱莲说后,要对说”进行归纳说明,它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分支。同时还要引导学 生做好文言现象的归纳与整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 今异义、特殊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系 统化,并由此及彼地领悟与联想,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从而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初中语文课本中常见的文言

6、现 象有“一词多用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它需 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因为现在的考试中不会直接出现 课本上的原题,但答案却在课内,要想掌握它,就一定要牢 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唯一的方法便是分类与归纳。例 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中,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 如:“以”、“之”、“而”等。这些文言词语很容易记混,指导学 生总结、归纳、分类记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一边读一边勾画出课文中关 键的词语及名言警句等,还可以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 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表现出来 的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思想倾向。其

7、次,对学生的诵读要进 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避免机械重复的读。要想使知 识在头脑中长期保存,必须经过学习和复习,重复阅读的次 数越多,记得就越牢,例如:在教学爱莲说一课时,首 先就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然后让学生默写含有难解字的句子 或关键性的段落,如“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等,然后抽取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翻 译,再对学生进行提问,不妨提问学生文中能表现出作者高 标傲世、独步于尘俗之外的美好情操之意的句子有哪些?如 果学生能回答:“岀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说明学 生已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最后,让学生出一份试题进行 自测。这种方法不但能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记 忆力。参考文献:1 张必银把诵读放到文言文学习的首位上来J . 中学生阅读,2011 ,( 12 ).2 赵志伟.学会学习文言文J .中学语文教学,2009 , (6).3 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M 西安:陕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