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文体知识信:应用文的一种,是人际间了解思想,商量工作,研究问题和托办事物的一种工具 包括信封和信两部分信封上写明收信人、寄信人的地址,姓名,邮编 信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雨果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代表作有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 笑面人 九三年等背景资料 1860年秋,英法联军大举进犯北京城,无能的咸丰帝匆匆逃亡热河避难,英法联军攻到位于海淀的圆明园,对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抢劫和焚烧洗劫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雨果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于1861年11年25日写下了这封信,控诉了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圆明园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长约十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
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字词脂(zh )粉 珐(f)琅( lng) 晨x(曦 ) wn(宛)如 瞥(pi )见 惊骇(hi ) 朱l(鹭 )箱箧(qi ) 缀(zhu )满 制ci( 裁) 劫(ji)掠(l) qin(谴 )责 zng(赃 )物 窃(qi)贼 给(j)予 琉(li)璃 野蛮(mn)词意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典范: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宏 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剪影: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1.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揭露了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2.分段并概括段意读第三自然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1.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2.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3.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巴特农神庙巴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此庙不仅规模最宏伟,坐落在卫城中央最高处,庙内还存放一尊黄金象牙镶嵌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菲迪亚斯亲手制作)它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兴建,9年后大庙封顶,又用6年之后各项雕刻也告完成但1687年威尼斯人与土耳其人作战时,神庙遭到破坏19世纪下半叶,曾对神庙进行过部分修复,已无法恢复原貌,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巴黎圣母院罗马斗兽场金字塔齐读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1、先总体评价,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2、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3、具体讲述园中之物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以耗费劳动之巨作结4、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赏析对圆明园的描写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有什么特殊含意 )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运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圆明园的艺术成就和地位,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这种见解表现了他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辞严,批叛力强赏析对圆明园的描写4、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再次运用类比,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长廊中的价值和地位5、请你想象有一个那就是这座名园想象) 作者借助想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引导读者感受圆明园的美丽神奇,为后文谴责英法两个强盗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做铺垫文章用大把笔墨描写圆明园有什么作用? 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生动、华美的语言描绘“规模巨大”“令人眼花缭乱”的圆明园运用排比描写,更能表达作者对于圆明园的赞美之情,也更能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无限遐思越是描绘圆明园的美丽,越能反映出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越能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提问: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第四段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独立成段 结构上承上启下,成为文中的过渡段 “奇迹”是对上段圆明园的总括赞美,“消失”引出下文的英法强盗 内容上形成强烈对比,造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极度愤慨之情体面”“出色”“光荣”赞誉”运用了反语的修辞进行讽刺,表现了巴特勒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作者的憎恶之情反语:说反话,(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 文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 嘲讽性反语,把褒义词用在不好的人身上,表示憎恶蔑视和讽刺 作用:能委婉含蓄,而又有力地表达感情在第一段找出一些讽刺英法联军的词语,并赏析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1、以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3、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4、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5、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6、治人者的罪行永远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7、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找出5至10自然段感触比较深的句子,分组赏析9、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10、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看出雨果的什么品质)8、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找出5至10自然段感触比较深的句子,分组赏析 1、以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作者用反语强烈抨击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揭露了他们的无耻和狡猾,表达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讽刺了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表明了作者对强盗行为的强烈谴责3、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表达效果? 用讽刺的笔调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4、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 这句话形象的揭示出侵略者的丑态和无耻5、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文明人一词起到了讽刺的效果,文明的实质是野蛮和掠夺通过文明人与野蛮人的对比,控诉了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6、治人者的罪行永远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作者以人类的立场严格地将政府和人民区分开来,强调政府不能代表人民,英法人民和中国人民是友好的,这种野蛮行径是政府行为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干干净净”是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这个夙愿会实现的,前提是中国国力的增强,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8、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居然”是出乎意料,揭露了侵略者不以为丑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天真”讽刺了这些自称是“文明人”的野蛮,愚蠢,和可恶9、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看出雨果的什么品质)公开抗议本国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的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10、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赞誉运用反语修辞,实是抗议和谴责,作者再次表明的态度对侵略者自以为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希望得到赞美的极其尖锐的讽刺结尾一句话的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照应; 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蔑视之情板书板书赞美圆明园尊重,同情 正直的良知 公正的立场抗议侵略者讽刺,谴责感悟雨果的高尚人道主义的难能可贵 首先雨果作为一名法国人没有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而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说话。
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所犯下的罪行,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其次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是我们看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全文对比的运用 作者将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 作者还将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比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运用“富丽堂皇”“荡然无存”各写一句话2、仔细阅读文章第三段,展开想像,写一段话,描 绘那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圆明园3、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本文的感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