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语言浅析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5386966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舍作品语言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舍作品语言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舍作品语言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舍作品语言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舍作品语言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舍作品语言浅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舍作品语言浅析宜春学院口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 宋敏凌指导老师:张俊老师 摘要:老舍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生动幽默,富有京味京韵,具有隽永的艺术魅力。其语言风 格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西一体,土洋结合。而其独特的幽默风格是老舍语言艺术的又一 显著特色。老舍先生除了注重艺术的夸张外还善于选词造句。他的作品不论是叙事还是议论 及修辞手法,完全采用经过加工的地道的北京口语,处处显得亲切有味儿又“后劲儿”十足。 关键词:老舍语言幽默京味风格老舍的作品语言风格独特,他是用地道的北京语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老舍的作品语言 富有北京韵味,这与他熟悉北京,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营养有关。当然这些语言都 经过他选择

2、提炼和加工改造后再恰如其分的运用到作品中去。老舍的语言通俗浅白但并不粗 俗,而是含蓄精练、耐人寻味。其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又是他的一个重要特色,他经常运用 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情境。他的作品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他的戏剧寥寥几笔就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一、老舍独特的语言风格老舍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提炼I I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 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融会多种体裁语言,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描写简洁 洗练。老舍的创作生涯,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欧美度过的,几乎有三分之一的长篇小说 写就于异域。他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乂融汇

3、西方文化。老舍融会多种体裁语 言,并创造性的加以运用。老舍是致力于文学语言创新的。由于受到五四文学革命的洗礼,思想解放,他对因 循守旧的中国传统文学是不满的。尤其是所谓的正统文学,一直是尤其是所谓的正统文学, 一直是“今古一致,思想与技巧大致相似,即使文体有些变化,也不过是平湖上微微的一些 波纹而已”。老舍把中国传统文学形象比为一“圆珠”,滚来滚去,老是那么圆滑,那 么大小,那么平平无奇,历代文人虽有不同,也不过是略有偏重,甲重音节,乙重气势,只 在枝节上求技巧的不同,其用心立论则是一致的。老舍认为,如果要成为一个新文学家, 就必须自觉地跳出封建文学的禁锢,冲破陈陈相因的封建主义的束缚,站在世

4、界文学的高度 来开拓思想,因此,他主张应该“多学几招”。老舍多才多艺,对戏曲、曲艺、小说、散文 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发挥了这个有利条件,努力把其他体裁的语言形式融会贯通到戏剧里来, 如在龙须沟里就采用了快板,在茶馆里,安排了一个演数来宝的傻杨(也算剧中人) 在每幕前唱儿段快板或莲花落,并引进了京剧。既可以介绍剧情,又增添了话剧的活泼感, 又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老舍创造性地摹伪欧化语法及句式,描写简捷洗练。老舍呼吁有志于新文学者,应向但 丁、歌徳、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学习,“把眼睛放开”,看到“所能看到的世界”,用世界文 学来武装自己。需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之一是“要把遗产二字含意扩大,要为世界的文

5、 艺遗产之承受者,不可只抱着儿本线装书自称家资柜万也! ”,假若我们只学了汉文、唐诗、 宋词、元曲,而不去涉猎别国的文艺,我们便永远不会知道文艺的使命与效果会有多么崇 高,多么远大,也不会知道表现的方法会有那么多的变化”。老舍这些旗帜鲜明、深刻透彻 的见解,毫无疑问,是和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拿来主义”取着同一的步调。 老舍注意吸取西方语言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并加以改造,用到创作中去,形成欧化语法,所 谓欧化,是一种经过改造的摹仿,而不是照搬。汉语里表示状态的副词性词语一般放在主语 之后,动词短语之前。而在骆驼祥子中却打破了这一词序,有十几个句子是表示状态的 副词性词语出现在句首,即主

6、语之前。有欧化的味道,例如:“很懒的他立起来,看了她一 眼,走过去帮忙”。“渺茫的他觉到一种比自己还更有力气的劲头儿,把他要揉成一个圆球, 抛到一团烈火里去;他没法阻止住口己的前进”。二、老舍小说语言的京味”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北京市民生活,所描写的白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 市民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老舍独特的文体风格,其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 以及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从最初的老张的 哲学二马赵子曰到后来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等小 说,这些最有特色的和艺术成就的作吊都与北京有关,透着浓浓的“京味儿”。比如老北京 自古为

7、天子脚下,最讲究礼仪规矩我们看茶馆中裕泰茶馆扩建后重新开张,常四爷要特 意提着鸡和老腌萝卜前来道喜;松二爷一进茶馆便是一连串的请安“:王掌柜,您好!太太 好!少爷好!生意好!”等等,这些细节的描写,既写了人物性格,也展示了北京人的日常 礼仪。北京的生活老舍“京味”小说的源泉。老舍出生在北京,在北京大杂院里度过了艰难 的幼年时代和少年时代。这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等社会底层人民,这 些给他的创作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老舍在老舍论创作中说:“我生在北京,那里的人、 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茶的吆喝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全完整了, 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

8、敢大胆的描绘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 摸上条活泼的鱼儿来。”老舍作品取材上的特色,呈现了老舍“京味小说”的风格。不论是从作品数目,还是 从字数上看,可以说,老舍作品的大部分是写北京的。他所描写的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北京 大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北京各类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老舍写北京市民人生时通过对北京人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体现“京味小说”。老舍用 “官样” 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体而、排场、气派等,讲究礼仪等。老舍聚集其北 京的生活经验写北京城的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物景风致, 写己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致的各种职业活

9、动和寻常世 相,为读者捉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这画卷所充溢着的北京味儿有浓郁的地域文化 特色。如在老舍的小说中有关北京早市的描写,中秋节的描写,以及旧时结婚场而和“新式” 结婚场面的描写,都有着深深的北京地域文化的烙印。三、老舍作品语言的幽默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称得上是一位最有成就的幽默大师。幽默作为他感受生活的一种 才能,作为其作品的一种显著特征,构成了他艺术风格的重要方面。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 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在英国,他由读英法小说而懂得写小说,“英国的威尔斯,康拉得,美瑞地茨,法国的福禄 贝尔与莫泊桑,都拿去了我很多时间”(老舍写与读)。狄更斯的俏皮、讽刺康拉德的新

10、奇叙述方式,被老舍吸取。他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后,确认“世界上最好的著作差不多也 就是文字清浅简练的著作”(老舍怎样学习语言),小说语言的洗练、平易、机智、俏皮、 风趣与地方风味成为老舍创作追求的目标。他尤其欣赏狄更斯等英国小说的幽默讽刺。老舍 幽默的形成,同他曾较长期生活于英国文化氛由中,受英格兰文化影响有关。老舍所受的平民社会市井气息,皇城帝都文化氛围的蔥陶以及狄更斯等人影响,结合在 -起,为他的文化批判找到了一种最为适宜的,而又蕴含丰富独具一格的老舍式的幽默感。老 舍的作品不是一味的取笑或调侃,他的喜剧色彩是通过许多方面,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诸如比喻、联想、变形、夸张等,常令人忍

11、俊不禁、回味无穷。如小说中对吴太太的描写: “吴太太的模样确是难以为情:虎背熊腰,似乎也是个练家子,可是一对该组脚,乂好像不能 打一套大洪拳 大概连太极都得费事。”在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中,幽默 己不是随处可见了,在“庄”与“谐”的尺度上,老舍把握得更为严谨,幽默虽有,却不是为了 调笑,而是作为一种武器,增加了作品的力度。M如骆驼祥子里己几乎没有了讽刺式的幽 默,而是饱含着辛酸: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 到了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象个人似的,在这 -段里,该快活快活的时候还不敢去干,地道的傻子;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

12、!这里已没有半点 油腔滑调,真个是含泪的笑了。到了这时,老舍的幽默已不是什么无意义的小噱头,而是作家 对社会,对人生,对所反映的事物,有了由表及里深入本质的独到认识之后,举重若轻,深入浅 出的一种可贵才能,作家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到了这等火候,才能寓庄于谐,笑泪结合地写出 他的真知灼见。老舍的幽默背后是严肃,微笑下面是眼泪,轻松愉快小蕴藏着肯定或批判的自 信力。老舍把幽默看成是一种“心态”,一种生命的润滑剂,用以抒发此种心态下的人生观感。 他的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儿重性,既有温暖的同情,又有峻厉讽刺,视不同对象有所倚重。老舍 的幽默是主观的“自嘲”,是感身受,先引出笑声,进而引人深思,其语言自有它

13、独特的“厚 与蕴”。乂如老舍写堕落后的祥子如何“叨着地上拾来的烟卷”,在人家的“红白执事”里仍 不忘珍惜力气“慢慢地蹭”。读到此处,很容易失之一笑,但一想到一个体面的、要强的、 劳动者的灵魂竟被旧社会吞噬到这般地步,却又会悲上心來。于是在笑声里会搀入泪水,渗 入政治的解剖力和理智的批判力。这真是“一半恨一半笑去看世界”的幽默,留下了较深的 心理痕迹,成为作品中深化主题、丰满人物形象的一个有机因素,它是温婉睿智的“含泪的 笑”,它是“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悲愤了”的典型的老舍式的幽默。四、老舍的戏剧语言。老舍在戏剧语言在性格化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往往是寥寥几笔就把一个人物的特征活 化在观众与读

14、者而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语气声调。比如:茶 馆里当过国会议员的寓公,说起中国之命运,顺着王掌柜“死马权当活马治”的话就手儿 说“:死马是治不活的,而活马儿早晚是要死的。”两个“的”字颇有“官味”,而那合理却 无情的幽默,让人在笑声中发冷,分明看到了对国事的漠不关心。两个灰大褂总结自己的一 生:“有皇上的时候,咱们听皇上的”“有袁大总统的时候,咱们给袁大总统干”,“现在呢, 谁给钱咱们就给谁干”。精彩之处不仅在于画出了两个无耻走卒,而在于勾勒出一部分中国 近代史。老舍让死的语言活了,让活的语言更抖出精气神儿来,让人物从他性格、身份出发 说出最贴切的话来。这就像他在话剧的

15、语言小说的:“说什么固然要紧,怎么说却更重 要。说什么可以泛泛地交代,怎么说却必须洞悉人物性格,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来。说什么可 以不考虑出奇制胜,怎么说却耍求妙语惊人。”这使得他的戏剧语言使观众听到一句台词, 就能够辨认出人物典型特征。这种人物一开口,便显示出人物性格的语言以茶馆中的第 一幕为最。剧一开始,老舍就一下子介绍出二十儿个人物来,而且都是在人物上场的简洁对 话中,显示出他们的性格、身份和经历。富于哲理性的语言是-切戏剧杰作的风格特色之一。老舍笔下就有很多这类“作者的思 想通过人物的口说出来”的戏剧语言。它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哲理性与通俗性达到完美的 融合一“一个平常的人说了一句看来是平

16、常的话,而道出了一个真理”。如茶馆第一幕 中那个卖挖耳勺的老人,上场只有片刻,总共才说两句话,却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八 十二了,没人管!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短短的台词,通过人与鸽子的对比,不 仅深刻地触及I口制度的吃人本质,而冃成了高度概括剧情的意象。这种通俗、富于哲理性的 语言成为老舍戏剧语言的一大特色不是偶然的。它的形成具有坚厚的思想和理论基础。老舍一生写下了许多论述戏剧创作的文章,他对戏剧语言的要求是严格的。参考文献111胡挈青老舍论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华丹也谈老舍语言风格的独特性N.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节4期。石光试论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N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节04期张爱辉;高琴老舍小说艺术的美学特征一一幽默“与京味儿J 前沿,2006年10期 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