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藏传佛教萨迦派的沿革及其历史地位摘要:萨迦派是西藏喇嘛教诸教派的主要派别之一,它在西藏宗教 史上占有显殊的地位在元朝统一西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耍作用,对藏族 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本文对它的产牛背景、家族源渊、历史 地位略作论述关键词:萨迦 背景 沿革 历史地位公元7世纪佛教密宗传入西藏也称为喇嘛教自称“佛教”或“内 道”萨迦派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形成的一个重要派别,它的主寺萨迦 寺,建立在西藏萨迦地方,由此而得名因该寺庙墙上刷有象征文殊菩萨、 观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灰二色条纹,故又称花教一、萨迦派的历史沿革“萨迦”,是藏文saskya 一词的音译它既是地名,乂是寺院名,乂 是教派名,甚至还是一个家族名萨迦派形成于公元十一世纪后期,其创始人系宝土,宝土是吐蕃王朝 犀松德赞王的大臣昆?跋窝且家族的后裔,生于一零三四年,卒于一一零 二年昆氏家族历代皆信仰旧派密教,出了许多名僧大德,这时期前弘期 宏传的密教经典及宗教仪式等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旧派密教日益暴露 了它与变化中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宝王怀着改革旧派密教的志向,投弁 了当时有名的佛学大师卓弥?释迩智广泛学习后弘期新翻译的密教经典, 并向廓枯巴拉则大译师学习《集密经》等。
公元一零七四年,宝王在后 藏萨迦地方建立寺庙,正式传播教法,形成单独的一个教派这就是萨迦 派的由来宝王虽然建立了萨迦寺,但在西藏历史上,萨迦派的始祖却从他的儿 子庆喜藏算起庆喜藏从小便向父亲及法然、拉扎书、光明等儿位大师学 习密教经典,成为当时很有成就的一位高僧萨迦寺也随之扬名四方福顶生于一一四二年,十六岁以前系统地学习了密教的经典,后來到 前藏法狮子等大师处学习了中观及因明学,一一七二年,他把法位传给他 的弟弟称幢,传说他四十一岁时(一一八二)年去世,西藏历史上称Z为 萨迦二祖称幢生于一一四六年,二十六岁(一一七二)年时继承了哥哥 福顶的法位,一直到七十岁(一二一六)年去世是为萨迦三祖称幢的继 承人是他的侄子庆喜幢庆喜幢生于一一八二年,从小跟随伯父称幢学习 丿力代传下来的显教和密教的各种经典,人们尊称他为萨迦班智达(学者), 简称萨班,是为萨迦四祖萨班的继承人是他的侄子八恩巴也是萨迦派发展的极盛时期八思巴 生于一二三五年,从小拜萨班为师,学习显教和密教的各种经典,取得了 很好的成绩,九岁时和弟弟卡那多吉一起被萨班派遣赴西凉,以后为西藏 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为萨迦五祖到了公元一三五四年,喇嘛教的另一宗派喝举派用武力战胜了萨迦 派,接管了西藏全区的政教人权,使萨迦派在西藏的势力人人削弱。
清代 以后,由于黄教势力日益强大,萨迦派在西康、青海及内地的喇嘛寺逐渐 变成了黄教的属寺由于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黄教、喇嘛教的 其它派别便渐渐失势了黄教寺院集I才I逐渐在经济政治上处于绝对优势, 而萨迦派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也就随之渐渐没落了二、萨迦派的丿力史地位和作用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萨迦派在蒙元王朝的支持下,掌握了西藏政权, 协助元朝完成了统一西藏的大业,使西藏正式并入中国版图,促进了民族 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西藏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就藏区而 言,“萨迦则在蒙元王朝的支持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结束了 割据势力各霸一方的战乱局势,安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力的恢复与 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萨迦派在诸教派中,势力最强大,对西藏 影响也最深远,是西藏宗教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宗教政治集I才I)萨迦派促进恢复遭到严重破坏西藏社会经济分裂时期,广大 农牧民止常的生产活动一再中止,由于没有统一的法规全面保护农牧业生 产,地方豪强随心所欲地派差征税,使得农牧民越来越贫困,生产也相应 衰退使得西藏人民的生活安定,农牧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并逐渐有了 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萨迦统治期间,由于萨迦派和元朝中央王朝的密切交往,各 民族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技术交流得以大大促进。
中国内地和西藏地方之 间的联系进一步扩大,满足了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需要,推动了西藏 经济的发展因上师八思巴的请求,为了当地经济能顺利发展,忽必烈免 除了西藏地方向国家交纳的差税贡赋,对此《汉藏史集》中记载说「由 于此上师的功业,雪山环绕的西藏地方,向皇帝御库交纳的贡赋,以及税 赋兵役全部免除不仅免除了赋税,而口大量财富随着皇帝的赏赐流到 了西藏,大大支援了西藏地方经济的发展元朝不仅在经济上支持高僧和寺院,而且对西藏穷苦差民也给予一 定程度的赈济和照顾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九年九月,“乌思藏宣 慰司言:'由必里公反后,站驿遂绝,民贫无可供亿‘命给乌思藏五驿(差 民)各马百、牛二百、羊五百,皆以银;军七百三十六户,户银一百五十 两”此后对脱思麻、朵甘思地区驿站的穷苦差民也给了这样的赈济至 顺元年,吐蕃等处脱思麻民饥,命有司赈之”三)萨迦王朝也是藏族丿力史上民族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和进步的时代 公元一二六九年,八思巴根据忽必烈的指示,以藏文字母为兰本,创制了 蒙古新文字,俗称“八思巴字”当时凡有诏旨,都用八思巴字藏文化 的大五明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小五明的大部分内容是在这一时期开 始出现和弘传的;在此期间,编制了《甘珠尔》、《丹珠尔》纳塘目录,对 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萨迦寺南大殿后面,大量的金汁写经、 银汁写经、螺汁写经、墨汁写经数量难以统计,据估萨迦寺经墙数量达八 万四千函,萨迦寺由于卷贝失浩繁的藏书,被誉为“第二敦煌”,足证当 时文化事业达到空前的发展参考文献:[1] 恰白?次旦平措筹:《西藏通史一一松石宝串》(陈庆英等译)[M], 拉萨:西藏社会科学院,2004o[2] 阿旺?贡喝索南:《萨迦世系史》(陈庆英等译)[M],拉萨:西藏 人民出版社,1989[3] 蔡巴?贡喝多吉:《红史》(陈庆英、周润年译)[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4] 《元史?世祖本纪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第二册.366o[5] 《元史?文宗本纪三》[M],北京:中华书局,第三册,756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