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5135089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论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论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论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论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作者:章小平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近几年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也得到了 进一步发展,然而汽车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汽 车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互动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在合作过程中 充分体现了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校 企更深层次合作提供了经验。汽车人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近几年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也得到了 进一步发展,然而汽车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汽 车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我国汽车产业培养了众多应用人才, 但目前研究表明,校企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相对分离。因此,学校

2、在加 强内涵建设的同时,应更注重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零距离对接, 在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使毕业生与企业无缝对接,实现学校 和企业利益共享。汽车职业教育固然有着汽车专业特殊的需求,但理论与实践能 否顺利对接,学生能否与企业实现零接轨这种本质的需求是不会变 的。校企合作将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际经 验、实践能力的生产、科研有机地结合,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 的应用型人才。一、汽车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意义从目前汽车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产学研是职业教育发展的 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手段是实现产学研的重要途径。因此,校企合 作是汽车职业教育重要的改革方向,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3、。(一)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实质内涵虽然相对于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而言,我国汽车职业教育 的发展仍然比较迟缓。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促进 和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合作、工学结 合”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职业教 育是就业教育,只凭学校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 学校的努力配合才能完成,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为学生量身定做教 育培养计划,做到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理论、实践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二)校企合作模式符

4、合国家“以就业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从研究性定位院校转向应用性的定位院校。一方面校 企合作为学生在企业实际生产中获得了工作经验,实现了企业用人的 要求;另一方面使得职业学院与学生获得了能力提升,这种能力不仅 仅体现在工作方面,更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工作的认识、对企业文化的 了解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的价值性;再者,校企合作构建了一 个完整的就业信息平台,有利于学生、职业院校和企业三方良好沟通, 实现更加快捷就业途径,从而为家庭、社会及国家从宏观上节约资源。(三)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地位传统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5、,教师传授知识是以理论为基础,这种教育不适合于现代应用性职业院校,主要是因为传统教育 模式会导致学与用不能有效结合,这对整个国家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 浪费。校企合作把企业与学院距离拉近了,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接 触,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以工种需要、岗位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 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在培养目标上都把现今的职业院校课程设计转 到职业能力本位上来,淡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强调了学习环境与 企业环境相结合,使学生很容易在毕业后立即能为企业带来附加值。二、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分析我国目前存在校企合作模式方式较多,为我国汽车事业培养了 大量的汽车类人才,各种职业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有着鲜明的优点,但

6、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就几种主要培养模式进行相应利弊分 析。(-)通用型“双元制”教育模式“双元制”被公认为校企合作模版,这里所指的“双元制”是指,“一元”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指企业。受教育者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 和基础技术理论,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两元结合完成职业教育 任务。这种教育模式,学校与企业既分工又协作,突出以企业为主, 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突出以实践为主,以培养专业技术工 人为目标。然而,由于我国的汽车技术装备水平还不够高,我国大部 分汽车企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转向技术密集型阶段,这必然会在 实践中导致校企合作障碍。主要原因为一方面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培 养学生的目

7、标不协调。由于企业自身缺陷,例如企业规模、企业文化 内涵、企业经营方式以及企业战略规划等,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 约着企业的主动性,企业不能有效地参与学生管理,不能与学生针对 学习环节中存在的实践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企业与学校在传授理论知 识的同时常不能有效结合实践要求,甚至企业认为很多学校对于企业 提出的参与解决障碍的方法不能有效解决,所以不能培养企业所需要 岗位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和学校存在相对分离,导致学校教学 设备陈旧、教学资源短缺、师资队伍和场地不足等,不能跟上时代发 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与企业的要求跟不上,学生在学校实践的 器材往往落后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所以“双元制”教育模

8、式从企业角 度来看存在着合作者的相对分离性。再者,由于企业和学校各自的偏 好不同,或者是由于经济关系的因素,没有分清到底谁是这种培养方 式的主体,从而导致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模糊,不能充分调 动汽车企业的积极性。虽然产生的原因有些是因为历史、行业特点、 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生产方式造成的,但如何解决这种主体问题需要从 现有的体制上进行有效组合。(二)双向型“订单”教育模式“订单”教育目前存在的形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学校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 与就业结合;第二种是企业针对在校学习满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优秀学 生,进行招工,然后再实现实习与就业结合。教学

9、过程中由学校与企 业共同组织课程教学,学校按选修课要求组织学生报名和排课,企业 派专家负责课堂教学。经考核合格后,学生可以就业实习等形式到企 业上岗工作,强化实际操作技能。毕业后,根据双向选择结果,企业 将所需人员留下就业。此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在生源质量上,这是由 于职业院校自身办学特点造成的,学校为了进一步扩张或者为了生 存,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更会追求经济利益,没有经济利益作为 前提对于汽车职业院校来说其他都如空中楼阁。从目前我国汽车职业 院校办学经历来看,我国的汽车职业教育必将经历一个生源抢夺的时 间阶段,在这个阶段学院必将加大力度或者是不需成本进行扩充生 源,而企业在参与学校招生过程

10、中,实际上根本不占主导地位,往往 是学校为了保证生源数量,而忽略了生源质量,很多生源根本不能符 合企业需求,这样导致在后续教育过程中增加了企业成本投入,甚至 往往在教育过程中走形式,不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再者,生源 来源单一决定这种模式不能有效地向社会扩展,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 还是以学历为前提的教育,所以在时间上企业和学校的要求不一样 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这种培养模式不灵活,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 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很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学生一 毕业就等于失业。(作者:章小平 发表时间:2014年月)(三)实践型的校外建实训基地模式目前,我国汽车类企业越来越多,汽车类企业同样存

11、在着人力 资源短缺现象,同时还存在节约成本的目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正好 符合学院与企业双方面需求,此种模式是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实习 所需资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订,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 业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与学校相对分 离的问题,也能为学院和企业深层次的社会需求带来价值,同时也能 完成学院与企业共同的经营目标。因此,这种模式从现行的经营效益 来看,是一种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都有一定受益的模式。但由于企业和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不一样,往往导致教学计划的制订不能有效统一;另外,由于学校和企业在这种模式教育过程中最终所追求 的是经济利益,特别是企业更是追求利益

12、最大化,学校为了能和企业 建立深层次的关系,必然牺牲学校部分利益,而这种损失最后必会转 嫁到学生身上,因此,这种合作在往往使学生利益得不到保障。三、汽车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方式的几点思考汽车类校企合作过程,实现了产学研的合作,它们是互为要素、 互为动力、互为机制的关系。校企合作是实现汽车职业教育面向市场, 服务于企业的有效途径,但目前职业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思想、 教育观念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深化校企合作的 步伐,建立起与企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办学思想和观念,要真正建立 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服务链。(-)改变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主导地位,建立对等互助型合作 关系校企合作模式的主导地

13、位不能简单地由学院主导,应从根本上 改变现有地位模式,从而实现校企合作信任及共赢的关系。首先,是 在制度上建立校企业共同决策的关系,把企业发展与学院发展相统 -,把企业规划与学院规划相统一,把企业决策与学院决策相统一。 例如,改变原有的单一生源的来源,建立以企业为主的生源选择模式, 做到学生与员工统一。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建立校企共同筹划的 “双师型:由企业为学校提供指导的“双师型”教师,尽可能在教育部教 学体系评估中建立以企业为主的“双师型”决策,而不是学校为了追求 教育体系评估而盲目引进一些虽高学历但不符合企业教学要求的人 才。再次,建立企业与学校共同协商课程。合作办学机构要求开设的 课

14、程必须符合企业的需要,因此课程计划的制订必须由企业和学校协 商参与完成,不能简单地为了追求学校的利益而不顾及企业的发展, 企业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学院参与企业的经营,只要能坚持对等互 助型合作关系,一定会有利于双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 断发展与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将要求我国更多的职 业学校,积极主动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与企业一起共同制订人才的培 养计划,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都将有企业参与,这符合现代 就业市场需要,也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二)破除学历为前提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市场技能型职业 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行业的行为中,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是以学历教育为 前提

15、进行引导,对学历的要求是历史原因以及未来发展需要造成的, 但并不表示我国的汽车职业教育一定也要以学历为前提。我国职业教 育起步晚,如果定位于研究型大学教育模式将没有出路,应用型职业 教育定位思想现已被广泛接受。所谓应用型职业教育,其本质就是培 养适合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技能型教育与学历教育谁 为第一就存在相对冲突,职业教育应改变原有的学历教育为第一的思 想,建立技能第一,学历第二,突显出应用型教育的特色,建立技能型教育办学模式,培养适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学生,而不是培养学历教 育体制下相对应用型的“人才”,甚至可以在破除学历为前提的情况下, 改变现在的教育培养时间三年制或四年制等,建立

16、符合市场需求的培 养时间规律。(三)规范职业教育技能证书评定标准,提高技能含金量我国汽车职业技能证书评定虽然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不少 问题,诸如技能证书不适用现象、技能证书不能跟上时代发展要求、 技能证书考核流于形式等。这其中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的技能证书设置时间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职业证书的设置方式缺少企业的参与,职 业证书的地位作用没有广泛认同,职业证书的前沿性受到我国教育制 度限制等。在现今的就业市场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英语过了 专业八级但他没有学历,他的社会价值同样也会被承认,从这说明职 业教育破除学历的紧迫性。在破除学历教育为前提的培养模式之后, 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的职业证书、规范考核方式、设置科学的评定标准 等,大力推广行业特点的职业技能证书服务体系,既符合企业要求又 能符合社会承认价值,例如某某汽车类工程师和某某汽车类高级工程 师等。建立和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校企合作良性发展产学研是校企今后发展的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