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研究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5058941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经内环口下方约0.5 cm横纹处微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8 年6月至2012年3月经下腹部内环口下方约0.5 cm横纹 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随访6月至4年。结 果所有68例患儿全部临床治愈,切口均I期愈合,无并 发症及疝复发。结论 经内环口下方约0.5 cm横纹处微小 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 推广和开展。【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小切口;超高位疝 囊结扎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普外科腹股沟斜疝患儿共68例, 其中男62例,性6例。年

2、龄6个月至12岁,6岁以下者54 例,占79. 4%。右侧45例,左侧19例,双侧4例(为双侧 且均为男性患儿)。62例男性患儿均可触及双侧精索及睾丸, 无合并隐睾,其中有4例合并轻度鞘膜积液占5.9%,有疝嵌 顿病史15例占22. 1%O术前检查腹股沟区均有可复性包块, 指诊皮下环扩大、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等,均符合腹股沟疝 诊断。所有手术均为择期手术。患儿病程2月至3年,平均1.4 年。1.2手术方法及麻醉所有患儿均采用氯胺酮全身麻 醉,取右侧或左侧下腹部内环口下方约0.5 cm横纹处微小 切口(长约0.81.0 cm),于标记处尖刀仅切开皮肤全层, 以免损伤皮下血管。用纹氏血管钳指向腹股沟

3、管方向交替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达提睾肌,提起提睾肌表 面筋膜,钝性分离提睾肌,在精索内侧提起白色疝囊于切口 外,确认无误切开疝囊,助手一手可用食指伸入疝囊并向上 提起疝囊,另一手适当反方向牵拉精索,术者用镀子提起疝 囊外侧疏松组织,用电刀沿疝囊壁边分离精索与疝囊壁之间 的纤维束,游离至看到腹膜外脂肪及相对狭窄的疝囊颈处后 再向高处游离约0. 51. 0 cm,检查无疝内容物,于尽可能髙位处用4号丝线结扎加缝扎,去除多余的疝囊,剪断疝囊 之后近端自然缩回腹腔内,充分止血,于阴囊外牵拉睾丸使睾丸复位;女性患儿以子宫圆韧带代替精索作为寻找标志,若遇粘连严重,必要时可将圆韧带连同疝囊一起超

4、髙位结扎;皮下组织缝合1针,皮肤切口予以对和好后使用小纱布 块加压,外使用静脉输液敷贴粘合固定。结束手术。手术时 可为1525 min,平均为20 mino双侧50 min.1.3术后处理术后观察1 d,无阴囊肿胀或肿胀不明显者即可出院,有肿胀者观察12 d无明显加重或肿胀 消退后出院。注意保护切口敷贴,勿污染及自行揭开,一般 不需要换药, 术后1周来院复查并揭开敷料;术后不使用 抗生素预防感染。2结果患儿返回病房麻醉清醒后即可进食、自行大小便、玩耍 及下床活动,均能耐受术后伤口疼痛,无需换药,术后12 d出院,术后患儿阴囊有轻度肿胀,均在23 d自行消退 不需要特殊干预,1周来院复诊100%

5、,切口 I期愈合,无医 源性隐睾、阴囊血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无睾丸坏死或 萎缩等并发症及复发。68例患儿全部治愈。3讨论腹股沟斜疝是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为 1%2% 1,有的报道在5%10%,系由于胎儿发育缺陷致 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全,以及腹压增高所致,大部分患儿无 明显的腹壁肌肉的薄弱2。男孩占绝大多数,以右侧多见。 随着患儿的年龄的增大,疝块逐渐增大,其发生急性嵌顿的 机会增加。若发生急性嵌顿,可累及肠管或卵巢等脏器,甚 至还可造成睾丸萎缩或坏死等。由于腹股沟斜疝患儿年龄在 6个月以上者一般不会自行愈合,故均应行手术治疗3o 手术方式方法很多,有传统经腹股沟的、腹腔镜的、有

6、在阴 囊根部开口的、有在外环口处开口的、有行单孔腹腔镜的、 有经腹腔的。近年来,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 和应用,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优点为手术切口及损伤小、痛苦轻、时间短、恢复快,且能同时处理双侧疝。 但大多数腹腔镜操作一般仍需在腹部打23个孔,术中及 术后可能出现腹腔脏器损伤和肠粘连的风险,操作技术、设 备和麻醉要求高,同时把本来可以不经腹的手术变成经腹手 术,治疗费用较高,不适合在各级医院大范围地开展4o其他传统的如经腹疝囊髙位离断手术,不但切口大(23 cm)、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住院时间 长,而且同样有引起腹腔脏器损伤和肠粘连风险。经典的经腹股沟人

7、路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虽手术适应证较广,但切口大、要打开腹股沟管各层组织、创伤大、恢复慢、不隐蔽、 阴囊血肿等并发症也相对较多。我院选择在内环口下方约0.5 cm横纹处微小切口(长约 0.8-1.0cm)处理疝囊主要是考虑:切口位置较为隐蔽,此处有自然的皮肤横纹,恰好予以重和或被掩盖,愈合 瘢痕小,符合美观、微创的要求。随着小儿的年龄增长,患儿的内外环距离增大,如果选择阴囊根部开口或在外环口处开口,则手术视野暴露欠佳。内环口下方约0. 5cm横纹处微小切口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不变应万变,能够很好的暴露手术视野。腹外斜肌腱膜较薄且富于弹性,能够做 到钝性分离,加之切口距离内环口短,因此,在麻醉状

8、态下 完全可以做到疝囊超高位游离并直视下对疝囊进行超高位 结扎,这样超高位结扎疝囊后其残端自然缩进内环口并高位 处于腹壁后,避免了普通结扎疝囊后形成的锥形空腔尖端指 向腹股沟管而因腹腔压力增加导致残端处疝复发5。因 为距离疝的内环口近,能够较容易找到联合肌腱下缘、提睾 肌,据此能够快速找到精索等结构及疝囊,提高手术的效率。该手术方法不需切开腹股沟管,避免了精索等结构的广泛 游离,保持了腹股沟生理解剖的完整性,减少了对周围血管、 神经的损伤,也减少了阴囊部的肿胀及血肿的发生几率。 手术步骤简单明了,容易开展,术后患儿恢复快。手术时 间缩短,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门诊手术,不必住院,减少了 医疗费用的

9、支出。随着人们健康期望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 的发展,人们已不仅要求小儿疝术后不复发,还期望切口小、 恢复快、痛苦少、医疗费用低廉、无并发症等意愿,该术式 恰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同时该手术不但具有腹腔镜手术的美 容效果,还避免了气管插管全麻、Trocar盲穿、C02气腹等 潜在危险及经腹腔手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出现;也还避免了寻 找精索和疝囊困难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切口大(三2 cm)且破坏腹股沟管结构的种种弊端。总之,内环口下方约0. 5 cm横纹处微小切口入路行小儿疝囊超高位结扎术,与经腹腔镜、经腹股沟、经腹腔等入 路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切口微小、美容效果好、创伤小、痛 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

10、用低廉、操作简捷、并发症 少、疗效确切、心理影响小等优点,对器械和麻醉要求不高, 易为广大患儿及家长接受,是目前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为理想 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和开展。参考文献1 Ameh EA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d inguinal hernia in the newborn. Niger Poslgrad Med J, 2002, 9 (4): 233234.2 王果,李振东.小儿腹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 理.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6: 413.4 李福年,周荣祥,李杨.腹壁与疝外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24226.5 郭振怀.改良经腹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一附620 例分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 3: 2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