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美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比较及思考论文摘要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是解决发行人及其证券市场准入问题的基础性制度基于 监管理念和监管体制等方而的差别,世界各国(地区)实行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大体可划分 为注册制和核准制,美国是实行注册制的典型代表,我国则实行核准制木文旨在比较分析 中美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差异与优缺点,以对完善我国现行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提供借鉴论文关键词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注册制核准制证券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筹集资金和调整股权结构为n的做成证券并交付相对人的单独法 律行为随着我国资木市场的快速发展,深化证券发行体制改苹越来越成为完善资木市场的 璽要任务z—,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则是证券体制改革的重中z重比较分析美国证 券发行审核制度与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差界,对如何立足当前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证 券发行审核制度具有借鉴意义一、中美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比较世界各国(地区)由于在证券监管理念和监管体制等方而的差界,导致所实施的证券 发行审核制度各不相同,但从一般意义上讲,各国(地区)均通过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任何 证券发行人公开发行证券,均应事先向木国(地区)的证券监管部门申报注册报表,严禁未 经注册或未获注册豁免的证券流通。
从当前世界各国(地区)通行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來看, 基本町划分为形式审查主义的注册(巾报)制和实质审查主义的核准(审批)制一)美国证券发行审核的注册制1. 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内涵及法理基础注册制又称中报制、登记制,美国证券发行审核实行注册制的规定及相关内容主耍集中 于1933年的《证券法》依据该法律,发行人在公开发行前,依法遵循完全公开原则,全血 准确地将投资者作出决策所需耍的公司财务、业务等重要信息资料予以充分完全的披露,并 向证券监管机构中报;证券监管机构对其所中报信息资料作形式审杏而实质性审杳,即仅审 杳信息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不对证券H身的价值做出任何判断;发 行人公开和中报有关信息材料后,证券监管机构未提出补充或修订意见或未阻止注册生效者, 即视为已依法注册,发行人即可发行证券美国证券发行审核实行注册制的法理基础是:信 息披露制度是美国证券市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保护证券投资者利益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只要发行人披露的信息真实可靠且符合侑息披露制度的要求,监管机构就履行了市核职责; 对于发行人的证券是否具冇投资价值等实质性问题,应由投资者依据公开的信息自行判断、 白负风险,这样就可以在尽最减少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的前提下,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利 益。
2. 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程序和特征分析依据美国1993年《证券法》第5节有关规定,证券发行市核注册制的程序分为三个阶段: (1)注册登记Z前阶段根据法律规定,注册申报巧送达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Z前,发行者、 承销商和白营商不得有任何推销证券的行为2)等待阶段根据法律规定,注册生效前侑 为期20天的注册等待期,在此期限内,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对注册申报书进行审查,如发现 重大缺陷,通知发行人补充修订;如发现重大虚假、遗漏或误导等情况,该委员会不再予以 审核,发出“拒绝命令”,中报就此终结3)生效阶段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注册中报书审杏 后,如未发现问题,即给了注册注册牛效后,发行人即可从事证券发行由此可以看出, 美国证券发行注册制的主耍特征如下:(1)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履行监管职能主要通过强化信 息披露的公开透明來实现2)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人信息披霽文件主要依据行业报告、 信用评级报告、新闻媒体、网络信息等公开的信息來源进行复核,旨在协助发行人向公众投 资者充分公止地披露信息3)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主要采取核 的方式,坚持不与发行人公司管理层面对面沟通,不进行现场核查,不评价发行人或推荐某 一证券等,旨在确保复核的公开、公正、公平。
4)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対信息披露文件复核 时不对证券的投资价值作出实质性评判,以免误导公众投资者5)美国证券临管强调事后 杳处事前通过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对中报文件仅作形式审杳,但对造假欺诈者严格的事示处 罚更具强制约束和威慑作用,有效保护了公众投资者的利益3. 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优缺点分析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简化审核程序,降低监管成本2) 捉高市场效率,减少政府风险3)体现公正公平,促进良性竞争4)倡导理性投资,提 高市场水平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依靠公开信息源和书面复核 方式,难以完全确保信息披鉤的真实性,可能导致虚假陈述和欺诈行为2)信息披露的前 提是投资者能口由获取发行人公开的信息并据此口行决定投资行为,但在实践中发行人有吋 不能全面获取发行人的公开信息从而导致投资失误3)注册制强调降低门槛强化惩处,可 能放任一些质量较差的金业进入市场,加人了证券市场的投机性中国证券发行市核的核准制1. 中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内涵及法理基础核准制又称实质审杏主义或实质管理原则,是指发行人不仅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条 件前提下依法将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料予以充分准确披露,而且必须在得到证 券监管机构的核准后才能发行证券;证券监管机构不仅审查发行人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和完 整性,而且要对证券的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审杏,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发行人将被否决。
我国 资本市场建立以来,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在实质上一直采用核准(审批)制,但其具体形式则 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笫一阶段是《证券法》颁布以前的审批制,核心在于通过行政审批 分配指标;笫二阶段是《证券法》实施后的通道制,系核准制的最初实现形式,核心在于山 主承销商推荐,发行审核委员会表决,最终由证监会核准;第三阶段是2004年起实行的保荐 人制度,核心在于保荐人负责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 度,审核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向证监会出具保荐意见公司上市后,保荐人 还要继续协助上市公司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事项,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承担连带责 任参照核准制的内涵可以看出,保荐人制度仅是对核准制的某一方面作了改革,也可以看 作是在某些方面向注册制的一种过渡和靠拢,但并未改变我国现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中的实 质审査原则,因此,保荐人制度仍属核准制范畴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实行核准制的法理基础 是:坚持实质管理原则,强调国家行政权力对证券监管的干预,由特定机构审查发行人的资 格,并对证券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力求通过事前干预和事后杳处,增强证券市场的进入限 制,降低证券市场的整体风险,有效维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 中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程序和特征分析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我国现行证券发行市核的程 序主要包括:(1)保荐人进行上市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拟上市公司在完成改制设立后, 由保荐人负责对口常经营的规范运作、法人治理结构、账务等问题进行,以完善改制遗 留问题,并消除影响公司通过发行审核的潜在隐患;(2)保荐人与发行人共同制作申报材料 并报批,保荐人负责对招股说明书、财务审计报告等需要公开披露的材料信息进行把关,并 向证券监管机构岀具保荐书3)证券监管部门进行发行审核,主要通过见而会、书面沟通、 对外联系、专项复核、举报核查等方式进行初审,再经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后核准发行由 此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主要特征如下:(1)核准制是行政权力的“有形Z 手”干预证券发行的具体体现,发行人的发行权是由证券监管机构以法定的形式授予2) 核准制强调形式审核与实质审核并重,证券监管机构既对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形式审查,也要 对证券发行条件和标准进行实质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要求的价值判断和是 否核准申请的决定3)核准制主张事前与事后并举实质审杳是证券监管机构事前审查的 重要内容,但核准制同时赋予监管机构事后审查权和撤销权。
4)核准制也强调发行人信息 的公开披露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并对虚假披露进行处罚3. 我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优缺点分析我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优点主要衣现在:(1)核准制有利于保护我国新兴的资本市 场,避免证券市场的动荡2)形式和实质上的双重审查,有利于防止不良证券进入市场, 提高证券市场的品质信用3)对证券的投资价值作出预判断,可以有力地保护公众投资者 的利益4)保荐人制度有利于促进中介机构的发育成熟我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1)审核程序复杂,增加监管成木2)实质审杏使市场效率降低,政府风险 增加3)容易造成投资者对监管机构的依赖心理,不利于投资人群的成熟4)市场门槛 较高,不利于新兴事业的发展壮大二、美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扬弃”的态度,因地制宜地改进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才是木文进行比较分析的真正落脚点笔者认为,借鉴美国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我国的证 券发行审核制度可以在以下儿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一) 进一步强化证券监管部门对发行审核资料信息的形式性审核一是拓宽审核资料信息的范围,除审核公司申报材料外,将公司FI常运营状况、法人和 股东违法犯罪记录、信用评级等一并纳入;二是改进审核资料的方式,除审阅公司中报材料 外,综合运用新闻媒体、网络信息、舆论监督等方式进行审核;三是及时公开经过审核的资 料信息,确保公众投资者的知悄权。
二) 进一步弱化证券监管部门对证券发行条件和标准的实质性审核实质性审核机制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市场效率,而且意味着每家上市公司都得 到了证券监管部门的“信用担保”,而一旦上市公司发生质量问题,监管部门耍承担相关责任, 相丿应却减轻了保荐人的责任因此,证券监管机构一方面应弱化对证券发行条件和标准的实 质性审核,另一方面应将证券发行条件和标准的市核职责交还给市场,由市场将不符合证券 发行条件和标准的公司拒Z I'J外三) 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銘制度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健全证券市场的根本,也是公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建立长期信任 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强制规范侑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该披露的必须披露;二是要强制规范 信息披鉤的方式方法,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同时披露,确保投资人能自由获知所披露 信息;三是要加人对虚假披露的处罚力度,以事后威慑的方式反促信息披嘉的真实有效四) 进一步转变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具体來说,就是耍由控制股票发行本身转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 建立投资者监督和中诉制度,借助外部力量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二是进一步明确发行人、 中介机构以及证监会的民事责任,切实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践行“公开、公平、 公正”的原则,确保各个拟上市公司公平竞争,确保各个投资者享有公平的投资环境。
只有 这样,证券监管机构才能真正高效履行监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