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含修辞)从2010〜2017年的高考题来看,浙江卷在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7 年考查了句式的仿用且前儿年都是分别连续考查两次,而没有单独设题考查句式的选用和变 换,所以句式的仿用是考查重点,而句式的仿用又以自由(开放)式仿写、嵌入(填空)式仿写为 重,仿写时一般会涉及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其中涉及较多的是比喻、 排比、拟人等本考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与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或其他考 点综合考查,涉及语法、修辞等诸多方面真题初做体验 考题演练,明确考向考点一句式的仿用1. (2017-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 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 言简洁明了3分)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答:• ■■■■■■■■■■■■■■■■■■■■■■■■■■■■■■■■■■■■■■■■■■■■■■■■■■■■■■■■■■■■■■■■■■■■■■■■■■■■■■■■■■■■■■■■■■■■■■■■■■■■■■■■■■■■■■■■■■■■■■■■■■■■■•• ■■■■■■■■■■■■■■■■■■■■■■■■■■■■■■■■■■■■■■■■■■■■■■■■■■■■■■■■■■■■■■■■■■■■■■■■■■■■■■■■■■■■■■■■■■■■■■■■■■■■■■■■■■■■■■■■■■■■■■■■■■■■■■■■■■■■• 解析 解答时首先要结合例句,明确归谬法的表述特点。
即先摆出要反对的观点,假设其是 正确的,然后进行推理,得出错误的结论仿写时必须要符合例句的形式,采用以“如果…… 那么”为关联词语的假设复句的形式答案(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 富翁了2. (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4分)[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解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其次要分析示例中 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 句营造的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再次要明确示例的表现手法,第四句是想 象的内容,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最后要注意所写句子符合情理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3. (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 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霭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的仿用能力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本题例句 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采用“……是……”的形式,而且两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有 内在联系;最后一句要承第二个比喻写一个哲理性句子仿写的句子要符合上述要求答案(示例)心灵,是一片夜空,/烦恼是一颗流星/眼睛,微微一眨,它就灭了考点二句式的变换4. (2015-山东卷)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4分)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 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 笔走龙蛇答: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改写后的各句在修辞、句式、字数等方面的 要求,此外,还应注意语意的前后连贯通畅答案(示例)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5. (2013-大纲全国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儿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 不得改变原意4分)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由 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 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答:• ■■■■■■■■■■■■■■■■■■■■■■■■■■■■■■■■■■■■■■■■■■■■■■■■■■■■■■■■■■■■■■■■■■■■■■■■■■■■■■■■■■■■■■■■■■■■■■■■■■■■■■■■■■■■■■■■■■■■■■■■■■■■■••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将所提供的长句变换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原句以“教练”为陈述主体, 但其间主要涉及的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故在改写时,可以变换陈述主体,按照时间的 先后顺序叙述“我”的遭遇和心理注意,不得改变原意答案 我在这次比赛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赛后分析会上,教练对我比赛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 剖析,我进一步认识到失误的原因在于我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并保证坚决改正错误,争取 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考点分解训练 分解考点,思维建模考点一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 字运用”中显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 我们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补上这一课9种修辞方法例析(_)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1 .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 被比喻物,喻体 比喻物,比喻词 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Z处,但一般来说,本体和喻体又 必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 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 系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2)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喻词常由“是”''就 是”“成了” “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例如:生活是海洋3)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 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 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 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 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4) 博喻是连用儿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儿个 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儿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 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來例如: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 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 大的吸引力二) 比拟比拟指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1 .特点有本体和拟体,拟体虽然是明确的,但一般不出现,而只是把适用于拟体的词用在被拟 体上2.分类(1)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音容笑貌的一种比拟 拟人,是人格化的手法,可以把无生命的物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把有生命的物写得可爱可 憎可分为动物拟人、植物拟人、具体事物拟人、抽象事物拟人几种例如:①待到山花烂 漫时,她在丛中笑。
②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2) 拟物赋予人以物的特性,把它当作物一样来描述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的一 种比拟根据被比拟对象的属性,拟物又可分为人物拟物和事物拟物两小类例如:①指导 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以人拟物)②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以 物拟物)(三)借代借代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借用与所指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所指事物的一种 修辞方式1 .特点结构上的“本体”(所指事物)和“借体”(借用事物),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2.分类(1)特征代本体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服装、 饰品、嗜好等)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做借体例 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是冤枉?''三道头”指当时上海租界里 的外国警察头目,因为他们的借章上有三条人字形的标志,所以叫他们“三道头”含厌恶、 鄙视的意味2)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是一个人的名字,在 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的名称3)处所代本体包括以人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 例如:“两杯龙井”,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
龙井”代“龙井茶”,“龙井”是这种 茶的产地4)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眉”代“头”5)具体代抽象例如:尽管战争近在咫尺,然这儿却没有一点火药味,倒是夜夜艳歌,日日浪舞火药味”代“战争气氛”,“艳歌”“浪舞”代“太平景象”6)结果代原因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捏着一把汗”是“紧张、担心”的结 果7)以材料、工具代事物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例如:住 房的事是笔杆子们要那样吹,与周志允同志本人无关笔杆子”是写文章的人最主要、最 有代表性的工具,用來代文人、作者、记者等四)夸张夸张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形 象、数量、特征、作用等的一种修辞方式1 •特点夸张的基础是真实性,被夸张的事物不是真如此,而是经过作者丰富想象的主观感受2.分类(1) 扩大夸张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 缩小夸张例如:天是那样蓝,几乎是透明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3) 超前夸张例如:他酒没沾唇,心早就醉了五) 对偶对偶是两个短语或句子相对称地组织在一起,表示相关或相对内容的一种修辞方式1. 特点从形式上看,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必须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或相似,词性、平仄相 对;从内容上看,对偶句表达的是相关或相对的内容。
2. 分类从形式上可分为严对和宽对1) 严对就是严格的对偶严”表现在三个方面:语咅方面不仅要求咅节相等,而瓦 要平仄相对;词汇方面,要求上下联不能出现相同的词,且对应的词在意义上要有一定的联 系;语法方面,要求对应的词词性相当,语法结构必须相同例如:两个黄鹉鸣翠柳,一行 白鸯上青天2) 宽对与“严对”相对,在形式上不需像“严对”那样严格,语法结构大致相当即可; 不必讲究平仄和词性;字面上也可出现个别词的重复例如:权力使人昏迷了,派性叫人发 狂了六) 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