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反思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4622802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反思(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反思1、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反思设计背景处在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随着年龄、认知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旨在让幼儿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幼儿的感知与判断能力。活动目标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

2、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各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正确判断并能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活动准备1.猪、兔、狗毛绒玩具各一件;中型跷跷板;相关的电脑课件。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2.多种材

3、料的探索。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璃球重。(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3.生活中的运用。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幼:一样重。(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

4、改变物体轻重。师:用什么方法能使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幼:盛进水或装上东西。师:用什么样的方法使现在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幼:东西全倒掉或都装上一样多的东西。4.利用课件,拓展思维。(1)倾斜的天平两端分别是一个西瓜和几个梨。师:请问天平两边怎样才会平衡?幼:最好的办法在跷起来的那边再放些梨。(2)天平两端分别是:一支粗蜡烛和两只细蜡烛,两边重量相同,教师将两边的蜡烛同时点燃。师:如果两边的蜡烛燃烧的速度一样快,过一会儿天平还会是平衡的吗?幼(争辩后最终给出答案):是平衡的。(3)天平显示皮球和冰块一样重。师:同样重的皮球和冰块,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幼:冰块会变得越来

5、越小,会越变越轻,天平会倾斜,皮球会滚掉。5、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加深对物体轻重比较方法的理解。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基本掌握了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使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并让幼儿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幼儿的感知与判断能力;同时幼儿学会了用正确的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符合了大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使孩子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与成功感。通过活动延伸,加深了孩子对知识的巩固以及求知的欲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活

6、动过程中,个别幼儿参与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活动区的材料准备还不够丰富,为幼儿提供探索的空间还显得有些局限。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轻重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对比、分类、估量、判断等活动,对周围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轻重、大小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针对这个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让幼儿用自然估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感知与判断能力。活动目标1.学会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

7、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活动准备1.小熊、小兔、小鸭子毛绒玩具各一件;跷跷板;电脑课件。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通过目测的方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人了活

8、动,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2.多种材料的探索。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球重。(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3.生活中的运用。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2)引导幼儿自由探

9、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创造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轻重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经验,挑战幼儿思维,通过对天平中不同的西瓜与梨,同等重量点燃着的蜡烛,皮球与融化冰块的比较,为幼儿探索比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教学反思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

10、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3、大班数学比较轻重教案反思活动设计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对比、分类、估量、判断等活动,对周围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轻重、大小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针对这个特点,因此,我设计

11、了数学活动:比轻重,让幼儿用自然估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感知与判断能力。活动目标1.学会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活动准备1.小熊、小兔、小鸭子毛绒玩具各一件;跷跷板;电脑课件。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

12、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通过目测的方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人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2.多种材料的探索。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

13、重。(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球重。(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3.生活中的运用。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创造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轻重有了感性的认识,为

14、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经验,挑战幼儿思维,通过对天平中不同的西瓜与梨,同等重量点燃着的蜡烛,皮球与融化冰块的比较,为幼儿探索比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教学反思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4、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轻重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背景处在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随着年龄、认知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旨在让幼儿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幼儿的感知与判断能力。活动目标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