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284622678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天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天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天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天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天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天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天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中考天津语文4月模拟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嗔怪(chn) 箴言(zhn) 妖娆(ro) 怏怏不乐(yng)B. 劫掠(l) 囫囵(h) 纤绳(qin) 强聒不舍(gu)C. 惊骇(hi) 狡黠(xi) 恣睢(z) 伛偻提携(1)D. 龟裂(gu) 伶仃(dng) 豢养(hun) 戛

2、然而止(ji)【1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 怏怏不乐(yng)yng;B. 纤绳(qin)qin;D. 龟裂(gu)jn。故选C。2.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所谓文学,就是_的一种美术。言所以达意,_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_的语言,都要_,才能引起美感。A. 言传意会 然而 依附 尽善尽美B. 以言达意 因为 附丽 完美无缺C. 言传意会 因为 依附 完美无缺D. 以言达意 然而 附丽 尽善尽美【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第一空。言传意会: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心去揣摩领会。以言达意:用语言表达意思。文学

3、是一种用语言文字表达意思的艺术形式,因此第一空要用“以言达意”;第二空。“言所以达意”与“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是转折关系,因此第二空要用“然而”;第三空。依附:依赖,从属。附丽:附着。“语言”与“情绪意旨”是附着的关系,因此第三空用“附丽”更恰当;第四空。尽善尽美: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主要用于形容美的“程度”。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主要用于形容美的“状态”。第四空是形容“意象”和“语言”两个方面达到的美的程度,因此用“尽善尽美”更恰当;故选D。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A. 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中高难度的“青绿腰”来自画中“险峰”的意象,通过舞蹈演员的身体姿态和服装

4、造型,旨在以模仿画中的层轮叠嶂为目的。B. 卫健委强调,对于疫情防控,要外防反弹,内防输入,严防外传。要落实建设技防设施和“智慧边境”,加快边境联防所实体化运转。C. 罗平的春天万亩油菜花尽情绽放,蔚为壮观,成为各地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D. 通过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百年大党的辉煌历程。【3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 “旨在以模仿画中的层轮叠嶂为目的”句式杂糅,应将“旨在”或“以为目的”去掉其中之一;C. “罗平的春天成为好去处”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春天的罗平成为好去处”;D. “通过使”主语残缺,应去掉“通过”或“使”;故选B。4. 依

5、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故乡中的闰土,就是以鲁迅家乡的农民章闰水为原型的也可以不专用一个人为骨干,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A. , ,“ ” 。B. ; ,“ 。”C. , :“ ”。D. ; :“ 。”【4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第一空:“以鲁迅家乡的农民章闰水为原型的”和“也可以不专用一个人为骨干”这是两个并列的分句,故中间用分号;第二三空:“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

6、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句话是对鲁迅原话的完整引用,故“鲁迅所说”后面用冒号和前引号,后面用句号和后引号,句号在引号内;故选D。5.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B.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C.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D.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7、5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能力。根据古诗的常识、内容及手法逐项分析。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白居易的作品,因为“乐天”是白居易的字。故A项错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平常所说的蝉,不过是活跃于人们视野中的蝉的一种形象而已。蝉和其它昆虫一样,一生中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要历经几次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也就是变态。蝴蝶、蜜蜂、萤火虫等大多数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全变态或完全变态。然而,蝉的一生只变三次模样,没有蛹期,而且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近似(不像毛毛虫与蝴蝶成虫那样有云泥之别),称为若虫,所以蝉属于渐

8、变态或不完全变态。蝉一般头年盛夏产卵,次年初夏孵化,卵期大约300天。常见的蚱蝉卵为椭圆棒状,像极细小的珍珠,乳白有光泽,长约2.5毫米。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产于寄主植物新生枝条内的越冬卵孵化后,若虫翻着筋斗或者随着枯枝掉落地上,这得益于雌蝉产卵时伤害了树枝的韧皮部,所以等到蝉卵孵化时,树枝也慢慢枯萎了。柔软的米白色若虫艰难地从枯枝里钻出来,听从本能的召唤,朝着温暖向阳、土质疏松、靠近树根的地方爬去。它的

9、身体太柔软、太虚弱,它害怕风吹日晒、雨淋霜冻,更不想成为其它动物的美食。因此,它用一对天赐的强壮开掘足拼命地挖掘泥土,以尽快的速度隐身地下。终于安全了,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它还要继续努力,把自己的最后一点能量用来开通到达树木根部的甬道,然后将尖利的口器刺入树根,拼命地吮吸树木的汁液,享受一生中的第一顿美餐。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复眼没什么用处,所以若虫起初仅有可以感光的单眼。它依靠发达的触角感知环境,吃饱喝足后慢条斯理地营造地下居室,在泥土中优哉游哉地生活。正如曹植蝉赋开篇所云:“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那清淡素净的鸣蝉,潜藏在黑暗的泥土之中。若虫究竟要在地下隐居多久呢?不是几周、几个月,而

10、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许多蝉的寿命为35年,那么这些蝉的若虫在地下就要隐居24年,这些蝉每年都会有一些羽化为成虫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某个夏天雨后的黄昏,在生物钟的催促和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若虫意识到出土的时机到了:此时黄褐色的若虫已经充分发育,身体坚硬,翅芽发达,从头顶至后背中央形成了一条蜕皮线;而且外界温度升高有利于羽化后尽快晾干翅膀,同时也避免了阳光暴晒使翅膀开裂;此外,雨后的泥土变得柔软湿润,有利于摆脱大地的束缚。若虫从容不迫地从穴居的土室中钻出来,它不再需要地下的安全屋,它渴望拥有蔚蓝的天空。它爬到高高的树枝上,开始“金蝉脱壳”经过最后一次蜕皮脱去金灿灿的外骨骼。它丢掉一身旧衣裳(蝉蜕),

11、洗心革面,焕然一新,羽化成成虫它终于蜕变成了一只被世人喜闻乐见的真正的蝉,在阳光炎热的仲夏,开始在丛林中游乐。为了不辜负生命中唯一的夏天,羽化后的成虫都喜欢在大树上群集鸣叫,尽情歌颂和享受生命中最精彩的时光。一两个月后,寻觅到心仪配偶的成虫交尾,然后雄蝉率先走到生命的尽头,从枝头坠落,缄默无声地死去。雌蝉则要完成其终极使命,将卵产到精心挑选的树枝里,之后才会追随亡夫而去。蝉卵的孵化又将开启下一个生命周期。蝉舍弃安全舒适习惯已久的地下生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勇敢地追求自由的新生活。对此,法布尔同样赞颂有加:“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

12、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作者:秦自民,发表于百科知识,有删改)6.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蝉属渐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一生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成虫期时间最短。B. 蝉的若虫隐居地下,因为它没有单眼复眼感光,只能依靠发达的触角感知地下环境。C. 经过长时间的蛰伏,蝉的若虫羽化为成虫,只要身体发育充分、泥土柔软温润即可。D. 雌蝉将卵产到新挑选的树枝后,就会比雄蝉先死去,蝉卵的孵化进入到下一个周期。7. 下列对文章说明方法和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3、 )A. 第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蝉的生命周期与其它昆虫的不同。B. 第段引用蝉赋中的诗句,生动地说明若虫被黑暗泥土束缚的无奈。C. 第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蝉的若虫潜藏在地下的时间长。D. 文章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蝉的世界,语言生动,既有理趣又有情趣。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虫用尖利的口器刺入树木的根部,侵吞树木的营养,对树木的生长有一定的危害。B. 若虫在钻出枯枝后,如果不能快速地隐身到地下,就很可能失去羽化为成虫的机会。C. 在蝉的成虫生命历程结束后,虫体被晾干,成为了医药中难得的一味中药“蝉蜕”。D. 文章末尾法布尔对蝉的赞美,让我们

14、看出他对昆虫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敬畏。【68题答案】【答案】6. A 7. B 8. C【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从第段“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复眼没什么用处,所以若虫起初仅有可以感光的单眼。它依靠发达的触角感知环境”,可知B中“没有单眼复眼感光”有误;从第段“它不再需要地下的安全屋,它渴望拥有蔚蓝的天空。它爬到高高的树枝上,开始“金蝉脱壳”经过最后一次蜕皮脱去金灿灿的外骨骼。它丢掉一身旧衣裳(蝉蜕),洗心革面,焕然一新,羽化成成虫”,可知C中“只要身体发育充分、泥土柔软温润即可”有误;从第段“寻觅到心仪配偶的成虫交尾,然后雄蝉率先走到生命的尽头,从枝头坠落,缄默无声地死去。雌蝉则要完成其终极使命,将卵产到精心挑选的树枝里,之后才会追随亡夫而去”,可知D中“会比雄蝉先死去”有误;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从第段“它依靠发达的触角感知环境,吃饱喝足后慢条斯理地营造地下居室,在泥土中优哉游哉地生活。正如曹植蝉赋开篇所云”,可知“生动地说明若虫被黑暗泥土束缚的无奈”理解有误,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积累和文本内容理解。科学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蝉蜕是蝉科昆虫黑蚱的幼虫羽化的时候脱了的壳,俗称为虫蜕、蝉皮等。蝉蜕是一味中药材,一般可以在夏秋季节从地上或者树上收集,除去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