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到底有多长教案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4615109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到底有多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到底有多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到底有多长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到底有多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到底有多长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数学到底有多长教案1、大班数学到底有多长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长度,理解用不同长度的自然物测量,数据不同但结果相同。2、在听赏故事中引发对测量活动的兴趣。材料准备:ppt课件、木夹子、吸管等。活动过程:一、讲述故事,引发测量兴趣(价值分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提问:知道蛇究竟有多长,可以用什么方法?小结:测量可以知道物体有多长。二、根据故事,尝试工具测量(价值分析:梳理测量要点)(一)、提问:许多相同的夹子,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操作,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测量)小结:很多夹子用一个接一个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二)、提问:一根吸管,怎么

2、量?(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用做记号的方法测量)小结:一根吸管用做记号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三)、提问:没有材料,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交流,了解身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小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的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四)、提问:同样是蛇,量出的长度为什么不同?(价值分析:通过比较,理解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结果不同)小结:不同长度的材料测量,数据不同但长度相同。三、延伸故事,巩固测量方法(价值分析:通过到环境中去寻找,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我们再去找找其它的测量工具来测测小蛇的身长,看看结果怎样?2、大班数学一分钟有多长教案反思活动设计: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

3、那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活动目标: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

4、彩笔、形状涂色。3、时钟一个、记录用的白纸、彩笔。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1、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游戏:(1)木头人游戏。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

5、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坚持一分钟。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孙老师计时,开始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三、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1、提问: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钟我们能完成什么事情呢?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附: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一

6、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一分钟,大人跳绳可以跳160个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钟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四、操作体验。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1、介绍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2、介绍规则:幼儿分四组。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钟结束以后请数数,并把数字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3、幼儿操作。请数数在一分钟里你

7、夹了几粒弹珠(夹了几粒珠子、图几个圆圈)。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报的数字。)(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2)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教师:小朋友时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小结: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

8、会回来了。一分钟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钟。只要我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做事专心,不拖拉,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五、活动结束:幼儿一分钟整理物品回教室。活动反思: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

9、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长长的蔬菜教案教学目标:1、迁移已有经验,学习用自然物一个接着一个的方法测量出蔬菜的长度。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2、会用短线、圆点、简单的图形等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测量的结果。3、较细心地进行测量,乐意参加测量活动。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

10、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有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2、物质准备:长长的蔬菜实物若干,各种小型测量工具如回形针、棉签等若干,记录纸人手两张。教学过程:1、长长的蔬菜有多长?(导入活动)教师:这段时间我们认识了很多的蔬菜,而且找到了很多长长的蔬菜,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长长的蔬菜?那这些长长的蔬菜有多长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量一量),2、迁移测量经验。用什么量?怎样量?引导幼儿迁移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请一个幼儿作演示用一个接着一个的测量方法测量丝瓜。量好后还要想办法记录下来,怎么记录呢?教师:有一根棉签就画一条短线,刚才量出来有几根棉签就画几条短线。教师

11、在黑板上示范。那么除了可以画短线来表示,还可以画什么呢?(圆点、图形等)3、尝试测量蔬菜。提出测量要求:每张桌子上有两种蔬菜和一种测量工具,先量一种,然后跟对面的朋友交换。量好了从椅子底下拿出一张记录纸和笔用我们刚才说的方法记录下来。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对记录有困难的进行引导。请一组两个小朋友一起交流: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测量的,你们的蔬菜量出来有多长?教师引导幼儿从结果不同的小组中发现问题并讨论:为什么两个人用同样的工具量一样的蔬菜,可是量出来是不一样长的呢?引出测量方法的问题。教师依次出示三张图: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每张图上都有哪些问题?教师小结:测量时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就容易量错。幼儿第

12、二次测量,教师重点观察并指导测量的正确方法。记录好后让两个孩子相互验证测量的结果是否一致。4、尝试用多种工具测量蔬菜。刚才我们用了一种工具来测量蔬菜,现在请你们前后两组互相交换,试试用其他的工具去测量,然后也像刚才一样记录验证。幼儿操作。5、延伸活动教师出示两根棉签和一根长长的丝瓜:现在赵老师手里只有两根棉签来量这根长长的丝瓜,怎么量呢?4、大班数学活动到底有多长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长度,理解用不同长度的自然物测量,数据不同但结果相同。2、在听赏故事中引发对测量活动的兴趣。材料准备:ppt课件、木夹子、吸管等。活动过程:一、讲述故事,引发测量兴趣(价值分析:通过

13、谈话,引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提问:知道蛇究竟有多长,可以用什么方法?小结:测量可以知道物体有多长。二、根据故事,尝试工具测量(价值分析:梳理测量要点)(一)、提问:许多相同的夹子,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操作,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测量)小结:很多夹子用一个接一个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二)、提问:一根吸管,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用做记号的方法测量)小结:一根吸管用做记号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三)、提问:没有材料,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交流,了解身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小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的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四)、提问:同样是蛇,量出的长度为什么不

14、同?(价值分析:通过比较,理解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结果不同)小结:不同长度的材料测量,数据不同但长度相同。三、延伸故事,巩固测量方法(价值分析:通过到环境中去寻找,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我们再去找找其它的测量工具来测测小蛇的身长,看看结果怎样?5、大班数学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活动过程:(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师:60秒又有多长呢?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1、一分钟有多长?(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