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上传人:逸向 文档编号:284604645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稚子弄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稚子弄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稚子弄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稚子弄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稚子弄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稚子弄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郑市薛店镇民盟烛光小学 “求真”课堂教学设计稚子弄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主题:童年往事课型:古诗课时:共一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荆浩丽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2.教材分析稚子弄冰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3.学情分析五年级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太困难,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入

2、体会,走进文本,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任务任务一:会认“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

3、”,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任务三: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 一 课时 (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有效导入激趣“做真课”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上节课我们跟随范成大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认识了一群辛勤耕作的农民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同学们,这首诗你会背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跟随南宋的杨万里一起走进他笔下的稚子弄冰。2.关于杨万里,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3.教师评议。学生自由阅读。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

4、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有诚斋集行世。 4.今天我们来学习杨万里描写儿童生活的一首古诗稚子弄冰。(板书:稚子弄冰)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稚子”在这儿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幼小的孩子玩冰。)5.了解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

5、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通过课前预习,能说出作者资料,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环节二探究学习自主“求真知”二、走进古诗,理解诗意1.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钲”、“磬”字,出示相关资料。2.教师范读。3.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结合注释、插图,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请同学们默默地读诗、静静的思考,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4.首先我们先看前两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要想准确地理解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弄清楚关键字词的意思。出示关键字词,学生交流分享。5. 让我们再次品读这句诗,完成练习。6. 孩子们被敲打冰块发出的美妙声

6、音陶醉了,边敲边舞,不亦乐乎。忽然,这声音戛然而止,传来了另一种声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读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同学们,这里都有哪些声音呢?穿林响、碎地声每个声音的背后都有人们的心情?喜悦、惋惜7.同学们,让我们发挥想象,同学们看到冰块碎地了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样子。不知所措、垂头丧气、懊恼不已8.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了吗?9.现在你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描绘的画面吗?10.游戏环节:古今对对碰。1.通过自读、听教师范读等方法,能把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2.通过借助注释、插图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环节三展示交

7、流交流“求真知”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同学们,这是多么有趣的童年生活画面啊!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这种趣味来的呢?诗人透过短短的28个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写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关注色彩,你发现了哪些颜色?金、彩、银仔细听,这首诗里还有声音呢?穿林响、碎地声你发现这首诗里有哪些动作了吗?脱、穿、敲每个动作、每个声音背后都有人们的心情。小心、得意、懊恼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3.同学们,这真是一幅有声有色、有喜有忧的画面,这里的稚子以冰为钲、自得其乐、天真活泼,整首诗洋溢着盎然的意趣。4.同学们,诗文学到这里,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对稚子有什么样的情感呢?5.伴着音乐,读出对诗中儿童的喜爱之情。6.同学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谁来挑战一下?7.这节课我们跟随杨万里认识了脱冰作戏、自得其乐的稚子,在杨万里笔下,还有许多描写儿童的古诗,出示舟过安仁。通过想象画面,能体会到孩子的自得其乐和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环节四归纳总结升华“为真人”对比阅读: 舟过安仁杨万里 (宋)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两首诗在内容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题目内容情感稚子弄冰舟过安仁板书设计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