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学好样教案反思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4577804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语言学好样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班语言学好样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班语言学好样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学好样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学好样教案反思(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班语言学好样教案反思1、中班语言学好样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里动物的有趣。2、引导幼儿想象诗歌展示的画面,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3、教育幼儿要有正确的姿势。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活动准备:1、小花猫、螃蟹、小白鹅、虾、鸟、乌鸦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相应图品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出示小花猫、螃蟹、小白鹅、虾、鸟、乌鸦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看它们是谁呀?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2、老师来表演(走路,坐姿的不正确的样子)。小朋友看到老师刚才的样

2、子,好不好?怎样才是好样的?二、学习儿歌1、老师这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学好样,仔细听老师念一遍,老师示范有表情地朗诵儿歌。2、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3、老师再次有表情地朗诵地一遍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出示相关动物图片。4、老师根据儿歌内容提问:(1)走路为什么要学小花猫?不学小螃蟹?(2)坐着为什么要学小白鹅?不学大青虾坐的样子?(3)为什么唱歌要学百灵鸟?小乌鸦唱歌好听吗?5、幼儿学念儿歌:跟念-幼儿集体念-师幼对念儿歌-分男女念儿歌6、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表演儿歌内容。三、结束部分。1、评价幼儿上课情况。2、复习儿歌吹泡泡,要求幼儿有表情地念儿歌。

3、活动反思:孩子年龄尚小,并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怎样做才是最好。要让孩子明白这些就需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好的榜样。为此我设计了学好样这一活动。首先提问导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而形象生动的课件帮助幼儿更容易的了解了儿歌,播放课件同时也学习了重点字词“静悄悄”“横冲直撞”“糟糕”“美妙”等,使幼儿对诗歌的内容基本掌握并理解了;最后辅助动作让幼儿重复念诗歌,来加深对儿歌的印象。通过学习诗歌萌发幼儿向好样学习,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则意识。2、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猴子学样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进入中班的孩子,在语言的学

4、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能说一句完整的话,能基本理解故事内容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主探究和表现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为此我特地设计了本节课。活动目标1、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理解卖帽人与猴子之间发生的故事。2、乐意与同伴一起表演故事。3、通过观察画面,学习大胆地表述出事情的发生、发展的有趣过程。4、能用肢体语言表述故事情节。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教学重点、难点1. 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理解卖帽人与猴子之间发生的故事。2. 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故事。活动准备1、猴子头饰四个,帽子五顶,担子一副,大树杈。2、猴子学样课件下载。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手指游

5、戏小猴荡秋千导入活动。2、出示猴子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猴子)小朋友都很喜欢猴子,对猴子也很熟悉,你能说说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并请幼儿模仿一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2、幼儿观察图片,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提出看动画片的要求:以前的动画片听听声音就知道讲了什么事,今天的动画片是没有声音的,只有仔细看图才能知道讲的什么事哦。所以请你们睁大小眼睛,仔细看(1)出示图片一(ppt1):图画上有谁?老爷爷要去干什么?后来,老爷爷怎么了?他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将幼儿的话语组织后,请幼儿完整讲述第一幅图。

6、(2)出示图片二(ppt2):老爷爷醒来发现什么?猴子在树上干什么?(出示字卡:又叫又跳),请幼儿跟读出:又叫又跳。老爷爷的心情怎么样?请你们表演一下小猴和老爷爷的样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老爷爷把帽子拿回来吗?请幼儿讲述,教师小结。(3)出示图片三(ppt3):图画上老爷爷在干什么?小猴在干什么?(学习词语:抓耳挠腮),幼儿跟读。在这幅图上你能不能发现什么秘密?(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请一幼儿扮演老爷爷,其余幼儿扮演小猴,进行表演。那么,你能想出好办法来帮助老爷爷把帽子要回来吗?幼儿想办法,教师小结。(4)出示图四(ppt4):老爷爷也想出了好办法,看看和你们的一样吗?老爷爷有没有成功?看看

7、老爷爷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三、引导幼儿为故事取名。1、给故事取名字。教师:这么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请小朋友给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吧。2、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用哪个好。(出示字卡:猴子学样)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完整的欣赏一遍,好吗?教师有表情地讲述一遍故事。四、表演故事二遍 。(1)“这么好听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来表演呢,想不想学小猴?”教师出示为幼儿准备好的教具,引导幼儿表演两遍。(2)教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教育幼儿学习老爷爷,碰到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

8、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3、中班体育游戏小猴学样教案反思一、 游戏目标:1、 初步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宽的平行线。2、 引导幼儿利用自制器械,探索其不同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3、 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听音乐和口令行动的习惯以及合作、竞争精神。二、 游戏重点:学习跨跳。三、 游戏准备:1、 可乐瓶88只,绳44条。2、 录音机、录音带。四、 游戏过程:1、 开始部分:小猴学样,幼儿用绳做尾,扮小猴学样的动作,并进行队列练习:小猴(一路纵队)-鱼游(早操队形)-孔雀

9、(六行变三行,再变回六行)-小鸭(变双圈)-兔跳(变四小圆圈,再变六行)。2、 基本部分:(1) 导入活动,幼儿拿绳、瓶,思考其不同玩法。(2) 幼儿自由地玩绳。指导:观察幼儿封锁绳、玩瓶的花样。(3) 老师简单小结,并请创编花样好的幼儿示范。(4) 过小河。A. 排成两纵队学习跨跳,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B. 教师示范跨跳动作。指导:面对平行线,原地站立,起跳时后腿用力蹬地跳起,摆动前腿向前。C. 幼儿听鼓声反复练习跳过平行线(利用绳瓶摆平行线)。(5) 游戏:小猴学样A. 排成六路纵队,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B. 示范玩法:起跑-过小河-过小河-过小河-跑-纵跳触物-

10、从右往回跑。C. 各队幼儿进行练习。规则指导:用中速助跑,连续跨跳三条平行线。D. 竞赛式练习。3、 结束部分:舞蹈:小猴子和小桃树。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4、中班音乐活动猴子学样教案反思活动目标: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兴趣。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活动准备:1、已有经验: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看过猴子学样的动画片,会模仿猴子的动作并

11、能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饶痒痒等2、材料准备:恰恰恰音乐、事先画好的猴子学样舞谱、两顶帽子。活动过程: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师: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是怎样?(幼儿自由回答:调皮、可爱,并请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并做做相应的动作。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1、欣赏猴王的表演师: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小猴子特别喜欢学样,今天猴王学了个舞蹈请你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有趣的动作?2、说说、学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师:刚才你们看到猴王表演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幼儿个别讲述并跳跳猴王的舞)3、幼儿集体跳跳猴王的舞蹈师:刚才小朋友学的可真像,我们一起

12、来和猴王跳跳猴子的舞吧!4、看舞谱跳猴子舞(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2)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看着做做单一的动作(3)教师点谱提示,幼儿集体看舞谱跳跳猴子舞。5、大家一起编编猴子的舞蹈6、游戏一个帽子:大家围成一个圈,用一个帽子来传递,一边传递一边说:朋友你好,帽子真好看(耸耸肩),唱到哎呀呀的时候帽子就可以戴在哪个小朋友的头上,他就会成为猴王,可以到中间来跳舞。两个帽子:同上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

13、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5、中班语言学好样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里动物的有趣。2、引导幼儿想象诗歌展示的画面,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3、教育幼儿要有正确的姿势。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活动准备:1、小花猫、螃蟹、小白鹅、虾、鸟、乌鸦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相应图品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出示小花猫、螃蟹、小白鹅、虾、鸟、乌鸦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看它们是谁呀?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14、2、老师来表演(走路,坐姿的不正确的样子)。小朋友看到老师刚才的样子,好不好?怎样才是好样的?二、学习儿歌1、老师这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学好样,仔细听老师念一遍,老师示范有表情地朗诵儿歌。2、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3、老师再次有表情地朗诵地一遍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出示相关动物图片。4、老师根据儿歌内容提问:(1)走路为什么要学小花猫?不学小螃蟹?(2)坐着为什么要学小白鹅?不学大青虾坐的样子?(3)为什么唱歌要学百灵鸟?小乌鸦唱歌好听吗?5、幼儿学念儿歌:跟念-幼儿集体念-师幼对念儿歌-分男女念儿歌6、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表演儿歌内容。三、结束部分。1、评价幼儿上课情况。2、复习儿歌吹泡泡,要求幼儿有表情地念儿歌。活动反思:孩子年龄尚小,并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怎样做才是最好。要让孩子明白这些就需要在孩子的心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