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白粉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上传人:会**** 文档编号:284573894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麻白粉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亚麻白粉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亚麻白粉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麻白粉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亚麻白粉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亚麻白粉病病原为亚麻粉孢(Oidium lini Skori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有形态为二孢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 Dc)是国内外亚麻产区一种常发病,在自然条件下田间零星发生至全田发病仅20d,呈现发病时间短、流行速度快的特点,也是制约亚麻原茎和麻籽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此病害侵染亚麻地上部茎、叶及花器,使其上面掩盖白粉状薄层。亚麻受害后,呼吸作用提高,蒸腾作用强度增加,光合效率降低,严峻阻碍了亚麻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落叶、早枯、原茎光泽度差、纤维质量差、麻籽牢固率低、千粒重低,严峻影响

2、原茎、种子、纤维产质量。 1 病害症状 亚麻白粉病在亚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茎杆。病害一般先发生在底层叶片,渐渐向上部感染,茎、叶及花器表面上形成白色绢丝状光泽的斑点,病斑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呈放射状排列。先在叶的正面消失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以后扩大及叶的背面和叶柄,最终布满全叶。此粉状物后变灰、淡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子囊壳),植株渐渐失绿,最终枯死。 2 侵染循环 亚麻白粉病病原菌是一种表面寄生菌,以子囊壳在种子表面或寄主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壳中的子囊孢子在相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在幼苗上侵染叶片上传播引起初次侵染,发病后由白粉状霉上产生大量分生孢

3、子,经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一个生长季节中再侵染可重复多次,造成白粉病的严峻发生。 3 发病条件 31 种植品种 亚麻白粉病病原菌有较强的寄生专化性,品种对亚麻白粉病抗性有显著差别,但目前一般栽培品种很少有抗白粉病的,品种抗病力低,是造成近年来亚麻白粉病发生严峻的主要缘由之一。近几年,黑龙江省各地区主栽的亚麻品种为双l0、双12、黑亚l4、阿卡塔等品种,发病都较重,尤其纤维用亚麻发病更为严峻。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星火牧场三队我院的亚麻试验示范区,油用亚麻轮选1号、陇亚8号发病较轻,纤维用亚麻双10、双l2大面积发生;其他地区如哈尔滨地区种植的黑亚14、阿卡塔发生更为严峻,严峻制约着亚麻原茎和麻籽的

4、产量和质量。 32 气候条件 病原菌的适应温度范围比较广,在阴雨、高湿条件相宜发生。2021、2021年黑龙江省亚麻青熟期前后时期消失阴天、高湿条件,相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33 栽培条件 在亚麻重茬、迎茬地块,可使病原菌在土壤内不断积累,发病就重。管理粗放的脱肥、干旱田,植株生长瘦弱的田发病重。不保水的沙土田和低洼潮湿的胶泥田都易发病。种植密度过大和发生倒伏的田块发病较重。播期过晚,种植密度大,白粉病发生均较重。深翻和精耕细作的麻田,麻株生长旺盛,抗病力强,发病就轻。在氮肥施用过高时,由于植株生长茂密,相互遮荫,贪青徒长,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白粉病发生较重。但在水肥不足,缺乏养分及养

5、分失调,由于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也是促成亚麻感病的诱因。如磷肥对根系发育有良好的作用,钾肥能促进亚麻茎杆粗大,在缺钾等养分的土壤内,亚麻白粉病特殊严峻。而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减轻病害的作用,特殊在钾肥不足的土壤内,适当均衡施肥效果更好。施肥不仅可提高寄主的抗性,而且对根际拮抗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也有影响。 4 防治措施 对亚麻白粉病的防治,应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措施。 41 选育、利用抗病优良品种 白粉病病原菌有较强的寄生专化性,品种不同抗病性不同,选育抗病良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合理使用抗病品种,充分发挥具有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

6、化,推迟抗病性丢失现象的发生,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 42 药剂处理 亚麻白粉病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源于种子带菌,播前种子用药剂处理是非常必要的。亚麻白粉病病原菌敏感药剂以多菌灵最佳,用种子质量O3的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并在病害发生初期准时进行喷药,可抑制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在亚麻苗高1525em喷洒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l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1015d喷洒1次,防治23次。 43 合理轮作 轮作是一项传统的防病措施。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既可能调整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肥力和物理性质,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微生物繁衍,又可能削减病原物存活,中断病害循环,

7、削减白粉病对亚麻的危害。因此,各地必需依据当地详细条件,兼顾丰产和防病的需要,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 44 加强栽培管理 (1)选地、整地、清洁田园。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排灌良好的地块。秋翻地能提高春季土壤墒情,精细整地,保证墒平、沟直、土细。清洁田园,清除田间、沟边杂草。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适期播种对防治亚麻白粉病也很重要。黑龙江省亚麻产区的最适合播种期为:东部和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北部5月中旬。播种时留意播种质量,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深度,避开过深过浅,以保证出苗快、齐和壮,以反抗白粉病病原菌的侵染危害。用种量8-9kg667,保证基本苗有1 6001 800株,达到合理的群体结构。 (3)科学施肥、灌水。科学施用中层肥和底肥,增施氮、磷、钾肥,在枞形末期施用氮肥l0l5 kg667。灌好出苗水、枞形末期水、快速生长期水、开花期水、结果期水,以保证亚麻整个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提高植株抗病力。在整个作物生育期全面发挥水肥的调控作用。 点击查看更多亚麻种植技术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