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4KB
约8页
文档ID:284536349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_第1页
1/8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气••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经过共 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 主义制度的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广 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标志性事件1 •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2 •镇压反革命运动19523 •抗美援朝运动1951-19534 •三反五反运动19535 •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 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 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木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 的农户达96. 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 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 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 “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 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 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 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孑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 因为它冇冇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 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 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 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 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 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 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木主义是改造资木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 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人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 年底,主耍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 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木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 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 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 骤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 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 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 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木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 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 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 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工作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 会过渡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小故事新中厂总经理魏如:交出半生心血决心难下1950: 一家上海工厂的早晨交出自己半生心血的工厂,这个决心魏如下得不轻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龙嬪丨上海报道 •张59年前的照片,摄于上海虹口区保定路2号,主角是名噪一吋的新中厂儿间尚算高人的厂房,屋角却露出了木头椽子总面积不过200平方米,约略容得下历经迁徙的儿十 台机器遮风挡雨这看來确实只是暂时的落脚Z地年过半百的公司总经理魏如没冇料到,他开创的事业从此会在这里 着落,并与新时代同步前行赫赫有名的公司只能借款苦捱上海解放前半个刀,魏如和他的新中公司面临绝境1925年,新中厂在泗泾路6号的一座小楼上挂牌,最初以生产抽水机、小型柴油机起步,在壮大Z际 迎来抗战8年间,新中厂带着设备,一路迁徙到武汉、湖南、贵阳、重庆,为军队生产炮弹引信、江上船 用发动机1947年,抗战胜利后,新中厂迁徙回上海,买下虹口区保定路2号重新开业。

一年后,新中公司拥有 了各种机床设备153台,牛产各种引擎、柴汕煤气发动机,还从美国引进“密烘铸铁”,改进和提高了铸铁技 术在当时的上海乃至全国,新中公司赫赫有名盛名Z下,新中公司却已举步维艰8年的迁徙生涯,多次遭受口军轰炸,损失惨重,再受1948年金 圆券风波、货币贬值的影响,当年年终结账,仅盈余金圆券2.7万元,折合银元200元1949年,新中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到4刀份时,只能全靠借款和变卖材料支付员工薪水当年5 M 8 H,时任新中公司代总经理的魏如,在第十五届股东人会上作业务报告时说:“冋忆去年股东会议时, 本公司业务尚可现受时局影响,营业萧条,门可罗雀,不胜感慨公司从去年11月以来,每况愈下,全 靠借款度日,前已借款约700银元,近为应付工资,又借美金2000元"四处告贷之余,独坐时闻炮声,对于新中的存亡,魏如此时可谓失其方寸,只是勉力支撑下决心公私合营1949年5刀27 LI,红旗插满了上海的各个角落这并没冇立时卸下魏如心头的重负作为资木家的他, 对于新社会心存一丝本能的惶惑几天后,陈毅市长在中国银行大楼接见上海各界人士,魏如也在其中陈毅谈到了新政权的经济政策 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凡是冇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工商企业,党和政府是保护的。

这让一干企业家们心安了些作为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新政府给新小公司大力扶持,政府订单相继递來,有淮南煤矿定制的抽水 机、航运处定制的75匹、150匹马力蒸汽引擎、工业部门定制的鼓风机、钢珠轴承以及密烘铸铁……新中一改窘迫景象,当年底,不但全部偿还了拖欠员工的工资和借款,还盈余人民币9100万元(旧) 在旧时代苦辛备尝的魏如,此时对于新政权的好感,占是不言而喻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里提出了“公私合营”的 口号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发《私营企业管理条例》,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公私合营,并指定分红方式 --私方企业主占企业盈利分红的60%o好友胡厥文的影响,对魏如接受公私合营多有推动胡厥文是魏如所在民主建国会的创办人新 中国成立后,胡厥文主动领导和主持夏令学习会、新时代工商学习会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带头将自己 的新民工厂转为公私合营也是因为胡厥文的态度,在1952年以前,参加公私合营的民族资本家,清一色都是民建的成员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魏如考虑公私合营方案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他所在的新中厂,已经开始为 解放军试制各种军需装备,比如在1950年8刀,新中公私就为解放一江山岛承接了人民解放军所交办的“海 格拉斯”汽缸头的试制任务。

交出自己倾注半生心血的工厂,这个决心魏如下得不轻松连当吋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在谈 起自己那些转为合营的家族企业时,也不禁落泪1950年末,魏如代表公司向上海市政府捉出了公私合营的申请一年后,新中公司与华东军政委员会 工业部机械工业管理局签订协议书,决定成立公私合营新中机器厂从协议到实现公私合营,新中乂等待了将近一年,其间因“三反”运动,一直到1952年11月1日才正式 实现1952年8月“三反”结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汉年宣布303家私营金业“五反”定案结果,新中 公司被定为基本守法户11 M 1 B,华东财经委员会批准,新中公司正式实行公私合营,更名为公私合营 新中机器厂魏如被任命为厂长当家做主人1953年的魏如,大部分精力投入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他作为第三批慰问团代表赴朝鲜慰问,新中也 为前线生产了无数的汽车等物资这时,他所属的阶级赢來了真正意义上的公私合营运动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中共在过渡吋期的总路线,也是这一年,明 确提出了对民族资产阶级“利用、限制、改造”的六字政策公私合营的速度开始加快华东局统战部和上海市委统战部召开了一次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

会上,统战部的领导们耍求民族企 业家开始实行公私合营与仓促应对的同行们相比,较早接受了公私合营的魏如,这时充当了人家的精神导师和与政府沟通的 信使他被工商联安排与资本家们座谈,向他们讲述公私合营的好处,推行爱国主义教育1954年,魏如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据好友胡厥文的冋忆文章,随着时间流逝,魏如对公私合营越來越认同毕竞,新小厂在公私合营后, 工人的劳动效率上去了,厂区也开始扩展当时都说当家做主人c ”已经80岁的徐贵16岁时开始在上海一家机械工厂做工,他说,以前只是拿钱 走人,到了公私合营后,他开始真的把厂当成了家无论私方、公方的人,在最初的几年里,都表现得很敬业,企业井井有条上海工商联的资料记载, 公私合营后,由于公方进行扩建、技术投资等,公私合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起同期的私营企业,增长了 1 倍多不过,依然有一些小私营业主并不愿意合营周南的父亲就是一个现在己经去世的老人当时开着一间不大的杂货铺,他固执地认为,这是他的祖业,不能为外人所用 坚持到了 1955年底,终于写下检查,主动申请公私合营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座谈会上再次捉出:“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应当争取提早 一些去完成。

全国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私人企业主的利润分红被収消,改为根据股份每年发放相当丁股价5%的 利息10年后,这些私有资产全部收归国有1955年末,上海工商联召开了 15场大会,由荣毅仁、魏如和胡嗽文等15位参加了全国工商联大会的 委员,向大家传达中央指示1956年1 M 20日,上海市工商联在小苏友好人厦(今上海展览小心)正门前广场上召开“上海市资本主义 工商业中请公私合营大会”,上海剩下的私营业主,都在这一天提交了公私合营中请书又过了 10年,私人工商业收归国冇的期限來临,新中止式与魏如脱离联系也在这一年10刀,魏如 患膀胱癌去世按照他的遗嘱,家人将他的遗体捐给华山医院做医学用途1980年,国有的新中机器厂迁至共和新路今日,原地已是一片居民区,没有人知道,50多年前这里 是鳞次栉比的私营厂房改制后的新中机器厂,人员换过几茬,跟魏氏后人失去了联系这位曾负盛名的企业家和他的机器厂 在新中国产业史上留下的辙卬,只能从书籍和档案资料中搜寻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