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跳频新模式sfh13、11、ab实施的探索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KB
约5页
文档ID:284465505
关于跳频新模式sfh13、11、ab实施的探索_第1页
1/5

关于跳频新模式SFH 1X3、1X1、A+B实施的探索合成器跳频实施有多种实现方式,主要有1 X3, 1X1, A+B模式1X3的方式是将no_bcch频点分成ABC三组,其规则为:1、MA(跳频频率组)的分配:一个 SITE的每个CELL均分配不同的MA,分别为ABC组,但每个SITE相同方向的CELL均一样, 如每个站的第一扇区均可为A组,以此实现1X3复用2、MAIO(起跳频点)的选择:一个SI TE的每个CELL选择不同的起跳频点,在跳频负载小于50%的情况下,总可使同一个站的 三个CELL起跳频点不会有邻频,如均分配给奇数频点,但每个SITE相同方向的CELL起跳 频点相同3、HSN (跳频序列)的分配:一个SITE的每个CELL均分配给相同的HSN,而每 个不同的SITE尽可能分配不同的HSN,复用模式为63X 11X1的模式将所有no_bcch的频点合为一组,规则为:1、MA:所有站的每个CELL均一样 ,因为总共只有一组频点2、MAI0的选择同1X3模式3、HSN:每个CELL尽可能分配给 不用的值,可将HSN分为21X3组,实施21X3复用A+B的模式将no_bcch分成ABC三组,规则为:1、MA:—个SITE的三个CELL分别分配给 A+B组,B+C组,A+C组,但每个SITE相同方向的CELL均分配给相同的MA。

2、MAIO的 选择同1X3模式3、1ISN的分配原则同1X1模式一样从三种方式的理论上来看,SEH1X3的模式由于规划成ABC三组,同站的不同CEI丄采用相 同的跳频序列算法,在每个跳频时间段,同诂的相邻CELL不存在邻频的可能,而不同站 的CELL由于参与跳频的频点较少,邻频或同频的可能较人因而1X3的模式对同站的CE LL邻频干扰作了较好的处理,而不同站的CELL则可能干扰较大一点SFH1X 1的模式将干 扰完全平均化,同站或不同站的CELL均存在邻频或同频干扰,干扰是瞬间的SFM+B的 模式是1X3和1 X 1的折衷方案,它所做的只是对1 X 3的模式增加一组重叠的参与跳频的 频点,再取不同的HSN值为了较为深入地了解这三种模式的干扰程度,我们试图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加以定性分析取2个定向各为3小区的基站,将其小区分别标为CELLO 1, CELL02, CELL03和CE LL11,CELL12, CELLI3o 如下图:设跳频参与频点为51个,站型为8/8/8o A组频点17个为31, 34, -,79; B组17个为32, 35, -,80; C组17个为33, 36,・-,8k首先分析1X3模式下的同邻频情况,我们计算C ELL01 对 CELL02, CELL03, CELL11, CELL12, CELL 13 的同邻频情况。

CELLO 1 对 CELL02 和 C ELL03由于设置相同HSN,所以同邻频的可能性为0, CELLO 1对CELL11至少有一个同频的可 能可以这样计算:从17个频点中抽取7个频点的不同方法有C(N/K) = (17/7) =17!/(10!7 !) =19448种,从不同频的10个频点中取7个频点的不同方法为C(N/K)= (10/7) =10!/(7 !3!)=120种,所以至少有一个频点同频的可能性为1一 (120/19448) =0.99383,由于CELL01与CELLI 1不会有邻频,所以邻频可能为0同理可得CELLO 1对CELL12的同频可能性 为0,邻频可能性为0. 99383o CELLO 1对CELL13的同频为0,邻频为0.99383下表的CELLO 1 A+B同频这一栏是由用全概率公式分7个划分计算出來的,而CELL01A+B邻频可能带*号 的为估计值,因其计算实在太复杂了CELLO 1的同频可能:模式CELL02CELL03CELL11CELL12CELL131X30 00. 99380 01X10. 66900. 66900. 66900. 66900. 6690A+B0. 44440. 44440. 83490. 44440. 4444CELLO1的邻频可能:模式CELL02CELL03CELLI 1CELL12CELLI 31X30 00 0. 9938 0. 99381X10. 92790. 92790. 92790. 92790. 9279A+B0. 96*0. 96*0. 83490. 96*0. 96*CELL02及其他CELL的同邻频可能与CELLO 1类似,在这里就不一-•例举了。

上述概率统计说明三种模式的扇区间频率干扰分布情况:1X3最不均衡,同邻频的扇区 是最少的,但也是可能性最大的;1X1与A+B的区别为前者同频干扰比较大,后者邻频 干扰比较大,一般來说,同频干扰的影响比邻频干扰的影响人但由于上述计算是建立 在随机过程的基础上的,对于跳频的伪随机序列而言,这样的计算应较为勉强,只能反 映其大该据此新的模式亦可推出下面我们来看系统的实际实施情况此系统有5个BSC,其中市区3个(BSC123),郊县2 个(BSC45),全系统共有载频900余个,市区载频450个左右7月31日晩5个BSC从1.5.1.4版本升级至1.5. 1.7版本,同时市区的基站采用SFH1X 1的方式,在此Z前采用的是S FH1X3的方式(最大站型8/8/&跳频负载7/17=41.2%)实施后由于感到效果不太理 想,8刀2日晚市区基站又采用SFH A+B的模式作为比较的郊县2个BSC—直未改变复 用模式我们统计了在此期间的系统数据(包括OMCR ±的和路测的)加以分析,需耍说明 的是数据统计为每天的9:00-10:00,其中7月27日及8月2日为星期一该段时间(7月 25H至8月5日)市区优化已告-•段落,而郊县一直在优化调整。

首先来看呼叫建立成功率(CALL_SETUP_SUCCESS_RATE)从图1来看,总呼叫建立成功率略有下降,SFH1X3时该指标在93.5%与94%之间,实施1 X 1及A+B吋,该指标在93. 5%附近,下降0. 2%个点左右其中8月2日的数据系由个别 基 站的硬件故障引起的,分析该日的详细数据发现BSC2的-•个非常繁忙CELL的呼叫建立成 功率仅为83%,从而引起整个系统的下降我们再来看5个BSC的单独表现情况,总的来 说,三种复用方式区别不大而0. 2%的略微下降可认为是由SDCCH的RFL0SS增加引起的下面再看TCH的掉话率(TCH DROP RATE)从整个系统來看,掉话率在7刀31 口实施1X1后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在8刀2日实施A + B后又有下降,并且比1X1的时候还要低一点可以发现主要发生变化的是TCH_RF_LOSS,由 切换引起的掉话基本保持不变从5个BSC的对比图中町以发现BSC1和BSC5掉话率在8 月1口这一天明显上升,分析7刀31 口、8刀1日、8刀2 的详细数据,可以看出8刀1 U BSC5 的掉话率上升系郊县一个基站引起,该站掉话率12. 5%, TOTAL_CALL为120次,而BSC5的T0 TAL.CALL为16714次,该基站作了 0. 08%掉话率的〃贡献〃。

BSC1的掉话率较为平均上升8月2日A+B实施后,市区3个BSC掉话率均有下降,主要原因是TCH_RF_LOSS下降所致 掉话率与系统话务的忙闲有一定的关系,但从7月23 H至8月30 FI的曲线统计看并无一•种明 确简单的关系所以,三种模式对掉话率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以A+B模式为最低,1X1 模式为最高,1X3居中,不排除通过参数调整对将1X1的掉话率下降的对能,但这是优 化的手段了以后可以继续探讨三种模式的最优参数设置问题接下來看SDCCH_RF_LOSS的变化SDCCH_RF_L0SS7月31日前平稳运行,8月1日及2日明显上升,8月3日、4日又明显下降, 但比7月31 LI前的要略高一点从5个BSC的对比图中可以看出,主要是BSC2的数据作较 人波动,分析详细数据无法找到个别基站恶化的例证,所以认为这是一种平均化结果SDC CH_RF_LOSS上升主要对呼叫建立成功率有关,而影响SDCCH_RF丄OSS的直接因素是干扰 三种模式中,以1X1的模式蝕高,1X3和A+B相差不大,只1X3略低一点来看看切换的次数的变化系统的切换主要由 DOWN_LINK_QUALITY、UP_LINK_QUALITY> POWER_BUDGET 引起的。

下表为各种模式的切换次数与TOTAL_CALL的比值,值越人则表示切换越频繁切换频次:模式1X3DATE DL_QUATYPW_BGT0. 2573UL_QUATY0. 08167/29—7/310. 10481X18/1—8/20. 13680. 29400. 2397A+B8/3—8/50. 16500. 33750. 2423郊县 BSC 7/29—7/310. 00800. 07690. 0089郊县 BSC 8/1—8/20. 00690. 07580.0113郊县 BSC 8/3—8/5 0. 0070 0. 0744 0. 0109从表中发现模式发生变化的BSC M切换比值冇较大的变化,这口J以认为是由于频率复用模 式的变化1佃引起的,因为频率模式没有变化的郊县BSC其切换比值基本没有变化在几种 频率模式中,BSC的切换门限是一致,这就可以从切换比值小反映切换值上的信号质量的 变化对于DOWN_LINK_QUALITY而言,1X3的比值最小,A+B的最大BSC中设的L_RXQU AL_DL_H为450(0. 45%),说切1X1的模式中,DOWN_LINK_QUALITY比0. 45%值差的信号有所 增加,A + B模式中此类信号就更多了。

UPJ.TNK^QUALTTY、POWER_BUDGET也有类似结果 o根据本文前而部分分析,1X1及A+B的模式将干扰平均化了,尤其是同频干扰,如CE LL01可以受到其他任何小区的较小干扰,所以由上下行信号质量引起切换请求就会相应 增加,切换完成次数也就增加了P0WER_BUDGET说明的是在信号质量相同的悄况下,邻 小区的信道电平较低引起的切换信号干扰分布平均的时候,差别不大的信号就会比较 多,所以P0WER_BUDGET切换的机会也就增加了综合的说,在切换参数设为下行质量45 0,上行质量650的情况下,1X3的切换最少,1X1居中,A+B最多但这并不能说明信 号总体质量分布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因为引起切换的信号点是整个系统信号点的极小的 一部分,它不能代表整个系统的信号对系统信号的总体变化我们进行了路测,希望能 够发现之中的关系DRIVE TEST其实与系统忙闲情况、天气状况、测试路线有相当大的关系不同的测试备 测试结果也有差界,如杲用较好的测试其RX_QUALITY应该较好,因为RX_QUALITY及 RX丄EVEL是都由测量报告的我们分别在7月20 Fl, 8h 1 R, 8月5 H进行路测, 这三 天分别是市区系统SFH1X3、1X1、A+B模式实施吋候。

三次结果发现8月5日、8月1 H 的RXLEVEL远远高于7月20的RXLEVEL,这是由于7月20日路测时有部分基站最人功率没有 放 开所致三种模式中,1X1的路测结果比较差,信号质量下降较大,从前面内容CELL01 的同频可以看到1X1的同频干扰是最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