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报告 报告:丝绸之路经济带或冲击现有地缘政治格局 2022年05月26日21: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5月26日讯(记者林秀敏)中国经济网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在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联合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起中国,可通过北、中、南三线穿过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后,途经里海、黑海、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西至欧洲和北非 5月23日,由中国经济日报社与欧亚经济学者俱乐部、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财经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举行研讨会上,中国经济网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的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可以分为三条路线,分别为北线、中线和南线北线从中国出发,经哈萨克斯坦,穿过俄罗斯南部,再经过乌克兰、白俄罗斯一带,最后经波兰等东欧国家,到达德国,与西欧相连。
中线从中国出发,经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到土库曼斯坦后,沿着里海南岸,经土耳其,抵达欧洲南线从中国出发,穿过阿富汗、巴基斯坦,经伊朗进入阿拉伯半岛,然后经埃及进入北非 报告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尤其是比较完善的铁路网可以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贸易额、增进交流在丝绸之路的北线,经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的铁路可以相互连通,构成连接欧亚的铁路干线,这条路线即“第二欧亚大陆桥”以中国至德国的“渝新欧”铁路线为例,“渝新欧”东起中国重庆,西至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010多公里,主要是经过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网的北线,“渝新欧”平均运行时间16天左右,比海运欧洲节约20天时间,随着“渝新欧”物流成本的不断下降,其竞争优势将会全面提升 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但是仍旧面临诸多挑战报告分析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尤其是中线和南线所经过的地区涉及中亚、西亚、北非等地,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地形地势复杂、发展水平较低,要建设贯通这些国家的铁路、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难度很大。
第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覆盖的中亚、西亚、北非等地区宗教和民族问题关系复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比较活跃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地区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甚至伴随严重的后遗症,而且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经济体制、宗教文化习俗相去甚远第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广大地区地处三大洲结合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油气资源储量巨大长期以来,这一地区都是大国争夺的焦点,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可能会冲击到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 对此,中国经济网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研究报告给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产业互补的优势,扩大经济带内部的贸易总量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互补性强,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有很大的可提升的合作空间应通过加强各领域的产业合作,进一步扩大经济带各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提升贸易总量 二是增加对经济带发展滞后国家的贷款,帮助其基础设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大部分国家发展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抵抗国际经济波动的能力较弱要提升这些滞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重要有条件的国家可以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帮助这些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
三是设置区域性政策银行,加强金融领域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可以协商建立 报告:丝绸之路经济带或冲击现有地缘政治格局 2022年05月26日21: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5月26日讯(记者林秀敏)中国经济网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在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联合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起中国,可通过北、中、南三线穿过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后,途经里海、黑海、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西至欧洲和北非 5月23日,由中国经济日报社与欧亚经济学者俱乐部、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财经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举行研讨会上,中国经济网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的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可以分为三条路线,分别为北线、中线和南线北线从中国出发,经哈萨克斯坦,穿过俄罗斯南部,再经过乌克兰、白俄罗斯一带,最后经波兰等东欧国家,到达德国,与西欧相连中线从中国出发,经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到土库曼斯坦后,沿着里海南岸,经土耳其,抵达欧洲。
南线从中国出发,穿过阿富汗、巴基斯坦,经伊朗进入阿拉伯半岛,然后经埃及进入北非 报告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尤其是比较完善的铁路网可以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贸易额、增进交流在丝绸之路的北线,经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的铁路可以相互连通,构成连接欧亚的铁路干线,这条路线即“第二欧亚大陆桥”以中国至德国的“渝新欧”铁路线为例,“渝新欧”东起中国重庆,西至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010多公里,主要是经过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网的北线,“渝新欧”平均运行时间16天左右,比海运欧洲节约20天时间,随着“渝新欧”物流成本的不断下降,其竞争优势将会全面提升 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但是仍旧面临诸多挑战报告分析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尤其是中线和南线所经过的地区涉及中亚、西亚、北非等地,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地形地势复杂、发展水平较低,要建设贯通这些国家的铁路、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难度很大第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覆盖的中亚、西亚、北非等地区宗教和民族问题关系复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比较活跃。
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地区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甚至伴随严重的后遗症,而且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经济体制、宗教文化习俗相去甚远第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广大地区地处三大洲结合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油气资源储量巨大长期以来,这一地区都是大国争夺的焦点,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可能会冲击到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 对此,中国经济网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研究报告给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产业互补的优势,扩大经济带内部的贸易总量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互补性强,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有很大的可提升的合作空间应通过加强各领域的产业合作,进一步扩大经济带各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提升贸易总量 二是增加对经济带发展滞后国家的贷款,帮助其基础设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大部分国家发展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抵抗国际经济波动的能力较弱要提升这些滞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重要有条件的国家可以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帮助这些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 三是设置区域性政策银行,加强金融领域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可以协商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