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警院刑事诉讼法法考辅导讲义第15章 第一审程序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283520316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警院刑事诉讼法法考辅导讲义第15章 第一审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重庆警院刑事诉讼法法考辅导讲义第15章 第一审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重庆警院刑事诉讼法法考辅导讲义第15章 第一审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重庆警院刑事诉讼法法考辅导讲义第15章 第一审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重庆警院刑事诉讼法法考辅导讲义第15章 第一审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警院刑事诉讼法法考辅导讲义第15章 第一审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警院刑事诉讼法法考辅导讲义第15章 第一审程序(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第一审程序第一节第一审程序概述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第一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自诉人提起自诉的案件进行初次审判时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依据起诉主体的不同,第1审刑事案件可划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公诉案件是指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自诉案件是指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二、第一审程序的分类第一审程序可以划分为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两大类。其中,第一审普通程序包括本章第二节“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和本章第三节“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内容。而简易程序则是简化的第一审程序,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审判符合法定条件的公诉案件

2、和自诉案件,这是本章第四节的内容。第二节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初次审判时应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包括庭前审查、庭前准备、法庭审判等诉讼环节。一、公诉案件庭前审查(一)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的概念公诉案件庭前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庭前审查,以决定是否开庭审判的活动。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这一规定表明,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并非径直开庭审判,而是

3、需要经过初步审查,然后才能决定是否开庭审判。因此,对公诉案件的审查,是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审查公诉案件主要是查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是否具备开庭审判的条件,即起诉书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的要求。对公诉案件的审查,是一种程序性审查,并不是对案件进行审理,它不解决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问题。(二)审查的内容和方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案件,应当在收到起诉书后,指定审判员审查以下内容:1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2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的身份、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犯罪事实、危害后果和罪名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情节等是否明确。3起诉书中

4、是否载明被告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羁押地点、是否在案以及有无扣押、冻结在案的被告人的财物及存放地点;是否列明被害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为保护被害人而不宜列明的,应当单独移送被害人名单。4是否附有起诉前收集的证据的目录。5是否附有能够证明指控犯罪行为性质、情节等内容的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主要证据”包括:(1)起诉书中涉及的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证据种类中的主要证据;(2)同种类多个证据中被确定为主要证据的;如果某一种类证据中只有一个证据,该证据即为主要证据;(3)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自首、立功、累犯、中止、未遂、防卫过当等证据。6是否附有起诉前提供了证言的证人名单;证人名单应当分别列明

5、出庭作证和拟不出庭作证的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和通讯处。7已委托辩护人、代理人的,是否附有辩护人、代理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明确的名单。8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否附有相关证据材料。9侦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复印件是否完备。10有无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26项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审查的方法,应为书面审查。即通过审阅起诉书及所附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等材料,并围绕上述内容逐项予以审查。(三)审查后的处理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审查后,对于起诉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所需材料齐备,并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

6、决定开庭审判。此外,还应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处理:1对于不属于本院管辖或者被告人不在案的,应当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2对于需要补送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3日内补送;3对于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项规定宣告被告人无罪的,人民检察院依据新的事实、证据材料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4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5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26项规定的情形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或者决定不予受理;6对于被告人真实身份不明,但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8条第2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四)审查的期限人民法院对于按照普通程序

7、审理的公诉案件,决定是否受理,应当在7日内审查完毕。对于人民检察院建议按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决定是否受理,应当在3日内审查完毕。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计入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二、开庭审判前的准备开庭审判是人民法院在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辩护人、证人等的参加下,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审判制度和程序,当庭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查清案件事实,并依法对案件作出笋4决的诉讼活动。为了保证法庭审判的顺利进行,开庭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和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下列各项准备工作: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

8、判以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长并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庭长指定审判员1人独任审理。人民法院的书记员,其职责是担任审判庭的记录工作,并办理有关审判的其他事项,不属于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开庭审判前,合议庭可以拟出法庭审理提纲,提纲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合议庭成员在庭审中的具体分工;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部分的重点和认定案件性质方面的要点;讯问被告人需了解的案情要点;控辩双方拟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名单;控辩双方拟当庭宣读、出示的证人书面证言、物证和其他证据的目录;庭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2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

9、10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对于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的时候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3通知被告人、辩护人于开庭5日前提供出庭作证的身份、住址、通讯处明确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及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和拟当庭宣读、出示的证据复印件、照片。4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3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5将传唤当事人和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翻译人员的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送达。对于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必要的时候,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庭。人民法院通知公诉机关或者辩护人提供的证人时,如果该证人表

10、示拒绝出庭作证或者按照所提供的证人通讯地址未能通知该证人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通知该证人的公诉机关或者辩护人。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6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上述庭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保证审判的顺利进行和保障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应当认真做好。对上述工作情况,应当制作笔录,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三、法庭审判法庭审判由合议庭的审判长主持。合议庭审判案件时,审判长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法庭调查、辩论等活动,都由审判长负责指挥。公诉人、

11、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有权制止。司法警察和其他值庭人员维持法庭秩序,也受审判长指挥。合议庭的其他成员则应协助审判长。诉讼参与人也都应当听从审判长的指挥,遵守法庭秩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庭审判程序大体可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五个阶段。(一)开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规定,开庭阶段的活动程序是:1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依次进行下列工作:(1)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2)宣读法庭规则;(3)请公诉人、辩护人人庭;(4)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

12、员)入庭;(5)审判人员就座后,当庭向审判长报告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需要指出的是,六机关规定第39条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54条规定,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根据上述规定,应当由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不能规定由书记员查明。因此,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中上述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的规定,违背了该规定,在法理上是无效的。2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后,应当查明被告人的下列情况:(1)姓名、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住址,或者单位的名称、住所地、诉讼代表人的姓名、职务;(2)是否曾受到过法律处分及处分的种类、时间;(3)是否被采取强制措施及强制措施的种类、时

13、间;(4)收到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的日期;附带民事诉讼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收到民事诉状的日期。3审判长宣布案件的来源、起诉的案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名称)及是否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4审判长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5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下列诉讼权利:(1)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回避;(2)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3)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的陈

14、述。6审判长分别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和申请回避的理由。如果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申请审判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人员回避,合议庭认为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依照有关回避的规定处理;认为不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当庭驳回,继续法庭审理。如果申请回避人当庭申请复议,合议庭应当宣布休庭,待作出复议决定后,决定是否继续法庭审理。同意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及复议决定,由审判长宣布,并说明理由。必要时,也可以由院长到庭宣布。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应将各被告人同时传唤到庭,逐一查明身份及基本情况后,集中宣布上述事项和被告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享有的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以避免重复,节省开庭时间。(二)

15、法庭调查开庭阶段的事项进行完毕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始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指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由合议庭主持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的诉讼活动。法庭调查是案件进入实体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法庭审判的中心环节。案件事实能否确认,被告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关键在于法庭调查的结论如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5159条的规定,法庭调查的程序是:1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开始后,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诉状。起诉书是人民法院审判的合法依据,没有起诉,就没有辩护和审判;起诉书又是法庭审判的基础,法庭对案件的审判仅限于起诉的内容和范围。宣读起诉书,表明人民检察院将被告人提请法庭审判,并提供了审判的内容和范围,同时也可使旁听公民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便于他们监督法庭的审判活动,并起到法制宣传的作用。宣读起诉书时,如果一案有数名被告人,应同时在场。2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陈述。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在审判长主持下,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进行陈述。被告人如果承认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则应就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陈述;如果否认指控,应允许其陈述辩解意见。被告人陈述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诉讼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