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稿《十香园》-2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3519770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稿《十香园》-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稿《十香园》-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稿《十香园》-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稿《十香园》-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稿《十香园》-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稿《十香园》-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稿《十香园》-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香园电视艺术片解说词(第五稿)画面设想:1。青砖陋巷 2石板路面 3花蕊、木瓜、竹林 4墙头草、土坯、瓦檐、木门 5从十香园特写、全景、升拉到广州的闹市俯瞰 “小巷谁家?双扉白板,一树桃花。花底惊看,心头牢阁,碧玉初瓜。重来劫堕尘沙。墙匡里,蔓草枯槎。莫问东风,飞花飞絮,何处天涯?”这首柳梢青中所弥漫的莫名怅惘,正是眼前这座历经沧桑的百年院落给观者的感受。与车水马龙的现代繁华相比,布满岁月风尘的院落显得如此孤凄和寂寞。而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所散发出的浓郁岭南历史文化气息,又怎能不令人感慨似水光阴的无情流逝这究竟是哪位先人的居所?在这里,又曾经发生过哪些百转千回的故事呢?画面设想:1。十香园

2、全图、电脑叠换资料2十香花卉特写3居巢、居廉家族画像、族谱4孟丽堂、宋藕塘画作、画像5绘画的居巢、居廉创作的情景6金石篆刻岭南画片略书刊原来,这里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粤隔山画派开山泰斗、清末著名花鸟画家居巢、居廉的故居十香园。十香园占地640平方米,因院内曾植有茉莉、夜合、珠兰、素馨、瑞香、白兰、含笑、夜来香、鹰爪、鱼子兰十种花木,故名十香园。“月在凝枝梢上,人行末丽花间。”昔日园中常年香气四溢,满园绿意盎然。在历了140年的风风雨雨后依然引人遐想十香园的主人居巢、居廉在近代南粤画坛上并称“二居”。 “二居”俩是堂兄弟,祖籍江苏扬州宝应县,先祖入粤做官,落籍番禺河南隔山乡,即现在广州海珠区江

3、南大道一带。居巢,字士杰,号梅生,别号今夕庵主。生于公元1811年,终于1865年。生平最擅绘花卉蔬果虫鱼,兼能山水、仕女,草虫尤胜。远师恽寿平,近法宋光葆,孟觐乙(这是高剑父形容居巢、居廉画艺师承流派的表述),“笔致工秀而饶有韵味”,画风澹逸清华。家学熏陶使居巢毕生蕴蓄深厚国学素养,诗书画皆绝,俱属逸品,曾在南粤大地引领风骚居廉,字士刚,号古泉,别号隔山樵子,生于公元1828年,终于1904年。擅画草虫花鸟、翎毛、山水人物、也精于指头画。他9岁跟随居巢生活。文化底蕴深厚的居巢,是居廉丹青启蒙、人生教诲的恩师。居廉颇敬重居巢,以至终生追随。岭南画征略曰:“道光年间,临川李云甫聘孟丽堂、宋藕塘来

4、粤教授花卉,丽堂以意笔挥洒,上追白阳;藕塘设色写生,明丽妍秀。粤坛遂开二派。梅生兄弟出,初犹学藕堂,后乃自成一家。居氏花卉,又开一生面矣。”可见居巢、居廉在绘画上的造诣自清代起已蜚声岭南画面设想:1可园的拍摄2可园时期的画作3可园的细节公元1856年,居巢、居廉受东莞可园的影响营建十香园。可园设计精巧,亭榭楼阁,幽径相通,厅堂轩馆,占水栽花,有数不尽的名花佳果,堪称岭南园林珍品。可园的主人非常欣赏居巢、居廉的艺术才华,常邀他们客居可园绘画写生。景色秀美的可园为居巢、居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灵感和绘画素材,优越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和常有的文人雅士雅集,又深刻地影响了二居的人生及成就,在他们的传世诗画中,

5、历历再现着昔日可园的一景一物。在这期间居廉画艺渐与居巢齐名,世人始称“二居”,两人共同创立的绘画技巧及鲜明的艺术风格被世人称之为“隔山画派” 公元1865年,居巢、居廉离开了可园,回到河南隔山乡画面设想:1 画作、花卉、雨露、文物、十香园旧貌遗址拍摄2 十香园修缮后的全貌3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资料、画作4 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资料、画作5 有关岭南画派的场面与成就原来,广州河南隔山村北面有一条清澈的河涌,当地居民习惯称作“马涌”。 马涌东段,旧称瑶溪。清代及民国初年,瑶溪二十四景为游览胜地。此处,溪水微波荡漾,两岸绿树婆娑,身处小桥流水、花红柳绿之中,举目四望,皆可入画!当时的文

6、人雅士,常到此乘风步月,秉烛调琴,酬诗和韵。“二居”选此造园用心不言而喻十香园实为丹青而建。十香园书舍清幽,在清末又称“隔山草堂”,是清代岭南地区庭院式民居建筑,既体现出广东民居的朴实特色,又富于诗情画意的书卷气。房前屋后碧草萋萋的“啸月琴馆”因居廉珍藏的啸月古琴得名,为居巢、居廉居所,室中设画案和草虫标本以供写生。“居廉让之间”实为一紫藤花棚,露天而设,两边种植白梅、含笑、黄皮等树,供“二居”与友人、学子吟诗写生,清幽之间曾挥洒出几多风流“紫梨花馆”是居廉设帐授徒及作画之所,馆前原种有紫藤、凤凰树等花木,故而得名。居廉常在此弹奏“啸月”古琴,使得园中天簌盎然,幽雅宜人。高剑父、陈树人等就是在

7、这样巧石奇设、花香四溢的“香国”接受着居派艺术的熏陶清光绪年间罢科举倡新学,设立新学堂,开设图画课。在居廉的苦心经营下,十香园以蒙馆形式授徒,开近代广东美术教学之先河。他在十香园二十多年的美术教学,为岭南地区培养了大批的美术人才。居廉教授,并非求薪,他生活清贫,但爱惜人材,资质好而贫穷的学生,他宁愿卖画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上世纪20年代,广东地区将近八成的美术教师都源出十香园。十香园门下在中国美术史上垂名的杰出弟子多达三十多人。人们说,有了居巢、居廉和十香园,才会有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更会有后继者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等一大批优秀传人。十香园,堪称是我国最早美术学府之雏

8、形,是培养岭南美术人才的大摇篮!潇潇十香园,究竟是怎样让二居创设出隔山画派艺术的呢?画面设想:1 宋人的没骨法,元人的神韵2 二居花卉作品近镜、局部、特写3 画作中的花卉,实景拍摄4雨丝、屋檐、滴水、撞水撞粉之相(演示)十香园的鼎盛时期正值居巢壮年、居廉中年, “二居”的绘画造诣在此时也达到了巅峰。其画作融合了宋人的没骨法与元人的神韵,严谨细致,清淡秀逸。二居画花卉从不勾勒外框,画枝叶仅用墨晕或颜色随意点染,即可使画中枝叶错落有致,态势自成。隔山画派的艺术风格主要是师造化、重写生。追摹花草形神,甚至将昆虫以针捶器皿中对之描绘。著名的经典技法“撞水”、“撞粉”法是居廉细心观察,感情而成的艺术特点

9、。好雨知时节一天,居廉在卧室作画,滴滴雨水从房顶上的瓦缝滴漏下来,正好滴在蚊帐上画面设想:1雨滴在帐顶,渐渐化开,形成不同的水渍,好似云山万壑的泼墨画儿,居廉顿然濡笔伸纸试起来,居然心手相应浑然天成,堪如秘诀!2粉色用笔点染于湿画纸上,趁画纸未干挑起斜架,让颜料在湿画纸上倾聚一侧,画纸干后,自然形成的色彩浓淡过度,经渭分明,美伦美奂;花蕊用白粉点出凹窝,更是造法自然,栩栩如生。二居独创风格天成的“撞水”、“撞粉”法,开创了岭南画坛上新的里程碑。如今人们谈论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创立的“岭南画派”时,几乎总要提到他们的启蒙老师居廉,并由此朔至居巢。高剑父是这样赞扬他的恩师:“眼之所到,笔便能

10、到,无物不写,无写不奇。前人不敢移入画面的东西,师尽能之。涉笔成趣,极其自然。消化古法与自然,使成为自己的血肉,故能自成一家,而奠定这派的基石。此所谓非古非今,脱尽畦径,有天闲万马之意。”这就是“隔山画派”的精髓所在!“二居”直接以自然生活介入绘画,打破了因循守旧雅俗分野,造型简约优雅,墨色流彩悦目,画面效果蕴润多变,一扫清末画坛上过份追求笔墨情致的孤清冷傲,故做超然的颓风。后人在谈论十九世纪末广东的美术状态时,也无一例外地要提到“二居”创立的隔山画派。岭南地区学习花鸟画的,绝大多数都以“二居”的风格为蓝本,他们所高扬的没骨花鸟画技法几乎主宰了广东画坛一个世纪。历史,让十香园留下的美名早已不仅

11、仅是一处庐舍或一座雅园,她的主人“奇峰突起、白云出岫”的才华,让其享誉南国。岭南名贤雅儒多到此寻幽访胜。清末民初名士潘飞声有诗云:“久别相逢笑破颜,茅堂依旧好溪湾。晴窗恰对疏疏树,矮纸工描细细山。暂抚菊松拼我醉,明镜惊看鬓渐斑。”道出了多少文人骚客对十香园的悠悠向往和眷恋 画面设想:1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历史资料2 岭南画派的继承示意例子3 黄花岗4 博物馆5 新国画画作(画评)隔山画派是“二居”用毕生精力构筑的绘画风格语汇,它蕴藏着无穷的变革活力,在其影响下,隐逸高雅的文人画发生着亲近平民大众的演变,开始贴近新兴市民的审美情趣。它深深吸引了渴望社会改革的进步青年,其中高剑父、陈树人等,

12、受到居廉耳提面命的启蒙教育和技巧训练,然后走出国门,东渡日本,汲取他人所长,令人耳目一新民主革命新思潮和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美术革新的影响激起了他们改革中国画的热情,成为当时国画界的民主先驱,创立了当时被称作“折衷派”的新国画派岭南画派。结束了一个腐败的旧中国,文化的求新思维席卷中国大地,与时代一同诞生的岭南画派在政治上赞成改革,反对封建势力;内容上关注民众疾苦;艺术形式上反对临摹仿古,倡扬中西合璧之理想,将艺术与时代合拍,使之与激变的社会和民众的命运结合起来!岭南画派继承隔山画派重视美术教育的遗风。高剑父于1923年创立的“春睡画院”就是“南中美术专科学校“的前身,以别开生面的教育理念推广新国

13、画派的艺术主张. 高剑父称:“我们提倡艺术革命,是为艺术创造新生命!”,“广东为革命策源地,亦可算是艺术革命策源地。”其后由高奇峰创建的“天风楼”,陈树人组建的“贞社”、“寒之友社”的传授与创作,始终坚持着新国画派“艺术大众化进而大众艺术化”的艺术追求,成就了大批不朽的画作和美术人材画面设想:1 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的历史资料2 真人采访录:名人评画3 代表画作介绍: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黄宾虹、方人定4 画院、博物馆藏的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的代表作5 陈建华、曹鉴燎、邓伟强、姚奕生关心十香园建议一些镜头。6 居巢、居廉在永久中华墓园的新墓。7 广东的美景、美人、

14、美院江山代有才人出!徐悲鸿曾预言:“画派南天有继人” !(画评)岭南画派的艺术生命如高山流水,川流不息。师从“二高一陈”的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等,在众多传承发展、开拓进取的著名画家中脱颖而出,卓然成为继往开来的岭南画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不论是花鸟鱼虫工兼写的惟妙惟肖,还是江河大川泼墨重彩的泱泱大气,岭南画派确实将中国画带入一个更加自由开放、更加宽广的艺术空间昔日的隔山,这一孕育了璀璨历史文化的岭南中心地区,是岭南画派的发祥地,是广东省民族民间书画艺术之乡。山水钟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清代是她的历史全盛期,曾巨商云集,汇聚三江,码头仓库、洋庄纺织、轻工彩瓷、成行成市,瑶溪一

15、带更是“笙歌夜夜,不亚秦淮”;今天这里已发展成为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广州海珠行政区。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斥巨资修葺历史文化古迹,营造岭南新时期天人和谐的文化盛世环境!原广州市朱光市长在望江南中写道“广州好,画派创新姿。锦绣岭南收笔底,天风春睡出高师,多少画中诗”悠悠十香园,让国内外文人和书画家们都慕名寻踪探源,面对当今蓬勃发展的南粤画坛,我们怎能不对十香园产生敬意呢?当今岭南画苑的莘莘学子们,孰不知广州美术学院当年选址建院,抉择人也唯依依贴近隔山乡的十香园。十香园故人依稀在,桃李竞芬芳,居巢、居廉若有灵在天,怎能不为后人的励精图治、开拓进取而含笑九泉呢? 十香园,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大篇章。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艺术一份宝贵的财富,值得永远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