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经济秩序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3519333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主义经济秩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个人主义经济秩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个人主义经济秩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个人主义经济秩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个人主义经济秩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主义经济秩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主义经济秩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有感作者: 马德富 信息来源: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经所 读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有感第一部分 读人哈耶克(1899-1992)是20世纪最杰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亲眼看到了自己所钟爱的自由主义的衰落及复兴的全过程。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是18世纪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在20世纪的再现。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他从事的研究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哲学等不同的领域(正如我们所读这本书涉及道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经济政策到纯经济问题等),并同时在这些领域获得了很大成功和国际声望。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作为一

2、位自由主义者,坚持和重申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这集中表现在,长期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都是哈耶克批评的目标。在当代经济思想史上,凯恩斯(1883-1946)与哈耶克同为举世公认的曾影响过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思想巨人。但在经济理论、政策导向上,两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甚至可谓是经济理论上的一对宿敌:凯恩斯注重短期政策效应,主张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来影响市场经济过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耶克注重人类社会长期历史走势,则数十年坚持弘扬他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一贯反对政府干预社会经济过程,从根本上捍卫自由市场秩序的核心理念。读一下这段历史,我们就知道,二人因此有过很多次面对面的“唇枪舌战

3、”,但他们却又是世界经济学界“学术上的冤家,生活中的挚友”的楷模。也正因如此,我个人认为,这更进一步增加了哈耶克学术思想的亮色与魅力,也凸显了其作为20世纪新自由主义一面旗帜的地位。第二部分 读思想读完该书有一个明显体会是: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家中反对社会主义的一个典型,同时,他又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因此,读该书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都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一、个人主义:真与伪(1945-12-17)的论述1、哈耶克所认为的真个人主义通读第一章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所讲的真个人主义是一种“进化论的理性主义”。集中体现在第12页的表述中:“真个人主义的基本主张认为,通过

4、对个人行动之综合影响的探究,我们发现:第一、人类赖以取得成就的许多制度乃是在心智未加设计和指导的情况下逐渐形成并正在发挥作用的;第二、套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民族或国家乃是因偶然缘故而形成的,但是它们的制度则实实在在是人之行动的结果,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第三,自由人经由自生自发的合作而创造的成就,往往要比他们个人的心智所能充分理解的东西更伟大。换句话说,真个人主义认为“人并不具备高度理性和智慧,而不过是十分缺乏理性,又容易犯错误的生物,个人的错误只能在社会过程中得以修正;这一过程的目标在于最有效地利用非常不完全的材料。”(核心意思:有限知识,有限理性、有限心智:反对集权,倡导自生自发之秩序和自由

5、竞争) 在哈耶克看来,他所主张的“个人主义”可以与“自由主义”互换使用。2、哈耶克所认为的伪个人主义:他所讲的伪个人主义是一种“建构论的理性主义”,即“唯理主义”的人主义。他在第一章中达10多次提到唯理主义的个人主义。例如,第10页:“这种唯理主义的个人主义还始终隐含一种演变成个人主义对面的趋向,比如说,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事实上,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乃是真个人主义的敌对面。他认为的伪个人主义的代表有笛卡尔(15页“第一段中的表述”),在他看来,伪个人主义最终导致走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3、真伪个人主义的区别及结论(1)区别:在哈耶克看来,伪个人主义与真个人主义是存在显著区别并导致不

6、同的结果(第15页第二段)。(2)结论:总的来讲,哈耶克的“真个人主义理论”反对借集体之名行个人利益之实的“整体主义”,批判借个人理性能够对社会进程做有意识的控制和指导的“伪个人主义”。它得出的结论是“要求对所有的强制性权力或一切排他性权力都施以严格的限制”。4、哈耶克个人主义观的评析哈耶克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奠定了其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而他的个人主义的独特之处,主要建立在“无知观”(有限理性、知识分散等)的基础之上,奉行的是他所谓的进化理性主义。这可以说是理解哈耶克自由主义的钥匙。哈耶克建立在进化论理性主义基础上的真个人主义虽然在冲击极权主义的价值体系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它在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7、方面依然是有害的,即把人的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实现建立在个体的自由和主观精神基础上,忽视或贬低个人与社会交往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不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是造成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分裂。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要看到真个人主义对社会有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 二、关于经济学与知识(1936-11-10)的论述1、知识的内涵这里所指知识是经济学分析中达致均衡时社会成员所持有知识,我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帮助社会成员作计划(预期)的各种层面的知识,在本章第1到第8部分都有充分的体现);二是社会成员在消费中有关商品事实的知识(第75页):“我们所关注的知识问题中的那个更为广泛的方面,实

8、际上就是有关人们如何能够获得和使用不同的商品以及他们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切实获得和使用这些不同商品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的知识问题” 有了这个界定,对于读懂该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理解经济学与知识的关系就清楚多了。在经济学与知识一文中的开篇中(第52页)指出“本文的题目所论涉的主要是这样一个问题,即有关不同社会成员所持有的知识的假设和命题在经济学分析中的作用”。事实上,我们从全文可以看出,本文所言知识与经济学的关系集中体现在知识与经济学中均衡分析的关系。2、知识与经济学均衡分析(在这里,我觉得把“计划、预期”与知识作为同义语来暂时适用是有帮助的)(1)个人拥有的知识与个人行动的均衡第57页:“随着时间的变

9、化,个人所具有的相关知识所发生的任何变化,都会打乱他在他的知识发生变化以前所采取的行动与他在此之后所采取的行动之间的那种均衡关系。”(2)不同个人拥有的知识与不同个人行动间的均衡关系只有当不同的个人之间的预期(实际反映了个人的所拥有的知识及知识结构)互为“基据”才会使不同个人行动之间达致均衡第58页:“如果该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在某个时段所采取的行动都是在执行他们各自在这个时段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的个人计划,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里存在着均衡。”这表明个人间行动存在均衡的可能性。第59页:“这意味着,如果不同的个人想使人们相信他们有能力执行或实施他们所有的计划,那么他们的计划就必须在一种特殊意义上保

10、持一致。”对此,他在62也进一步指出“第一,这些计划是彼此相融合的;第二,生活中显然存在着一系列可以使所有人的计划都得到实施或践履并且不会使任何人受挫的外部事件。”(达致帕累托最优) 这一表述则表明了不同个人行动计划的一致性使个人行动之间存在均衡,但这需要以不同个人的知识作为沟通的桥梁,同时要有能使计划达致融合的外部事件。点评:即不同的个人“各有预期(计划)+计划彼此融合(结构相吻合、供需相适应)+不使任何人受挫的外部事件(生产资料、要素的价格及可获得性,完备的法律、制度、市场环境等)”才导致社会成员间行动的均衡(见附图)。显然,这种均衡的最终形成,都以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知识为基础。3、社会成员

11、获得实现均衡的必要知识的条件和过程(71-73第八部分)(1)条件:(2)过程:4、达致均衡社会成员须拥有知识的数量第77页:“根据上文的讨论,我们肯定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为了达致均衡,一个人所必须拥有的那种相关知识,乃是根据他的原初状况而注定能够获得的那种知识以及他在当时制定的那些计划。”5、作为经验主义者,哈耶克强调知识的可获得性以及与常识相符合第80页:“由此可见,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在发现一种途径,使我们的分析原本具有的那种常识性意义重新凸显出来,因为我担心,正是在我们的分析变得越发精致的时候,我们有可能忽略他本应当具有的那种常识性意义。”(从这一点讲,哈耶克反对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

12、研究社会科学)三、社会科学的事实(1942-11-19)的论述本文主要回答社会科学所关注的事实种类。1、是什么?第88页:“我们社会科学中必须讨论什么种类的事实?”提出问题,即回答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哈耶克在第88页进一步提出:“这些事实究竟是因为属于某一特定种类的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是给定的,还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一种特定的方法来看待他们而使他们成了这样一种给定的特定种类的事实?”对此,第90页做出了回答:“在这里,我们拟把诸如工具、食物、药品显而易见,所有这些概念所指涉的并不是这些事物所具有的某些客观的特性,而是某个其他人对这些事物的看法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所有这些客体都不是根据

13、他们所具有的实在性特性加以界定的,而是根据人们对它们的看法进行定义的。简而言之,在社会科学中,事物乃是人们认为的事物。”2、如何界定事实?在第92页对此作进一步阐述:“由此可见,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人类活动的客体是属于相同的类型还是属于不同的类型,所依据的并不是作为观察者的我们所拥有的关于这些客体的知识,而是我们认为被观察者所拥有的有关这些客体的知识”。99页最后一段的例子由熟悉环境到不同环境所看到的对象,则深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土著人手中的贝壳和细长管子)。第95页:“那么我们就必须对人之活动的客体以及不同种类的行动本身做出界定,而这种界定所依凭的并不是什么物理特性,而是行动者的意见或意图。

14、”3、与自然科学关注事实的区别?在文中,作者还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所关注的事实及方法之不同进行了说明:(114页最后一段)“这些学科(自然科学学科、历史学科)所讨论的,是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必须用一种不同于观察自然界的方法来观察的世界。按照一种有用的形象说法,就是,我们从外部观察自然的世界,而我们从内部观察社会的世界。在涉及自然的领域之内,我们的概念是关于事实的,并且必须要符合于事实;而在社会的世界中,至少一些最相似的概念是组成那个世界的材料。”这有赖于共同的思想结构。四、知识在社会(社会经济生活1945)中的运用这里的知识和第二章的知识是同义语,即是指导经济活动(或制定经济计划)的相关知识。1、

15、运用的目的在社会中运用的目的是要构建一种合理的经济秩序,从而使任何两个商品或任何两个要素间的边际替代率在他们所有不同的用途中都必定是相同的,从而使可资使用的手段和资源达到最佳用途。2、文中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 第117页:“社会经济问题毋宁是这样一个问题,资源得到最佳使用的问题,用到相对重要性的目的,简而言之,它实际就是一个如何运用知识亦即那种在整体上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给定的知识的问题。”3、所有经济活动都是经济计划,经济计划的核心问题是“由谁来制定经济计划”(P119)(1)统一计划(2)分散的个人计划(3)行业或垄断者计划哪种计划更具效率?取决于那种制度能使现有的知识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

16、4、哪种知识最为重要?第121页:“然而只要我们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无疑还存在着一种极其重要但却未经系统组织的知识,亦即有关特定时空之情势的那种知识。”其后举了差价套利人等例子加以说明。(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特定时空情势之知识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哈耶克有关特定情势知识的思想)相对理论知识、技术知识而言,特定时空之情势的知识之于社会经济活动更为重要,原因:第123:“我们也许有必要强调指出,经济问题始终是由变化所引起发的,而且也惟有变化才会产生经济问题(变化决策经济问题)。”换言之,特定时空之情势的知识更能应对因不断变化之情势所引发的经济问题。因此,不能因为拥有先进的技术知识就忽略经济知识,因为企业要面对市场!而且这种变化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