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学生解物理题的困难与对策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3498983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学生解物理题的困难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学生解物理题的困难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学生解物理题的困难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选)学生解物理题的困难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选)学生解物理题的困难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学生解物理题的困难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学生解物理题的困难与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纶解物理题的困难与对策物理组王侠一、课题研究的构思本学期我的小课题研究的是物理解题方面的内容,作为理科中最 难得科目物理,对于解题可以说是学生的死穴,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 解决学生的这个问题呢?木人在下面将做一番深入的探讨。二、课题研究的实施(-)学生当前解物理题的困难状况调查主要通过考试及平时的作业了解高二学生的解题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物理教学及有关问题的训练,往往直接 给出简化后的物理对象或物理图景,因而在问题的处理上,学纶 缺乏对物理对象和物理场景做理想化处理的方法和能力。例如:学生习惯于解决细线悬挂小球的摆动问题,而对小孩 荡千秋却筹莫展。学生习惯于解决小球过顶的圆周运动问题,

2、而对汽车过拱桥的问题却朿手无策,困难在于:1、学山缺乏准确的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的众多对象中, 思维容易受到问题表象的十扰,很难抓住对象本质特征,因而难 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形成认识上的思维 障碍。2、学生缺乏程序化的思维训练。由于现行教材、教科书中 应用性的牛活事例很少,学牛在学习新知识时,缺少该环节的思 维训练,在问题的应用上,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认识经验和思 维习惯,久而久之,就认为物理就是代代公式的数学运算而已, 因而淡化了物理思维的训练,形成方法上的思维障碍。因此在今 后的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图象图景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3、解物理题的思路阐述不同的信息对大脑中不同的部位产生刺激作用,如文字信息传向左半 脑,引起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完成数字计算和演绎,而具体的形象 图形和图像信息将传向右半脑,引起形象思维,形成空间概念。只有 在教学过程中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交替传递到大脑的左半部和右半 部,使人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和抑制部分在左、右半脑交替出现并相互 补充,思维品质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保持持久的兴奋。应用能力 的培养,就是耍在教学上通过图象图景的教学,建立由实际情景-理 论模型-新实际情景的有机联系。加强抽象的物理规律与形象的实际 情景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1、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

4、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 型。传统的物理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都是已经选择、压缩、改造而具 典型化和简约化,更具高度的抽象性。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 所学内容,而若能充分利用图形图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手段 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 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 景的建立和分析过程中,促进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自然地 ”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规律,从而潜移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 建立正确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例如,在讲 解单摆模型时,展示伽里略观察油灯等时摆动的图片或动画,再现模 型建立的思维过程

5、。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分析物理过程的方法,建 立准确的单摆模型。这样,学生理解了模型的本质,就不会”只见树 木不见森林化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训练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困难,还表现为思绪的混乱,缺乏思维的程序化。 因此在教学中更要重视思维程序的建立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 程序大体可分六步,即审题T文字信息(排除干扰因素)T抽象出物 理对象和物理情景-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建立模 型T求解。(三)本课题的具体实施计划第-步,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文字信息,并用相应的图形 或符号表示,使复杂的变化过程代码化。第二步,确定物理对象,建立物理情景,运用示

6、意图帮助理解题 意,寻找变化规律,建立各物理量的联系。边审题、边画图,并 把条件和问题用字母符号注在图上,使问题能在脑中形成完整的表 象,不至于因忘记条件或问题而中断解题过程的思维去重新审题,同 时,示意图能使解答问题所必须的条件同时呈现在视野内,图象成为 思维的载体,视图凝思实际上是视觉思维参与了解解题的过程。再后建立模型关系,立式求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 证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实际上在第二步,由文字到示意 图的思维跨度非常大,有时学生问问题时,教师可能会无意中画出示 意图,而此时学生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关键就在于学生不会画图。 因此,在教学方

7、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应加强图象图景的教学。 一方面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教学中示意图画法的训练。教会学生如 何通过审题,画示意图,从易到难,逐步消除思维障碍,这过程教 师不得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学习练习过程 中,重视画图习惯的培养。例如从高一开始,可把练习本的左侧折出 三分之,专门用作画图区,把图象作为建立关系、立方程的依据。 画图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对应该画图而没有画图的答题应扣去 大部分的分数或可让学&重做,从严要求,形成习惯。同时,重视课 本插图的观察和思考,新教材的图片更为丰富,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 画图、看图,建立文字和图象的联系。养成读图释义,审题画图的习

8、惯,最终能从静态图中联想到动态变化的过程,由动态图中能看到瞬 时的状态图景。不断训练学生的物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建立止确 物理模型,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当然,高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但只要重视图 象图景的教学和画图习惯的培养,加强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建立与实 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不断培养学生优良的物理思维品质,物理教学就 会越来越生动,就一定会使更多的学生爱学物理,喜欢学物理,以至 更会学物理。(三)本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步骤三、课题研究的总结与反思解决物理问题是物理学习中很重要的一步,通过解决物理问题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

9、动 力学问题可运用假设法、极限思维法、程序法、图象法、整体法等常 用思维方法,在平时训练时认真体会各种方法的实质、特点、适用环 境,但同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四)本课题具体的实施步骤我把学牛解题过程看作是“获取信息、思维启动、思维逻辑、思维深 化”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解题上,抓了 “明确对象、弄清概念、运用 规律、设疑点拨”四个方面。1、认真审题、明确对象、联想图景、启动思维。力学习题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 从物理过程看,有的给出部分,有的给出全部。学会a.过程向物体的状态转化。在力学范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有 平衡状态(静止、匀速

10、直线运动、匀速转动)和非平衡状态。物体处 于何种状态由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决定。学生对物理过程和物体所处 状态的了解,减少了解题的盲目性。B.知条件向解题目标转换。力学 解题目标一般包括:画出研究对象的示意图。在图上进行受力分析(不 能遗漏所受到的每一个力,也不能凭空增加力),物体在各个时刻的 状态、位置、运用的物理规律、公式、要求的物理量等。C.文字叙 述向示意图形转换。在根据题意画出的图上标明受力情况(按重力、 弹力、摩擦力顺序思考)。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状态,也用符 号标出。学生通过画图对物理图景有了直观了解,触景生情,增强了 解题的信心。2、弄清概念,策略认知,分配注意,发散思维。物

11、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概念有严格的科学界 定。同一物理概念在不同的物理学识水平阶段严密的程度不同。一些 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界定模糊不清,思维混乱,解题注意分 配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强化以下几方面意识: 1.增强物理概念的物质意识。每引入一个力学概念,应充分利用实 验或学生生活积累的已有经验,把物理概念建立在充实的物质基础 o 2强化物理概念的界定意识。速度与加速度二者仅一字之差, 都是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一些认知策略较差的学生把速度与加速度 归结在一个“光环”上,认为速度为零,加速度必为零。在这里描述 物体运动快慢与运动状态变化快慢是速度与加速度的界定。速

12、度和速 率、功和功率、动能和动量、重量和质量等也是一字之差,它们的物 理意义却不相同。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前者是过程量,后者是状态量, 它们也有严格的界定。学习的力主要有:牛顿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 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一些能力中下的学生把 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及适用范围置丁思维盲区,需要对已建立的解题 信息加以选择。1) 根据物理过程选择规律。2) 从已知条件选择物理规律。3) 从解题结果检验物理规律选择的合理性。三、课题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在动力学解题中增强解题思维的自我调控意识是发展智力、培养能 力、提高素质的必要条件。在力学解题全过程中有计划、有目标、由 简到繁、循序渐近、反复多次地引导学生自己实践,是提高力学解题 效益的充分条件,中学生力学习题难的心理障碍可以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