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1年7月20日在印尼巴厘岛,中国外长与东盟外长就落实《南海各方行 为宣言》的指导方针达成了一致,并就今后工作达成一系列共识,使得最近一段 时间周边国家围绕南海权益的争议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降温该指导方针是对《南 海各方行为宣言》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是对宣言实施的启动,从而使得宣言能得 到真正的落实对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指导方针获得通过,各方都给予了 积极的评价美国《华尔街FI报》称,这是历经数月紧张之后南海地区第一次传 来的积极消息法新社则将之称作是控制南海危机的"电路保护器”中国外交 部长助理刘振民称,这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 件新加坡外长尚穆根称,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东盟与中国都显示了灵活性, 双方对结果都很满意越南谈判代表范光荣称,这是最终达成用于解决南中国 海争端的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的“重要和良好的开端”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 (Stapleton Roy)表示,美国很满意《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一直期待有更 具约束效力的后续文件出台要了解南海问题,就有必要了解这项对解决南海争 端起到一定积极推进作用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本文试就《南海各方行为宣 言》的岀台背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内容及性质,以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的局限性与今后的努力方向作岀分析。
一、南海权益纷争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产生的背景南海权益纷争由来已久,其涉及的问题和国家较多,广涉领土、海域、航行、 捕鱼、油气开采、海洋环保等各方面的纠纷,涉及国家则包括中国、越南、菲律 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而且其所涉及的国际因素、国际背景极其复杂,包括 美国、日本、印度、欧洲国家都牵涉其间,成为国际社会各种势力争斗和博弈的 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南海权益纷争也被某学西方政治学家视为可能引起整个国 际社会动荡的又一个火药桶南海权益纷争的核心就是南海诸岛的归属与主权问题南海共有150多个岛 屿,分别构成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这四个群岛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领土东沙群岛位于南海东北部,离我国汕头约150海里;中沙群岛位 于南海中部,全部为不露岀水面的珊瑚礁,这两处群岛归属未发生纷争争议主 要发生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部,离海南岛约150海里, 由20多个小岛组成;南沙群岛位于南海的最南部,由大量珊瑚礁组成这两个 群岛都是在公元前2世纪由中国人发现的其后,一直由中国渔民经营,从事航 行、捕捞活动自宋代起中国历代政府对其行使管辖权1911年以来,西沙、 南沙曾划归海南岛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占 领了西沙和南沙《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 H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四沙群岛和南沙群岛1946年12 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了仪式,并派兵 驻守日木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 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 国1949年新中国政府成立Z后,其一直重申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1951年 周恩来总理在《关于美英对Fl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声明》中强调,西沙、南沙 和东沙、中沙一样一向为中国领土1958年中国政府发表的《领海声明》中明 确指出,东沙、西沙、南沙、中沙是中国领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南海周边地区的国家从来没有对 中国在西沙、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任何异议比如越南政府[③]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承认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享有领土 主权1956年6月15 R,北越外交部副部长雍文谦在会见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临 时代办李志民时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 属中国领土。
1958年9月14 H,北越总理范文同发给中国总理周恩来的照会也 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承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9月4日重申享有南 沙和西沙领土主权的声明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海区域不断 制造事端,以各种手段逐步蚕食我国南沙群胡部分胡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 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1974年,越南军队试图侵入西沙群 岛,被中国军队及民兵击退1975年起,越南非法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一 些岛礁,1979年越南外交部公布了《越南对于黄沙和长沙两群岛的主权白皮书》, 公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提出领土要求,至1988年越南一共侵占南沙20多处岛 礁越南不断派人去南沙考察,建渔港,建灯塔,并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 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菲律宾早在1970和1971年就派兵侵占了南沙群岛的3 处岛礁,到1975年增至6处,截止1978年菲律宾占领南沙岛屿的海军陆战队人 数已达千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菲律宾总共侵占了 10处南沙岛礁八十年 代末,菲律宾空军乂在其所占领岛屿上修建了飞机跑道马来西亚在其1978年 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12处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疆域范围之 内,并于1983年和1986年直接占领了弹丸礁、南海礁和星仔礁。
1991年9月 16 口,马来西亚宣称在其占领的南沙礁上建筑飞机跑道,还从本土运输泥土扩 大其所占岛礁,建设成观光旅游点文莱于1988年10月也对南沙群岛的南通礁 提出主权要求,其理由是该礁邻近文莱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对南沙群岛的蚕食行为引起了南海区域国际关 系的高度紧张,发生冲突的危险性在不断加剧,期间还夹杂着西方国家介入南海 事务,鼓吹所谓“中国威胁论”,企图挑动周边国家对抗、制约中国的搅局因素 面对着这种复杂和严峻的国际局势,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 端,即通过与南海周边邻国双边及多边协商和谈判来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南 沙群岛归属及主权之争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政府正处在实施改革开发 战略方针之中,为了积极争取经济建设所需的良好国际环境,同时也为了加强和 巩固与南海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在南海问题上确立了 “主权属我、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战略构想,并在此框架下积极与南海有关国家开展外交协调和磋 商经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长期努力,1997年中国一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 了《联合声明》,并在此基础上于2002年11月各方就解决南海问题原则和思路 达成了一致,于柬埔寨首都金边共同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该宣言对于 缓和南海地区冲突和推动共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内容及其性质(-)对《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内容的阐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历史上第一项由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的关于解决南 海问题的多边国际文件,在解决南海争端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南海 各方行为宣言》共由十项条款构成,每项条款都有其特殊涵义和作用,下面对各 条款作出分析第一条:“各方重申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1982年《联合国海洋 法公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 法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该项条款主要为解决南海争端所应遵守之基本原则确立了基准和范围,那就 是必须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东南亚友 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共同宣示的原则作为处理南海国家间关系的 基本准则通观这些国际文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原则应包括维护国际及地区 间的和平与安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非法使用 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在处理南海争端过程中,遵守这些基本原则非常重要南海争端涉及领土归 属及主权问题,都是有关国家的核心利益之所在,如不能正确处理,极易引起有 关国家间激烈的矛盾和对抗,甚至可能引发军事冲突,导致地区间局势的紧张, 乃至影响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因此,《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第一条无 疑是为南海有关国家之间避免冲突,顺利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争端定下了基调第二条:“各方承诺根据上述原则,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探讨建 立信任的途径该项条款提出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先决因素,即在平等和和互尊重的基础上首 先要建立互信关系,消除彼此间的任何猜忌,消除所谓“某国威胁论”的各种杂 念,为解决南海争端和进行全面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解决国际争端过程中,确立互信关系相当重要国际争端的形成往往是因 争端当事方对引起争端之事实及法律依据的理解差异,甚至是误解所造成,在这 过程中再掺杂以各种相互猜忌、相互敌视的因素,只能造成彼此间裂痕加深、冲 突加剧,无益于争端的顺利解决因此,《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提出的建立互信 关系是为解决南海争端明确了方向引起方家间激烈的矛盾和对抗,其至可能引 起军事冲突,导致地区间紧张第三条:“各方重申尊重并承诺,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 的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所规定的在南海的航行及飞越自由该项条款明确规定,在南海海域确保各国的航行及飞越自由权南海海域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行通道,是连接美洲、亚洲、人洋 洲、非洲的重要海上纽带,其间无论是公海海域,还是群岛间、海峡间海域,各 国船舶、飞机一向实行自由通行。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重申南海的航行及飞越 自由,无菲是给国际社会发岀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南海争端的解决将不改变也 不影响各国在南海的航行和飞越的权益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该宣言所保障的是各国在南海航行及飞越的权益,并 未提及其他方面的权益如此明确的宣示权利恰恰也就意味着,在南海海域并不 允许其他国家任意扩张行使权利,其至滥用海洋白由权因此,像美国经常派遣 军事测量船闯入南海有关国家海域,擅自进行海洋探测的行为就不属于该宣言所 保障之权益的范峙,其应属于侵犯有关沿海国专属权利的非法行为第四条:“有关各方承诺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 洋法公约》,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 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该条款确定了解决南海区域领土及管辖权争端的主体、方式和底线南海区域领土及管辖权纷争是南海争端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复杂和最难解决 的问题,试图通过一纸宣言就予以彻底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南海各方 行为宣言》只能为解决这个涉及各国核心利益的争议提出一个原则性及框架性的 思路宣言的第四条从宏观的角度为南海齐国解决领土争议确定基本界限:(1) 争端解决的主体为“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
这里所谓“直接有关国 家”,应是指南海区域的争端当事国及其他南海沿海国,实际上就是中国与东盟 国家该项规定实际上是将非南海区域国家排除在南海领土争端谈判主体之外, 以防各种国际势力、国际因素不正常介入,从而对南海领土争端的解决形成不必 要的干扰和影响事实上,美国、日本、印度以及某些欧洲国家出于某种政治需 要一直试图介入南海事务之中,它们的介入非但不能促进南海争端的解决,相反 导致了南海问题的复杂化,加剧了南海区域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南海问题 解决的消极因素因此,强调南海领土争端由南海国家自己来解决,排除非南海 国家介入,以屏蔽国际社会某些消极因素是十分必要的2) 争端解决的方式为友好磋商和谈判尽管在国际实践中,所谓“和平 解决争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了谈判、协商、斡旋、调停、国际调查、 和解、国际仲裁、司法解决等,但考虑到南海领土纷争的复杂性和沿海各国的立 场,宣言主张采取最肓接、最具灵活性、最能体现争端各方意志的磋商和谈判的 方式,以确保各方利益在自主的状态下得到充分的和最好的维护3) 争端解决的底线是“不动武”领土纠纷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寸土 必争”、“锚铢必较”乃各国奉行的基本准则。
在国际社会为争夺领土而发生武 装冲突的情况屡见不鲜,泰国与柬埔寨为柏威夏寺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