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名句名篇识记总汇课外名句1008000字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83211817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必背名句名篇识记总汇课外名句1008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必背名句名篇识记总汇课外名句1008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必背名句名篇识记总汇课外名句1008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必背名句名篇识记总汇课外名句1008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必背名句名篇识记总汇课外名句1008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必背名句名篇识记总汇课外名句1008000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必背名句名篇识记总汇课外名句1008000字 【先秦】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原文中意思,形容一个君子文采好、有修养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有云:“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错是磨刀石的意思.表面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拿手来当磨石,可以来雕琢我们的玉石。现在比喻: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强调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小雅?车辖)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4.战战经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2、?小雅?小旻)解释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霏霏:雪大貌。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3、的释义: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他送给我桃子,我拿李子回报他 【比喻友好往来 知恩图报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满,骄傲、自满;招,招来;损,损害;谦,谦虚;受,受到;益,好处、益处。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功亏于不能执着坚持。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

4、更好的事情了。1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居:处于;思:想。1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1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做人要认真,千万不要走错路啊14.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燕策)善于做的人不一定成功,善于开始的人不不一定有结果15.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吸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天(即

5、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才知道自己的困境(也可以理解为不足)18.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学问被尊重了,老百姓才知道崇尚科学和做学问的人。1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20.玉不琢,不

6、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人生价值21.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修光明大道前必先修身用法:致言欲成大事者时所用谏语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用法:在礼节上该有往来2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2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

7、准备;立:成就;废:败坏。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急事, 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 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2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说了就一定

8、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说话必须有信用,做事必须有结果.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用法:年龄层应该有哪种做人该达到的境界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要说不知道。实事求是,才是明智的行为.3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

9、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3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3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0、子罕)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3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患:忧虑)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或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人如果

11、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4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觉悟到过去做错了的事已经不能改正,但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挽救4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智慧的人爱水,仁义的人爱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喜静;智慧的人容易快乐,仁义的人容易长寿。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

12、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4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 能成为 君子4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做高明48.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克制自己的人才算刚强4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5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13、)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5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5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篇)清楚敌人的实力和了解自己的实力, 战斗就不会失败;5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粮仓充实了,人民才懂的做人的礼节;衣食丰足了,人们才知道荣誉和耻辱。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尊

14、敬所有的年长者,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所有孩子55.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5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用法:用在心态上5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1.富贵不能淫: 即使自身富贵, 但也不做过份的事, 不穷奢极侈, 不为声色所迷2.贫贱不能移: 即使自

15、身贫困, 但身虽贫而志不贫,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做不仁不义之事3.威武不能屈: 即使自身勇武, 但也只以德服人, 而不以武屈人, 滥用武力5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5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水)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小人之间得交往甜的像甜酒一样。6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6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蓬草生长的丛麻当中,不须扶持就长得挺直;白沙和在黑泥里面就同黑泥6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