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太阳系大家庭》

上传人:语** 文档编号:283195348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太阳系大家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太阳系大家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太阳系大家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太阳系大家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太阳系大家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太阳系大家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太阳系大家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1课。本课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13.4.1中的“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日、地、月系统,本课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研究太阳系这个“大家庭”。教科书探索板块中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添加除了太阳、地球、月球以外自己所知道的天体,补充完善太阳系的天体信息,然后与同学交流。第二个活动,学生将重点了解太阳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三个活动,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通过这三个活动,学生在收集、整理、汇报、完善信息的过程中对太阳系有了更科学、系统地认识。【学生分析】通过之前

2、的学习,学生对日、地、月系统已有一定的认识,在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太阳及太阳系。所以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证据意识,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提取关键材料来构建太阳系的概念。由于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程度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前概念情况及教学条件,提供充足的资料辅助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科学探究目标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2.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科学态度目标来源:学科网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

3、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会更深化。【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难点:学会从收集、处理、完善信息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认识太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太阳系的基本资料单、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1.看图引入。教师出示日、地、月系统图,与学生一起回顾日、地、月系统的相对运动关系和主要特点。明确: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是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2.导入问题。教师提问:“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预设: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天体设计意图

4、:通过日、地、月系统的回顾抛出问题,唤醒学生对太阳系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于太阳系的大小、空间等问题的思考,为学生全面认识太阳系奠定基础。来源:学科网ZXXK二、探索1.画一画你知道的太阳系。(1)出示学生活动手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和交流。(2)说一说我们要怎样记录,要注意些什么。例如:天体应该如何来表示?应该画在什么位置?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3)完成记录后,与其他同学交流。2.了解太阳。(1)出示太阳资料单,学生进行阅读。资料单上可包含太阳的质量、大小、构造、演化、太阳活动等基本资料。(2)学生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提取相关数据信息,进一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3)教师根据学生提取的信息,归纳总结并板书太阳的基本信息。3.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学生根据记录汇报自己所知道的太阳系中的天体,并对这些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有些天体可以直接观察到,如月球、木星、金星等;有些天体比较小或者距离地球比较远,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教师可以出示它们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设计意图:通过第一、第二个活动,学生可以经历对太阳系的信息收集、筛选、提取、加工过程,能充分了解太阳系;第三个活动引导学生用肉眼观察看得见的天体以及借用工具观察距离很远的天体,启发学生对天体的相对大小、与地球的相对距离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三、研讨1.交流和分享自己所画的太阳系大家庭中都

6、有哪些天体。2.说说这些天体的相对大小、形状、轨道、颜色等特征。来源:学科网预设:太阳系中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天体,它们都是行星,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矮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有些行星也有卫星环绕它们运行;太阳系中还有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小天体。设计意图:通过研讨的两个问题,学生将会认识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与同伴交流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学生将更加全面了解这些天体的各种特征。四、拓展1.出示彗星的相关资料,展示彗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2.介绍太阳系的边界和范畴,让学生认识到太阳系整个系统的空间概念。设计意图:彗星是一种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天体,认识彗星的运转轨道旨在让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感知。【板书设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的活动手册有两个记录要求:一是让学生画一画他所知道的太阳系中的天体;二是经过全班研讨后,对太阳系天体图进行修正和补充。活动手册上标注太阳和地球两个天体,在添加其他天体时,由于受到空间限制,只需要让学生用圆点表示天体,并写出名称,天体间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距离不是本课的重点研究范畴。教师可以利用班级汇总表汇总各小组汇报的信息,从而得到一张相对比较完整的太阳系天体图。学生可以用另外一种颜色的笔在活动手册上记录经过全班研讨后的新收获,将太阳系天体图补充完整。此环节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与同伴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