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校体育馆设计方案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1.20KB
约35页
文档ID:282992285
高校体育馆设计方案_第1页
1/35

高校体育馆设计方案底层占地面积5670 m2容积率0. 37绿化率42%建筑层数主体1层,局部2层建筑高度25. 080米 顶标高28. 400米停车数量机动车⑵辆自行车560辆总座席数4285 最多5812席固定席一般席3279贵宾席50记者、运发动席114残疾人席16活动座席826 举行演出和典礼时最多2346能源总消耗量总用水量37. 60m7d总排水量34. 18m3/d总用电量630kVAA.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设计依据1 .《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 【GB 50352-2005]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3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GJJ75-97】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0289-98]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16-87] 2001年版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7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 31-2003]8 .国家及云南省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 二、建筑红线退界控制建筑距北侧环路91. 5米,距西侧环路82.3米,距东侧环路70. 6米, 退南侧校园道路89.0米。

三、地块环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 北主轴上,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 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基地内现状为农田地形较为 平坦,北侧校园环路标高为1848. 83米,南侧校园道路标高为1946. 13米 平整后场地标高为1949. 40米,整体呈北高南低态势四、总体布局基地位于***大学***校区西南侧,东南西三面临校园道路,北接校园 环路整个基地的观众主出入口、健身入口和赛时贵宾入口设在北侧校园 环路,管理入口设在西侧,赛时运发动入口设在东侧,热身训练房入口设 在南侧,平时可对外开放建筑西侧为配套体育健身场地体育馆建筑可分成三个功能单元:比赛大厅;观众厅;健身、热身、运发动休息和后勤办公等附属用房三个单元东西统一于圆形体育馆内,以比赛大厅为中心,观众厅环绕 比赛厅布置,各附属用房设置于疏散平台和看台之下五、竖向设计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场地及道路控制标高,基地北侧道路中心线绝对 标高1948. 83m,南侧道路中心线标高1946. 13m,步行道和人行道纵向坡度 为0.3%车行道横向坡度2%,人行道横向坡度1.5%。

由于地形起伏,本场地室外地坪绝对标高确定为1949.40m,室内 ±0.000标高绝对标高确定为1950.00m,室内外高差0.6米南部道路坡 度为5%o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地表水排除方式为暗管系统,由建筑外墙向四 周道路排放到市政管网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电缆、热力管道等均采用地 下敷设六、交通组织***大学体育馆遵循平安性、易达性、舒适性的原那么进行区内道路系统 规划,环绕主体建筑设半径为50. 1米,宽6米的环形车道,与周边道路相 接的转弯半径为6mo本方案赛时主要观众人流和平时主要健身人流都来自北侧,因此北侧 设主入口广场和主要大台阶,并设有升旗台,使之具有礼仪性质少量人 流亦可通过东西两侧的台阶进入体育场观众厅车辆入口设在西侧、南侧和东侧,与北侧主要人流分开,实现人车分 流北侧设4个无障碍停车位,同时也方便大型典礼和赛事时领导使用; 西侧79车位停车场主要停放贵宾、办公和媒体记者车辆,与后勤管理中心 车队合用;南侧42车位停车场主要停放外来车辆;东侧6车位停车场为大 型运输车停放场地,主要停放运发动乘用车和媒体转播车结合东、西入口分别设置入口广场,布置景观绿化,形成良好的建筑 环境,北侧广场以硬地为主,南侧热身训练房设置出入口,满足消防要 求,方便对外开放。

七、绿化景观设计设计的基本方向:1 .通过点、线、面相互结合的多层次绿化环境设计,到达建设生态化、 园林式园区的目标2 .重点处理好入口广场等空间节点的景观绿化,利用大片的草坪形成 开放的绿化空间3 .协调的布置根据地域特性和地形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树种丰富而又 统一与建筑物的环境和形态象协调绿地率42%植树规划及铺地设计:1 .用地周边:沿校园道路种植乔木,在体育馆四周种植灌木,形成绿化 隔离带,既形成优美的景观环境又能减少体育赛事和教学使用时产生的噪 音对周边校园的影响2 .用地内绿地空间:自然风景式种法,形成自然的天际线3 .停车场采用超级植草砖4 .各主要入口广场采用斧剁花岗岩结合草地花卉,形成视觉导向第三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GB 50352-2005][JGJ 50-2001][GBJ 16-87][JGJ31-2003][GB50189-2005]1 .《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 版)4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 .国家及云南省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二、内部交通组织1 .设计流线健身流线:北侧健身门厅一各健身场地;赛时贵宾流线:北侧贵宾门厅―贵宾休息室一主席台;赛时运发动流线:东侧运发动门厅一运发动休息室一热身训练房一比 赛场;赛时观众流线:北侧大台阶、东西侧台阶一层观众休息厅一观众席;办公管理人员流线:西侧管理门厅一各后勤办公用房;垂直交通:室内设疏散楼梯一部。

观众大平台北侧两部,东西侧各两2 .疏散设计标准:与进场反方向,以底层和平台层全方位退场,退场距离按退场 最长直线距离为准疏散宽度:底层疏散宽度18米,平台层疏散宽度24米观众厅交通:设出口 10个,每个宽2400mm,内有台阶5级,可容纳4 股人流阶梯地面宽度指标为0.50米/百人,体育馆看台层最多能疏散4400人观众疏散:按照公式T= 单个出口疏散人数 单个出口人流股数X每分钟每股人流通过人 数看台层总人数3938,出口均为阶梯地面,每个出口净宽2.2米,可容 纳四股人流,平均疏散400人,那么T=3_=2.70 分4x37三、平面功能布局1 .基本方向满足专业运发动及大学生体育课的要求,学生活动场所的功能满足, 确保其空间的可变性,不仅是体育运动,同时可以进行多样性的文化活动, 提供与其对应的设施,增大设施的活动性,同时树立多功能性内部空间布 置2 .场地平面形状选择体育馆平面形状采用圆形,既符合了基地形状,对应校园设计中的景 观主轴,实现花朵的寓意,又在观众厅布置上可采用不对称设计,有利于 多功能使用3 .观赛厅比赛场地由环四面曲线固定看台围合而成,场地内径R = 24340mm,可 进行手球、室内足球、篮球、排球等比赛场地,场地设折叠式活动架,活动 排球架及予埋式金属挂钩,可作为搭台国际体操比赛场地。

场地地面采用 架空式格栅,上铺双层做法木地板面,可直接通过场外周边器械材库出入, 方便贮取4.看台:观众席设计排距(mm)座间距(mm)一一固定看台:观 众看台主要沿比赛 场地长轴两侧方向带桌贵宾席2000750一般贵宾席1200750媒体记者席850570一般观众席820520活动座席820500布置,南侧座席翻开,以利于多功能使用及争取最正确视觉方位,以保 证比赛时的赛场气氛在场地北侧前排中央分别设置贵宾席与媒体记 者席一一活动看台:场地南侧设升降式活动看台,在篮球及其它小场地比赛时, 活动看台升起,以增加观众席位活动看台的观众由南侧观众休息厅 出入,以方便管理并保证场地整洁5.视线设计:——看台设计视点:视点选在篮球场边线地板上——看台升起:C值取值——主席台C= 120mm/排;东西看台(最不利)视线设计升高值C=60mm/排,按作图法求 出最大台阶高差为482mm,为到达最好视线效果且方便施工,观 众台阶调整为前三排高差为450mm,后面高差均为500nlm,反求 出实际视线升高差在60nlm〜100mm,完全满足视线要求最近视距:12.46米最远视距:52. 72米最大视角27.86°——视线质量分析:全部观众席分为A、B、C、D、E五个质量分区,视觉质量依次为很好、良好、满意、尚可和较差,比率依次为5. 5%, 18. 9%,42.0%, 30. 3%和4.3。

全部观众满意以上的席位占到66. 4%,尚可以上占到95.7%,充分满足使用需求6 .功能布局设计的出发点:分区明确,流线合理满足体育赛事和健身锻炼要求,功能合理布局紧凑满足日常使用时的多功能性7 .功能关系:如前所述,整个体育馆使用分为三个方向:日常体育教学和锻炼;大型 体育赛事;大型演出、典礼具体功能关系如下:I日常体育教学和锻炼:学校体育馆最直接的功能是满足日常教学和体育锻炼的需要在日常 教学时,体育馆能同时提供12台乒乓球台、405平方米的健身房、378平 方米的热身训练房以及中心球场中心球场能提供3个篮球场、3个排球 场、13个羽毛球场、13个乒乓球场的训练场地日常使用时师生主要从北 侧的健身门厅进入体育馆,并于北侧的更衣室更衣后进入各运动场地设 在体育馆东南侧的运发动、裁判休息室能为有需要的学生和老师提供淋浴 和饮用水行政管理和教学研究用房设于体育馆西南侧的行政办公区其中的会 议室设有独立卫生间和服务间,在领导、贵宾视察到访时作为贵宾休息室, 在举行大型赛事时作为领导会见运发动的接见室II大型体育赛事:体育馆应充分考虑各项体育赛事和观众的使用本馆能举行手球、篮 球、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和体操重竞技的比赛,并为观众提供良 好和舒适的观赏条件。

在举行各项赛事时,体育馆能容纳观众4285人,其中贵宾、媒体记者、 残疾人、运发动、教练员共计180人从一层北侧入口和东侧入口进入和疏 散,一般观众共计3939人由象眼经由二层大平台进入和疏散,其中南侧 700席位活动看台,与活动舞台结合设计,在体育赛事时升起成为活动看 台观众通过二层平台进入休息厅,进入内场全部活动均在二层,与一层 功能互不干扰休息厅设有小卖、卫生间、 间、饮水等功能运发动入口位于体育馆东部,门厅两侧设运发动休息室四套和裁判员 休息室一套,休息室内均辅设更衣和浴厕运发动和裁判员经检录厅可直 接进入比赛场地和裁判台III大型演出和典礼:现代学校体育馆充分考虑大型典礼和演出的需要,充当学校礼堂的作 用本馆圆形观众厅南侧翻开,即是充分考虑体育馆的多功能要求南侧 场地下容纳活动看台和活动舞台,在举行大型典礼和演出时,舞台升起, 全场观众环绕主席台/舞台而坐,享受到现代化的灯光和音像确保充分的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第三章 建筑设计第四章 结构设计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第六章 强电设计第七章 弱电设计第八章 暖通空调设计第九章 消防设计第十章 环保设计第十一章 卫生防疫第十二章 劳动保护第十三章 节能设计可视圈,引进考虑照明、空调、吸声、防灾等规格化系统化吊顶,确保舒适 的观看环境和一流的使用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能源,营造明亮的室内环境以均匀的照度营造舒适的环境确保丰富均一的声压分布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在膜采光顶和金属屋面交接处、屋面和外墙交接 处以及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