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方文山歌词研究(共享)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9.99KB
约18页
文档ID:282987848
方文山歌词研究(共享)_第1页
1/18

方文山歌词研究2009春汉语言文学教育邓诗玲关键词:方文山 歌词 意象 修辞 联系目录:一、 序论方文山其人二、 本论1、 方文山歌词意象的修辞研究2、 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修辞技巧鉴赏3、 试论方文山歌词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继承三、 结论摘要:作为当今中国流行歌词界一个极其独特的存在,方文 山的歌词极具修辞学研究价值其歌词在意象、意境、韵律和辞 藻上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又通过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多元化 的题材、现代口语的叙述和鲜明张扬的个性对古典诗词传统进行 了新的改造他的歌词拓展了传统歌词的领域,运用了创新的艺 术手法,将古典诗词元素注入现代歌词,用现代的手法和思维对 古典诗词传统进行了现代转化本文意在通过对其歌词进行修辞 研究、对古诗词传统的承传与现代转化来探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和发展及其开拓价值一、方文山其人方文山,1969年生,台湾莲花人出身贫穷,即台湾所谓“草 根阶层”尝为生计所迫,做管线工、外劳中介、送报员等后以 歌词创作闻名,其歌词创作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琢词炼字,鬼 斧神工,兼具中国古典与现代的双重文字精神,尤以“中国风” 系列脍炙人口方文山与周杰伦合作在近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东 风破》《发如雪》《千里之外《菊花台》《蜗牛》等近200首脍炙人 口的歌词,并连续6届入选全国金曲奖。

方文山以自己的创作实 力和实践证明了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继承中国诗歌的文化传统, 才能够在21世纪开出绚烂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二、方文山歌词意象的修辞研究(一)方文山歌词意象特色意象是方文山歌词的生命,是构成歌词的“细胞”方文山歌词是“诗化”的歌词,意象对其歌词“诗化”风格 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歌词在意象的多元化选用、意象的 语言营造、意象的呈现以及意象构成意境方面都别具特色他曾说:1、对多种文化意象的选用方文山是一个多文化的拥护者我最想跟大家分离的想法和观念是文化上的议题:不管是建筑格式、文字形态、国民美学、种族性格、民族服装等,那 种民族与民族间文化上截然不同的差异,那些必须细腻观察才知 道的变化,总是很吸引我出于对多元文化的喜爱和推崇,他将 历史浓缩在歌词中,将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化为歌词意象,带领着 人们进行一次次惊奇有趣的环球旅行如《爱在西元前》中,作 者就将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古巴比伦文明史浓缩在“古巴比伦 王”、“汉谟拉比法典”、“米索布达米亚平原”、“底格里斯河”等 意象中;《忍者》里,作者对“玄关"、“幕府"、“神社"等意象的 选用则别具日本风味;《布拉格广场》中,“歌德式教堂”、“十八 世纪的油画”、“彩绘的玻璃窗”等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的意象也 在一起重建着捷克首都布拉格古老而又悠久的历史……此外,《爱 琴海》、《威廉古堡》、《半兽人》等歌词中也都因了作者对多元化 意象的选用而充满了异域风情。

方文山强烈的民族意识在歌词意象的选用上也得到了充分的 体现女口《乱舞春秋》中作者就用了 “三国”、“东汉王朝”、“诸 葛亮”、“东吴将士”等意象重现经典的三国史;《梦红楼》中以“红 楼梦”、“鸳鸯”等意象重构了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缠绵悔恻的 爱情故事;《青花瓷》中选用了有着悠久历史,为中国早期最具代 表性的艺术品的“青花瓷”为歌词中伟大爱情的象征意象;《龙拳》 中,作者将中华文化浓缩在“长江”、“黄河”、“龙”、“长城”、“泰 山”等极具民族代表的意象里;以及光听歌词名就有历史感的《敦 煌沢《牡丹江》等方文山歌词中对多种文化意象的选用,完全打破了一般流行 歌词因选用惯常意象营造歌词所导致的歌词内容的单一和无味的 局面,赋予了其歌词诗味的感觉歌词中出现的多种文化意象, 让歌词充满了多元的艺术特色,无形中拉大了受众与歌词之间的 审美距离,在一定程序上也迎合了受众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理, 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意象开始展开对世界多元文 化逐渐深入地认知和探寻2、对生活化意象的选用作为一名男性词人,方文山对身边的各种事故却有着如女性般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角自然界 的花鸟草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这些在一般流行歌词中再 熟悉不过的意象,在方文山的笔下,则体现了与众不同的另一面。

以“鸟”为例,在一般的流行歌词中,创作者通常都只看到了 “麻雀”的“小”和“不起眼”的特点,然而当“麻雀”飞到 方文山的歌词中时,却表现了 “话多”的一面:“窗外的麻雀在电 线杆上多嘴,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七里香》)、“阳光露 脸笑,麻雀在聒噪,朋友们说好,今夜玩通宵”(《他到底哪一点 好》)……歌词意象的选用不权是作者主观意识的渗透,受众的年龄、 思想、生活经验等,也都影响着作者对歌词意象的选择在标榜 个性的今天,为了贴近年轻受众的生活,方文山所选用的意象很 多是与年轻一代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如“课堂”、“教室”、“黑板”、 “考卷”:“黑板是吸收知识的地方,只是教室的阳光,那颜色我 不太喜欢,没有操场的自然”(《三年二班》)……这些意象来自年 轻人的生活空间,不仅拉近了歌词与年轻受众的心理距离,也在 不知不觉让作者所宣扬的个性意识被年轻人所接受方文山对于意象的选择的多元化,让他的歌词无不洋溢着浓 厚的文化气息和新奇时尚之感二)方文山歌词意象的语义分析方文山的歌词是“诗化的歌词”,其意象在沿袭了中国古典诗 词意象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也十分注重个人观念与现代情绪的融 合对方文山歌词中高频出现的五个意象:花意象、雨意象、风 意象、月意象进行语义层面的分析,以探知其歌词对传统的传承 和发展,以及意象背后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创作风格及所体现出的 社会意见。

1、花意象方文山歌词中,“花”已不再是单纯的花了,它 已经成为了作者情感的寄托花是爱情,是思念,是青春,是对 童年的回忆,是对自由的梦想和渴望花”无言,却总是充当情 感的代言人,替作者倾诉内心的感伤曾经太过年轻却绝对真心, 我给的爱始终任性,不懂花开只一次的爱情”(《曾经太年轻》)“寒 风经过院子里的枝扌亚,也冷却了我手中的鲜花”(《花雨》)……花开花谢,本是自然界再平常不过的景色作者却抓住花期的短暂 和生命的无法重复的特点,以此来比喻爱情的不完美《曾经太年 轻》用“花开只有一次”来形容爱情的珍贵,也暗示着青春的远 去,和时间一样都无法倒流《心雨》中,“我”用花表达爱意, 而寒风经过,鲜花却被“冷却” 了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花是 没有温度的,因此寒风中被冷却的并不是花,而是送花人满腔的 爱意2、风意象风意象是方文山歌词中出现频离最高的一个意象 在他发表的近两百首的歌词作品中,“风”的出现就多达61处风” 在方文山歌词中也多是作为情感的承载者,爱情是此类“风”的 核心飘忽不定的风成为变化无常的爱情喻象出现在歌词中,蕴 涵着作者对爱情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缺憾的无奈:“在世界最 冷那一天,你用指间,在我手心,写下抱歉,在风中,撕裂我千 遍”(《世界最冷那一天》)。

离别的场面,风刮得尤为凛冽,作者 借“风”的残暴坞形容“我”在失去爱情时的意外和绝望心境 风的凄厉寒冷所冲撞垢不仅是“我”无法言说的失恋伤痛,还撕 碎了 “我”对爱情的一切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当情逝之后,爱已 不在,风中只剩回忆的伤痛和遗憾:“风卷浪花,送走海沙,你的 誓言在融化”(《贝壳沙》)一个“卷”字写出了风的暴按和迅疾, 也暗示了爱情出走时的决绝与无常可虽然爱情已经消失地如浪 花般无影无踪,誓言却还处在一点点的“融化”阶段两个动词 感情色彩的鲜明对比,于无专用中拷问着爱情的永恒3、雨意象雨意象在方文山的笔下也多与愁绪相伴,抒发别 离、思念、惆怅之感方文山歌词中,失恋与别离的场面常在雨 中进行雨像懂得人的情思,有时点滴的落,有时倾盆而下,将 离别的气氛渲染得更加凄凉:“车窗雨刷来不及擦,你转身的背影 像幅画,雨声喧哗,你的表达,我只听见风沙”(《你想听的话》)、“云在走,雨在飘,好多悲伤在风中笑,心在烧,泪在掉,人的 背叛没有人知道”(《眼泪知道》)《你想听的话》中,“我”在车内 看着窗外爱人转身走远,喧哗的雨声代替“我”诉说着心中的疼 痛《眼泪知道》中,“我”也同样在雨中冲洗着失恋的悲伤。

方 文山歌词中落下的“雨”,虽都指向了人生情悉,但却因带上了现 代人的情感体会,而多了一份时代的特色方文山细腻的感触, 也赋予了雨“善解人意”的性格,因此作者歌词中的“雨”,更象 是一个爱恨情愁的见证者,它适时地出现,代替人民表达心中情 感4、月意象月意象是方文山歌词中典型的爱情喻象,出现次数有26次之多月亮朦胧、缥缈,可望而不可及她独立于人的 生命主体之外,却又与人类并存于浩瀚的宇宙我们的情感体验, 生命历程都离不开月亮的映证和陪伴邓丽君的一首《月亮代表 我的心》曾替多少痴情男女表白爱意,而方文山笔下的月也同样 在见证爱情的悲欢朦胧的月光营造了一个个浪漫的爱情世界 月亮明亮洁白的物性特质,仿佛能照亮人们心中每一个阴暗的角 落,让所有的谎言和虚伪都无处藏匿作者将洁白明亮的月与爱 情最纯真的本质相联系,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期待与执着追求 如“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发如雪》),一个“邀”字赋予了月亮人性的魅力,让人们不禁联想到李白《月下 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千古名句,然而这里的 月已不再带有孤独寂寞的愁绪,而是利用皎洁的月光,充当了一 段完美爱情的见证者三、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修辞技巧鉴赏其实歌词能延伸出很多生活的含义与知识,容易让人吸收理 解。

从流行音乐的歌词内容导入文学领域,可谓寓教于乐,不那 么生硬与八股,“中国风”歌词有相当一部分比较适合拿来作为修 辞学教材,轻松了解到16种修辞法的基本概念,容易引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1、 感叹:歌词文句的内容除了陈述某种语意,语气上亦明显 表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等强烈情感,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 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情感反应一般常借用叹词、助 词,并搭配感叹号,来表现强烈的情感例如在《刀马旦》中,“一 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故事中人只身在北大荒中,身 寒心更冷,然而一碗热汤,不仅去除生理寒冷,更温暖了一颗孤 独的心,因而发出满足的赞叹啊!轮回的记忆在风化,我将它 牢牢记下出现在《千年之恋》中的这句歌词则又是另一种情境 的感叹,说明爱情难以得到的思念2、 譬喻: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象力和联 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说明或形容抽象的谈话主题 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喻体”即所 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的另一 事物,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像”之类的连接语词《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之“喻体”、 “喻词”、“喻依”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

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艺各个层面,从茶 的起源、选择、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 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3、 类迭:即反复使用同一个字词或语句的修辞法而“类” 与“迭”还有使用上的差异:“类”表示字词(类字)或句子(类 句)非连续出现,而是间隔重复使用;“迭”不管是字词还是句子 都接连重复使用,又叫“迭字”与“迭句”类迭”修辞有意识 地重复使用同一语词或语句,除了语调上的和谐效果外,也是借 此突出某种意念,强调某种感情例如《小小》:"小小的感动雨 纷纷,小小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其中的"小小” 兼用了 “迭字”和“类字”,语意上强调童年的天真与童稚,加强 “青梅竹马”这个意念;《嘻游记》中“佛总是曰不可说,弟子别 问为什么;佛总是曰不可说,凡人只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