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患及相关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2918793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疾患及相关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脏疾患及相关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脏疾患及相关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脏疾患及相关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脏疾患及相关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脏疾患及相关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疾患及相关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冠状血管供血不足(coronary insufficiency)1. 慢性冠状血管供血不足(chronic coronary insufficiency)约2/3患者有下列一种或几种的改变。 ST段下移(水平/下凹/下斜型)0. 05mVo T波改变(平坦、双向/倒置,弓形-冠状T)。 U波倒置。 Q-T间期延长。 主动性心律失常(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 传导阻滞(窦房、房内、房室、室内束支及其分支阻滞)。有陈旧性心梗图形。2. 急性冠状血管供血不足(acute coronary insufficiency)/心绞痛(angina cordis)发作时出现下列一种或几种的改

2、变(缓解后随之消失): 一过性ST段下移上005mV; 一过性T波倒置; 一过性U波倒置; 一过性出现异常Q波/QS波; 一过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二.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1.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继发孔型缺损(ostium secundum defect) 缺损较小,ECGK可正常。 1/4患者P波高电压(右房肥大)。 VI呈rsR型右室肥大,V5、V6呈RS/rS型。 电轴$+90。o原发孔缺损(ostium primum defect) VI呈rsR型,完全/不完全性右朿支阻滞图形。 电轴左偏,此与继发孔型

3、最主要区别。 P-R间期延长,0.21秒。2.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依缺损程度不同,有四种表现: 正常图形。 左室DM负荷增重图形:RV5/V62. 5mV伴ST段抬高、T波高耸。应手术治疗。 双侧心室肥大图形:右室及肺动脉压升高较明显。适宜手术。 右室肥大图形:VI呈qR、qRs、Rs/R型,V5呈rS型;电轴显著右偏;部分病例V3呈高大RS波,R+S6. OmVo严重者不宜手术。3.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依肺动脉压力升高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轻度:V5、V6导联Q波加深,R波2. 5mV; ST段

4、抬高,T波直立。 中度:V5、V6导联呈左室肥大图形,VI、V2导联呈右室肥大图形。 重度:双心室明显肥大,以右室肥厚更为突出。4.法洛四联症(Fallots tetrad) 右房肥大,见于严重紫组者; 右室肥大:VI、V2呈Rs/RS型,V5、V6呈rS/RS型,无Q波;5.电轴右偏,部分患者有右束支/房室阻滞;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 PS)依病变轻重及右室压力高低,分为四级: 第一级:正常图形(轻度)。 第二级:不完全右朿支阻滞图形(中度)。 第三级:右室肥大(VI呈qR型,RVl1.0mV),中度电轴右偏,P波高尖(重度)。 第四级:重度右室肥大(VI呈qR型

5、,V5、V6呈rS型),重度电轴右偏,P波异常增高(极度)。6主动脉狭窄(aortic stenosis AS) RV5/V62. 5mV; STV5、V6下移; TV5、V6倒置; P波增宽。7 右位心 (dexiocardia)心脏右移(dextroposit/ dextropositioned heast)心脏位于右胸腔,解剖和生理正常,大多无明显异常,此型少见。镜象心(dexiocardia /dextrocardia)心脏位于右胸腔,解剖倒置,此型最常见。 I导联P-QRS-T波群倒置。 II、【I导联图形互换,aVR. aVL导联图形互换,aVF导联图形不变。 V1-V6导联呈RS

6、/rS型,RS波振幅逐渐减少。右旋心 (dexreoversioncardia/dexreoversion heast)心脏位于右胸腔,无内脏倒置,常伴有房缺、单心房、单心室等畸形。 p I、II、III直立。 I导联QRS-T波群倒置,II、III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上。 VI-V3导联呈高大Rs型。8 三尖瓣下移 (hypogynous tricuspid valve)P波异常增高(25mV)。 多有P-R间期延长。 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 部分伴有预激综合征。三.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st disease)1.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

7、is)轻度者ECG多为正常,中重度表现如下; 二尖瓣型P波(P波呈双峰状,峰距0.04秒,P20.ll秒)。 右室肥大(VI呈R、Rs型,R=1.0mV, V5、V6呈Rs型,电轴= +110 )。 P-R间期延长。 房性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2. 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competence)轻度者ECG正常,重度表现如下; 显示左室肥大图形。 出现房颤。3.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mitral stenosis and incompetence) 常有电轴右偏。 二尖瓣型P波。 房颤。 左室肥大(狭窄为主显示右室肥大,关闭不

8、全为主显示左室肥大,两等同则双室肥大)。4. 主动脉瓣病变包括主动脉狭窄(aortic stenosis)、关闭不全(aortic incompetence)及二者并存三种 病变,ECG大致相似: 左室肥大(RI、Avl、V5、V6异常增高)。 STV5、V6下移及T波倒置见于主动脉瓣狭窄,STV5、V6抬高及T波直立见于关闭不全。5. 三尖瓣狭窄(tricuspid stenosis) P波异常增高0. 25mVo 多有P-R间期延长。 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部分伴预激。四. 肺心病1.急性肺源性心脏病(acute cor pulmonale)右室急剧扩张、急性心肌缺血是其病

9、理基础。其ECG改变在数小时/一周左右恢复正常。 I导联呈rS型,II导联呈QR型,T波倒置。 顺钟向转位(V1-V6导联呈rS型)。 ST II、IIL aVL aVF 下移。 TV173倒置,无ST段抬高,这一点与心梗区别。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窦性心动过速。 P波高电压。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77) ECG诊断依据,一项主要条件即可诊断,两项次要条件为可疑表现 主要条件电轴右偏90 o VI导联R/Slo 重度顺钟向转位(V6导联R/S1. 05mVo aVR导联R/S或R/Q21。 V1-V3导联呈QS、Qr. qr型(除外心梗)。 肺性P波(P

10、O. 22mV,或低电压时P1/2R,呈尖峰型)。次要条件一肢体导联低电压。 右束支传导阻滞。五. 心包炎(pericarditis)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tis) 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除外aVR导联),T波可为直立、低平、双向/倒置。 低电压。 窦性心动过速/电交替(QRS波群/T波电压高低交替出现)。慢性心包炎(chronic pericarditis) T波普遍低平/倒置。 低电压,与同时存在为缩窄性心包炎表现。 窦性心动过速,常有房颤。 P波可增高/增宽。六. 心肌炎(pericarditis) 传导阻滞:I 房室最常见,其次为室内束支及其分支,严重者可发生II。

11、/III,可出现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QRS波群增宽、钝挫,呈不定型室内阻滞。 ST I、II、aVF、V4-V6下移,及T波倒置、低平/双向。 Q-T间期延长。 出现早搏、房扑/房颤。七. 原发性心肌病(primary cardiomyopathy)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常见房颤、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 ST-T异常。 QRS波群低电压。 病理性Q波。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左室肥大。 ST-T改变(V3、V4导联为中心性的大倒置T波)。 II、IIL aVL、aVF/V4 V5导联有病理性Q波(深

12、而窄)。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 QRS波群低电压。 右房、右室肥大。 T波低平/倒置。 窦性心动过速,可见室早、右朿支阻滞、房颤。八变异型心绞痛(angina inversa)ST II、III、aVF弓背向下抬高/S-TI、aVL. V5压低较明显。 发作时R波增高、增宽。 以后发生心梗的部位往往是ST段抬高的导联。九心脏神经官能病(heart nerve functional disease)心脏植物性神经症(heart vegetative neurosis)B-受体高度敏感引起,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II、III、aVF/V4V6导联的S-

13、T段下移。 少数可或有TII、III、aVF低平、倒置/双向(双向占4/5)o十. 右流出道月巴大 (right fluxion way hypertrophy) I导联/肢体导联V05mVo 、II、III 导联 S/R0. 5, SIIISIIo V5导联S/R21。十一. 早期复极综合征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正常变异,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多见于健康人,特别是运动员。 胸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可达0. 4mVo T波高耸,可达1. OmVo QRS波群吋限正常。十二 B-受体功能亢进(beta receptors hyperfunction

14、)ST段下移,T波倒置。多见于年轻女性,有心慌、烦躁、易怒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十三.Q-T 间期延长综合征(prolonged Q-T interval syndrome)是以Q-T延长、室性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为特征。 Q-T间期延长,T波宽大可有切迹、双向/倒置,不同时间QRS和T的形态可有变化。 U波常较大。 晕厥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多为尖端扭转型。 可有室性早搏、室颤/室性停搏。十四.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osi s ) 静眠状态下心率100次/分。 心律失常:早搏最常见,可有房扑、房颤/房室传导阻滞。 男性严重者可有心脏肥大。十五. 通气过度综合征(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止常深呼吸时,可见ST段下移、T波倒置,呈一过性。十六.幼年型T波(juven订e T)VIV4导联的T波倒置V0. 5mV,见于青年女性、黑人种。十七. 脑血管意外 (cerrebrovascular accident) 深而底宽的粗大T波; 有明显的U波; Q-T间期延长。 部分可为T高耸、ST抬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