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282915373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方案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综合减灾、控害减损、保产增收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2022年我区小麦赤病、白粉病、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呈重发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守粮食安全生产底线,强化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决定在全区组织开展以增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农产品好吃好卖为核心的“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特制定本方案。一、趋势分析结合我区2022年耕作方式与作物布局、品种抗性、春季气候趋势等因子,以及近年来病虫害发生特点

2、,综合分析,预计2022年我区小麦、水稻、玉米、果蔬等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一)小麦重大病虫害小麦赤霉病偏重至大发生,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高温高湿天气,发生程度还将加重;小麦白粉病偏重发生;小麦纹枯病、蚜虫中等发生;麦田草害偏重发生,其他病虫中等偏轻发生。(二)水稻重大病虫害稻飞虱总体中等发生,如果迁入条件和夏、秋季气候适宜,发生程度将加重;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大螟沿海局部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瘟病偏重发生,感病品种破口抽穗期遇多阴雨天气,发生程度将达大发生水平;稻曲病偏轻发生,感病品种存在重发风险;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田草害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他病虫偏轻发生。(三

3、)玉米重大病虫害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迟播夏玉米上可能形成集中连片发生,局部可能出现偏重发生区域;玉米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棉铃虫偏轻发生,局部中等至偏重发生;大小斑病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锈病中等发生,若夏季台风天气多,发生程度将加重;其他病虫偏轻发生。(四)果蔬重大病虫害茄果类、瓜菜类蔬菜烟粉虱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中等至偏重发生,秋季高温少雨加重发生;茄果类、瓜菜类和叶菜灰霉病中等至偏重发生。梨小食心虫中等发生。二、总体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立足重大

4、病虫发生新形势新特点,把“虫口夺粮”作为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促丰收保供给的重要措施,以一、二类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绿色防控”原则,加密监测预警、强化统防统治、推进绿色防控、及时应急处置,分作物、分病虫、分区域打好防控攻坚战,坚决遏制重大病虫暴发成灾,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病虫防治,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病虫危害损失。(二)行动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两增两减两好”行动,力争小麦、水稻、玉米、果蔬等重大病虫疫情防治处置率在95%以上,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具体目标:提高统防统治覆盖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达

5、53%左右;统防统治区病虫危害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化学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农产品好吃好卖,实现“两增两减两好”目标。三、技术路线突出抓好主要作物、重点区域、关键时节、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实行“一虫一策、一病一方”,分类指导,打好小麦、水稻、玉米及果蔬等作物关键阶段防控战役,努力将危害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以“三病一草”为主,立足预防,重点打好以赤霉病、白粉病为主的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总体战。赤霉病要坚持“主动出击、适期用药”的防控要求,确保一般发生区一次用药全覆盖,重发区两次用药不动摇;首次用药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降低赤霉病流行风险。白粉病

6、、锈病坚持“立足预防,达标用药”的原则,抓好发病初期预防,压低病情发生基数;重点抓好穗期科学用药,保护功能叶。对麦田杂草,以看麦娘属杂草、菵草和猪殃殃为重点,坚持“封杀结合”的化除原则,在冬前土壤封闭的基础上,早春根据草相做好茎叶防除工作。在做好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病虫草害防治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纹枯病、蚜虫等病虫防控。(二)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以“三虫三病一草”为重点,综合利用多种绿色防控措施,科学防控、稳产保质。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坚持“治上压下、科学用药”策略,减少下代虫源,严防穗期暴发成灾;稻纵卷叶螟推广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措施,坚持

7、“前松后紧、达标用药”策略,准确把握防治时机,重点保护功能叶;大螟要在综合利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杀、生物防治等措施的基础上,抓住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做到科学用药,重点控制枯鞘、枯心和枯白穗;稻瘟病要把握“重在预防、早抓叶瘟、狠治穗瘟”的防控思路,推广种苗处理等措施做好叶瘟防控,狠抓破口抽穗期穗瘟预防;纹枯病坚持“治早治巧”的策略,重点抓好分蘖拔节期防控,遏制扩展危害;稗属、千金子和水苋菜属等杂草,推广“截流、网捞”等生态控草措施,坚持“治早治小、封杀结合”的化除模式,科学选择药剂,适期开展防除。(三)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以“两虫一病”为主,重点打好以草地贪夜蛾、玉米螟、锈病为主的防控总体战。草

8、地贪夜蛾要加强智能化监测设备应用,健全镇级监测防控网络,增加普查次数和扩大普查覆盖面,全面扑杀幼虫,确保玉米等作物不连片成灾,成虫不大规模迁飞扩散。玉米螟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补充、化学防治为重点”的防控策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安全。玉米锈病须掌握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尤其是台风过后要加强南方锈病监测调查,及时开展防治,重发田块隔7至10天开展第二次防治,严防暴发成灾。集成并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和大豆病虫统筹防治,实现简便、高效、绿色控害目的。(四)果蔬重大病虫害防控。聚焦以“三棵菜”为主的绿色蔬菜、生鲜果品质量安全提升,以烟粉虱、斜

9、纹夜蛾、梨小食心虫、灰霉病等二类病虫害监测防控为重点,推广“清洁田园+综合诱杀+生态调控”的绿色防控模式,通过选用抗性品种、轮作换茬、清洁田园、科学合理运筹水肥、调节冬春棚室温湿度等农业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果树健康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长环境;利用杀虫灯、色板、性诱杀性迷向及食诱技术诱杀害虫,降低田(园)内虫量;用防虫网、套袋、地膜等措施阻隔病虫危害;加大人工天敌、生物农药、生物诱抗剂等生物防控技术应用;化学防控突出适期防治,科学选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提高化学防治针对性和有效性。四、重点任务围绕“两增两减两好”目标,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工作基调,统筹推进落实好以下三项重点

10、任务。(一)全力做好监测预警。按照“一体化监测、一盘棋调度、一张图指挥”要求,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在粮食主产区和病虫主要发生危害区,加密布设田间监测站点,增配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组织稻纵卷叶螟、玉米螟自动性诱监测设备“聚点成网”,力争全区建设智能化监测点10个。完善病虫监测调查与数据网络填报制度,发生防控关键时期,严格执行一周一报制度和新发突发病虫情当天即报制度,明确专人值守,密切跟踪、全面掌握发生消长动态,及时会商分析,准确掌握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当好防治参谋。积极开展病虫抗药性监测、农药使用强度监测和农药有效性监测,切实提升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11、二)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发挥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引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培育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星级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发挥其防病治虫主力军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力争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统防统治全覆盖,切实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武装各类服务组织,提高防治效率。同时,加快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推广一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着力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三)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不断提升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以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按照“四级联动,提质扩面”思路,省市区镇四级

12、层层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片、方)建设。完成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5个、市级示范片1个、镇级“两增两减两好”示范方30个建设任务。加快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层层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和技术培训,普及绿色防控、科学用药知识,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绿色防控的良好氛围,促进大面积推广应用,稳步提升绿色防控覆盖率。同时,继续抓好豇豆、韭菜、芹菜“三棵菜”等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五、保障措施(一)强化责任落实。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中关于政府主导、

13、属地负责等相关规定,层层压实政府部门、技术机构、生产经营者及基层组织在病虫防控中的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促指导,确保“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顺利开展。(二)强化体系建设。落实农业农村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农人发20221号)有关要求,区镇两级按照定责定岗定人要求,实现“区有机构镇有人”的目标,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行政村配备村级植保员。全面加强基层植保体系建设,配足配齐配强专业人员,确保病虫疫情监测防控工作活有人干、事有人管、责有人担。(三)强化指导服务。落实法制植保要求,适时印发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14、和指导意见,及时做好重大病虫防控的组织发动工作,加强舆论造势和气氛渲染,充分调动基层群众防治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加强服务指导,深入一线,及时掌握大面积防控进展,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指导种植者明确重点防控对象、关键防治区域和最佳防控技术,做到科学防治、绿色防控,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四)强化资金支持。根据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和防控需要,充分利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各地开展相关监测和防控工作。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用足用好中央财政防控资金,确保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五)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

15、通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全方位开展防控指导,营造防治氛围,大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六、时间安排(一)制定行动方案。2月,制定印发2022年大丰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实施方案,各镇(区、街道)要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2月底以前,细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二)及时动员部署。2月下旬、4月中旬、8月下旬,分别组织全区“两增两减两好”虫口夺粮促丰收保供给行动推进、小麦赤霉病等夏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全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活动,分阶段、分作物动员安排防控工作。(三)准确会商趋势。全年组织重大病虫会商15次左右,预测重大病虫发生趋势,发布预报,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加强调研指导。4月中旬至5月上旬,对小麦重大病虫防控开展技术指导;8月中旬至9月上旬对秋熟作物重大病虫防控进行技术指导;采取挂钩服务、挂点联系、分片包干的措施,层层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各项措施到户到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