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附解析

上传人:ligh****329 文档编号:282914742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附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高中2019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意识到自然,表示人已经把自然作为对象和客体来观照。人对任何自然物体产生美的感觉,都需要摆脱对实际利害的考虑。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说,能够对一个物体“不带任何利益考虑地喜爱或憎

2、恶”,那才是审美的判断。自然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在人的意识中产生,尤其要能摆脱对功利实用的考虑。从艺术史上看,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单独的一个画种出现,在中国和西方都晚于人物画。晋顾恺之洛神赋图虽有山水,但也只是将山水作为人物的陪衬;唐吴道子“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可见山水也是作为佛像的陪衬或背景。直至唐朝李思训开创了青绿山水画后,山水画才发展成中国画的一种独立体裁。西方绘画在历史上长期以宗教和神话题材为主,也就是以描绘人物为主,自然风景最多只是作为人物的陪衬出现。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丢勒画的他出生城市纽伦堡附近的风景画,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早的独立风景画作品。这样看来,西方

3、风景画成为一种独立体裁,比中国晚了好几百年。中国山水画的布局,自然风景占画面极大部分,即便画中有人物,也往往是山大而人小。李昭道明皇幸蜀图、范宽溪山行旅图等作品,都可以做典型的例子。相比之下,西方风景画更多的是画里有人,有人居住的房屋建筑,而且在画面布局上,这些普遍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勃鲁盖尔的雪中归猎图、康斯特布尔的干草车都可以做典型例证。有人认为,中国人有“天人合一”观念,人和自然完全融合,所以山水画表现纯粹的自然,人并不占据中心位置;而西方传统观念一直是以人为中心,所以西方风景画以人为主,不能摆脱人的自我而纯粹地表现自然。中国的山水画是否完全表现自然,而西方的风景画则总是以人为中心呢?王

4、国维人间词话提出著名的“境界”说,认为文艺作品的境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分别:“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人曾以此来区分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认为中国山水画“无我”,西方风景画“有我”。如果说“有我”是主观,是把人的意念、理想投射到自然上面,以人的想象来虚构外在世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而“无我”是客观,完全消除自我来“以物观物”,那么“有我”和“无我”的区别,也就可以理解成“理想”和“写实”的区别。那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绘画远比中国画写实,更注重形体的准确,也更追求色彩和质地的真实感。如果说真实表现自然意味着“无我”

5、的客观主义,那么西方风景画逼真再现自然,岂非更近于“无我之境”?中国画很早就强调意、气、神,也就是人的主观意念,而不注重形似。谢赫古画品录论画之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而“应物象形”和“随类赋彩”则次之。如果画家用笔不是描摹山水自然,而是抒写画家的胸臆,把心中已有的山水之意象表现出来,那岂不全是自我的表现,还能说中国山水画“无我”吗?东西方就艺术作品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其实并未截然对立。西方的风景画虽然强调写实,但人的活动却占据重要位置,明显表现出人的感受和情绪,可以说在写实逼真的“无我”之境中“有我”。中国山水画虽然看似在表现自然,但其实以抒写画家的感受意念为主,把人的意念思绪投射到自然

6、山川之上,想象虚构,在看似“无我”之境中“有我”。东西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确有重大而明显的区别,但就山水画和风景画都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说两者表现的都是人化的自然,都是自我在艺术中的表现。(摘编自张隆溪从中西文学艺术看人与自然之关系)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吴道子在佛寺画壁上的怪石崩滩具有艺术价值,但作者认为它并非独立的山水画。B. 作者认为西方风景画重写实,强调画作形体的准确,比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对自我的表达。C. 受“天人合一”观念影响,山水画家对人关注较少,其作品都呈现出山大而人小的特点。D. “无我”强调的是以人的想象来虚构外在世界,

7、在作品中消除自我,让外物为自己代言。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探讨山水画和风景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破立结合,在否定他人的观点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B. 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人间词话中的相关内容,是后文对“有我”与“无我”的内容进行阐述的重要依据。C. 本文从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画作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将二者进行了比较。D. 文章运用道理论证,通过说理使论证更加深入;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中西方具体画作让文章更具说服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宗教的影响,山水画和风景画最初都是作为人物的陪衬,在画家摆脱宗教

8、束缚后,它们才成为独立的体裁。B. 中国山水画早于西方风景画出现,这可能和中国画家先摆脱对功利实用的考虑,和自然产生了审美距离有关。C. 在作者看来,中国山水画是“有我”的,其依据是中国山水画强调人的主观意念,画家画的是心中的山水。D. 西方风景画能够表现出人的情绪和感受,中国山水画可以体现出画家的意念,这说明二者都是人化的自然。【13题答案】【答案】1. A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比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对自我的表达”错,原文是说“西方风景画以人为主,不能摆脱人的自我而纯粹地表现自然”,而中国画的特点是“中国人有天人合一观念

9、,人和自然完全融合,所以山水画表现纯粹的自然”,两者各有特色,因此不能说西方风景画“比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对自我的表达”。C.“其作品都呈现出山大而人小的特点”错,原文是“往往是山大而人小”。D.“以人的想象来虚构外在世界”“让外物为自己代言”错,原文“无我是客观,完全消除自我来以物观物”强调“无我”是客观,而选项“以人的想象”“为自己代言”还是有主观色彩。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对后世的影响”错,原文比较了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画作的内容和特点,但没有比较二者对后世的影响。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10、.“受宗教的影响”“在画家摆脱宗教束缚后”错。原文第一段“晋顾恺之洛神赋图虽有山水,但也只是将山水作为人物的陪衬;唐吴道子“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可见山水也是作为佛像的陪衬或背景。“直至唐朝李思训开创了青绿山水画后,山水画才发展成中国画的一种独立体裁”没有谈及与宗教的关系。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创造丰厚的奥运遗产,为主办城市和广大民众带来长期、积极的收益,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改革精神,也是成功办奥的重要标志之一。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之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奥运遗产工作没有

11、成型的国际规则可循,往届奥运会也没有留下可供借鉴的系统的工作方法和模式。本届冬奥会从2015年筹办伊始就加强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充分结合筹办工作实际,不断摸索创新。从奥运会筹办之初便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已经成了奥运遗产工作重要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肇始正是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也正是得益于提前的准备和规划,冬奥会留下了大量的奥运遗产,这些将成为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此次冬奥会充分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遗产,打造了6个双奥场馆,同时新建场馆超前谋划赛后利用,未来将会持续助力区域发展。三赛区冬奥文化广场、冬奥社区、冰雪博物馆等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拓展了城市的休闲娱乐空间,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除

12、了有形的遗产外,冬奥会还留下了很多无形的遗产,比如京张高铁通车及其背后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还有中国对绿色出行、使用新能源的倡导等。本届奥运会充分发挥筹办带动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快了城市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摘编自让“奥运遗产”永续利用)材料二:近几十年来,举办奥运会已经超越体育本身成为一个国家展示尊严的舞台,是经济腾飞的好机会。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向世界展现了什么是新千线,并投入超过60亿美元改善东京的交通设施,让东京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推动了东京经济长达20年的蓬勃发展,让东京市民享受了近50年的福泽。比起里约可以为奥运会带来什么,巴西人更关心的是奥运会可以为里约带来什么。里约

13、在申奥时曾强调,奥运会场馆分布在四个区域,其中有两个位于里约的快速发展地区,希望奥运会拉动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赛后人们期望的奥运红利虽然并没有想象中丰厚,但也给当地人生活留下了诸多便利,包括一条地铁线、一条近100英里的快速公交车道和17英里的轻轨系统,以及新建的学校和医疗诊所等。围绕盛会大规模地进行文化和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里约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2022年冬奥会也同样助推了城市的发展。由于冬奥会的举办,河北张家口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城市一跃出现在国际视野中。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激活了张家口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张家口将奥运遗产与区域旅游资源紧密融合,发挥奥运遗产特有价值。除

14、了冬奥会举办城市直接受益外,东北、新疆、京津冀等地区的众多城市将因为发展冰雪产业、文化产业而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建设将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摘编自奥运会结束了,如何为城市带来积极遗产)材料三:国际奥委会官网上整理了多届奥运会留下的遗产,最早可查询到1920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那一年,开幕式上首次出现的放飞和平鸽仪式成为之后历届开幕式的定制,主体育场日后还成为当地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并沿用至今。然而,近一个世纪之前,还没有“奥运遗产”的概念,来指导人们有意识地通过举办奥运会为后人留下些什么。安特卫普主体育场的改造花销就占了那届奥运会总开支的一半,会后却又经历改头换面式的大修才满足了足球比赛

15、的需求。这也表明:当时的组织者还没有一开始就计划好场馆的后续利用。里程碑式的转折发生于2014年颁布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这一改革计划提出,申办奥运的过程应“关注可持续性和遗产”。2022年冬奥遗产工作在进行过程中面临了很大困难。很多雪上项目场馆,赛后利用是很具挑战性的。雪上项目大多小众,这些场馆在赛后怎么让老百姓还用得上,场馆也能持久运营下去,要从规划之初就思考。对此,北京冬奥组委与三赛区的属地政府和场馆业主密切合作,所有竞赛场馆制定了三版场馆遗产计划。场馆赛后首先要服务全民健身,在非雪季还要考虑多种经营。此次冬奥会的遗产工作中,北京冬奥组委已与国际奥委会共同创新制定了场馆遗产计划通用模板,所有这些工作成果都会成为国际奥委会“知识传承”项目的一部分,如今,北京已被国际奥委会称赞为奥林匹克遗产领域的“先行者”。(摘编自新华社你不知道的冬奥事:什么是“奥运遗产”?)材料四:监测项目标准值20172018201920202021PM10705439494541PM2.5353222232420SO26099784NO2401111121010注:执行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年均值图二延庆赛区2017-2021年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单位:ug/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