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泉青瓷鱼纹装饰目录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弓I言 3第一章陶瓷鱼饰的概述第一节 鱼饰纹样的原始寓意 4第二节龙泉青瓷的工艺环境 4第二章青瓷鱼饰器物的分类第一节装饰部位 5第二节制作工艺 6第三节装饰鱼数 8第四节装饰鱼种 8第三章关于当代鱼纹青瓷的延伸和创新的思考 9结语 1112参考文献摘要本文以龙泉青瓷的鱼饰装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龙泉各个窑址的实地考察 和标本收集整理,对比分析它在各个吋期的鱼饰艺术特征,探寻它在不同发展时 期鱼饰艺术的发展轨迹文中按照装饰部位、制作工艺、装饰鱼数和装饰鱼种不同,把龙泉鱼纹装饰 器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且联系当代鱼纹青瓷作品引发对龙泉青瓷发展和创新 的思考本文旨在为我今后的陶艺创作理论研究建立一个基本框架,同时它也作为我 今后在龙泉青瓷的研究方向的初步试探希望我能以此为契机,用自己的创作研 究为今后的青瓷文化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关键词龙泉鱼纹装饰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longquan celadon fish adorn adorn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in Iongquan each site and the specimens collected,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it in the various periods of fish act the role of artistic features, explore its fish act the role of art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period of trajectory.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ecoration parts, manufacture craft, decoration fish and fish species, Iongquan fish grain adornment implements a detailed classification, and contemporary water-wave celadon works leading to development of longquan celadon and innovative thinking.This paper aims at the contemporeiry celadon fish grain decoration and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in celadon ware innovation, provide referen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ceramic art design have a positive role.Key wordsFish lines, adornment, Iongquan引言我在龙泉附近的庆元长大,青瓷产区的氛围和我 的家人对陶瓷的喜爱使我深受感染。
最初接触到龙泉 青瓷,丰富多彩的鱼纹装饰便深深吸引了我兴趣使 然,我几次到龙泉窑遗址考察,收集鱼纹古瓷残片, 将它们分类整理而后我阅读了许多龙泉青瓷的文献 资料,请教了不少老师和田野专家最终梳理岀了龙 泉青瓷他纹装饰的演变规律,也提出一些基本观点和 主张龙泉青瓷鱼纹装饰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具 有很高的学术、考古价值它不仅使我们了解和体会 到了古代人们的牛活习惯和审美情趣,还对研究龙泉 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并且,它引起了我们对当代青瓷器皿陶艺创作有了独 到的解读和思考,也为我今后的陶艺创作提供借鉴图1.1河姆渡遗址出土 的鱼纹陶碗图1.2半坡鱼纹彩陶图1.3龙泉大窑窑址发 掘工地全貌第一章陶瓷鱼饰的概述第一节鱼饰纹样的原始寓意在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中,鱼纹作为一种传统的 装饰题材,丰富多彩且经久不衰,在陶瓷文化中占有 其特殊的地位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 器上,就有拙朴的鱼纹图案(图1.1);六七千年前半 坡彩陶上的鱼纹更为普遍,远古先人其至将鱼作为图 腾膜拜(图1.2) o面对原始蛮荒世界,人类需要强大 的牛命族群,于是华夏民族的鱼文化由此衍牛。
随着 汉文字的发明,民间开始把与汉字同音的吉祥物相联 系起来,赋予“鱼”以“余”的意义;历朝历代全国 窑场无不将鱼作为主题装饰艺术,它以其独特的文化 底蕴和艺术魅力演绎着各种风格和形式而鱼饰文化 岀现在陶瓷上,是人类在牛产牛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 观察和提炼,反映出人类企盼吉祥美满生活的美好心 境第二节龙泉青瓷的工艺环境据现有资料考证,龙泉窑(图1・3)是我国制瓷史 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龙泉窑开创于三 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现已发现历代龙泉青瓷窑址500 多处,分布在浙江省南部的龙泉、庆元、景宁等县市, 而大窑、金村、溪口等地则最为集中古瓷尚“青”, 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瓷器的“母亲”,龙泉青瓷是青瓷 的集大成者,它以古朴典雅的造型,优美多样的纹饰, 精美绝伦的釉色达到了中国制瓷业的最高峰,是中国 本土文化的艺术瑰宝经过一代代制瓷工匠的不断积 累创造,博采众长,龙泉青瓷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装饰风格,其中鱼饰艺术尤为独特在漫长的一千六百年的制瓷历史中,龙泉窑历经 了开创(北宋以前)、发展(北宋至南宋早期)、鼎 盛(南宋至明中后期)、衰落(明中后期至清末)、 恢复(建国后)儿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 龙泉窑的制瓷工艺、装饰部位、审美情趣的不同,反 映在瓷器上的鱼饰纹样也有所不同。
第二章青瓷鱼饰器物的分类第一节装饰部位按照装饰部位不同可分为:整器鱼形件、鱼形功能件、 魚形纹饰件一整器鱼形件即以鱼的外形特征作为整个器物的基本造型此类 器物在提取鱼纹素材的过程中,往往运用了简洁精炼 的抽象艺术语言,根据器物造型的需要,只提取了鱼 的主要共性特征,即鱼的基本形状,如鱼身、鱼嘴、 鱼眼、鱼鳞、鱼鳍、鱼尾等龙泉窑整器鱼形件(图 2. 1)主要是传承古老陶瓷造型文化,在开创时期便已 成熟,烧至现代从不间断,只是随着不同历史时期随 着器物造型的需要,不断丰富多姿整器鱼形件主要 集中在瓶、罐、壶、水滴、笔架、花插等器物中二鱼形功能件图2」青釉鱼型砚滴 元代高6.8厘米长 12.2厘米图2.2鱼耳瓶南宋高16厘米口径5.9厘米 足径6.2厘米即以鱼的外形特征作为器物的部分功能件造型 因为此类器物只在某个功能件上表现鱼的造型特征, 在提取鱼纹素材时更加简洁精炼,只是根据器物造型 的需要,提取了鱼的部分共性特征,如只需鱼身、鱼 嘴、鱼眼、鱼鳞、鱼鳍、鱼尾等中的一样或是几样匠人的抽象取舍可谓精妙到了“大音希声,大彖无形”, 把道家“无为有处有还无”的理念执行得非常透彻, 透过这“似是而非,似有还无”的鱼形,使我们更深 层次地领略到了先人们的崇鱼文化情结。
与整器鱼形 件相同,鱼形功能件在龙泉窑不同发展时期均有出现, 主要运用在瓶颈、罐耳、炉耳、盖扭、壶把、壶嘴等 器物的功能件上(图2.2) o三鱼形纹饰件即以鱼的外形特征作为器物某个地方的装饰纹样魚形纹饰是以平面的形式在器物的显要位:图2.3龙泉各窑口的鱼 形纹饰青瓷标本饰,以达到画龙点睛的审美效果在龙泉窑不同发展 阶段,因制作工艺和审美情趣的变化,龙泉窑鱼形纹 饰艺术经历了一个从简单抽象到复杂具体的演变历 程:从开创时期出现了朴素简单的刻划纹样到发展时 期出现了精准快捷的模印纹样,再又到鼎盛时期出现 了复杂精美的雕刻纹样和便捷考究的贴塑纹样,最后 到衰落时期出现了豪华逼真的绘画纹样鱼形纹饰主 要集中在瓶周、罐周、盘面、碟面、洗面、碗心、杯 心等位置(图2.3) o第二节制作工艺按照制作工艺不同可分为:刻划纹样、模印纹样、雕刻纹样、贴塑纹样、绘画纹样一刻划纹样图2.4北宋金村窑口 刻划双鱼洗即在器物胎体的显要位置上用刀刻岀鱼形轮廓线 (图2. 4)匠人在刻划时刀而倾斜,刻线一而浅一而 深,线条活泼白然,变化丰富,造型抽 象生动,姿 态万千,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 特色鱼形刻划纹样是我国最古老的陶瓷装饰纹样,在龙泉窑开创时期就已普遍运用,随着模印、雕刻、 贴塑等技艺的相继出现而越来越少见。
二模印纹样图2.5北宋金村窑口 模印双鱼折沿洗即在器物胎体的显要位置上用印模印出鱼形轮廓 (图2.5)O印模制成后可以长期重复使用,操作便捷,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印制的鱼形纹样规整生动 根据印模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阴纹和阳纹两种纹样 模印技艺虽比刻划技艺出现得晚,但在龙泉窑开创吋 期就己有运用,只是北宋中早期最为普遍因纹样凹 陷部位需釉面填平,故龟形模印纹样主耍集中在盘面、 碟而、洗而、碗心、杯心等积釉较厚的位置三雕刻纹样图2.6北宋金村窑口 雕刻双鱼折沿洗即在器物胎体的显要位置上用刻刀刻出鱼形轮廓 (图2.6)0使用雕刻工艺制作的鱼形纹样更具立体效 果,而且匠人必须具备熟练的雕刻技巧,精工细作才 能完成上乘纹样,使器物增加美感,更具艺术价值雕 刻纹样更加凹凸不平,需要更厚的釉面来填平凹陷部 位,直至两宋间石灰碱厚釉岀现后才为其创造必要的 条件,甚至可以在器物立面上使用,从此雕刻纹样被 普遍运用,并且从未间断四贴塑纹样图2.7南宋大窑窑口 贴塑双鱼碗即在器物胎体的显要位置上贴上已经雕塑成形的 鱼型纹样(图2.7) o为使装饰纹样更具立体效果,增 强艺术美感,乂能简化制作工艺,提高成品率,龙泉 窑鼎盛时期出现了贴塑鱼形纹样。
贴塑纹样凸起于器 物表而,有满釉和露胎的区别南宋中晚期起,尤其 是在元代,运用贴塑露胎纹样的作品大量出现,这样 青翠如玉的釉色,配以橙红的贴塑露胎纹样,使人产 牛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可谓独具神韵五绘画纹样图2.8民国时期上埒窑口 绘画鱼纹盘即在器物胎体的显要位置上用不同于底色的彩釉 绘画成鱼形纹样(图2.8) o龙泉窑崇尚单色青釉,绘 画纹样是其在衰落时期受景德镇等窑口影响而引入青 花、五彩等彩色釉料的但龙泉匠人始终坚守简约素 雅的传统,在风雨飘摇的衰落期还是创造性地烧制出 外青釉的龙泉青花值得一提的是,它对独具风格的 鱼形纹饰难以释怀,在瓶周、罐周、盘面、碟面、洗 面、碗心、杯心等器物显要位置上绘制简洁明快的鱼 形纹样,非常具有代表性第三节装饰鱼数按照装饰鱼数不同可分为:单鱼、双鱼、多鱼图2.9北宋金村窑口 单鱼纹样盘单鱼(图2.9)的时代较早,双鱼中的两鱼同向一 般又早于相向者单鱼、双鱼多出现在盘面、碟面、 洗而、碗心、杯心;多鱼多出现在瓶周、罐周、大盘 面、大盘折沿双鱼纹饰寓意“相濡以沫”,多鱼纹 饰则寓意“多子多福”第四节装饰鱼种按照装饰鱼种不同分为:草鱼、鲫鱼、鲤鱼、撅鱼图2.10北宋金村窑口 金鱼纹样碗陶瓷纹饰中有许多利用谐咅表达吉祥的用语,例如 “鱼”代表“余”的含义,便赋予了鱼纹有以装饰与 文化的双重意义。
而“鲤”与“利”谐音,人们便把 鲤鱼与其他各种纹饰相结合,创造出许多寓意丰富的 词汇来常见的纹饰有渔翁欢兴鼓舞捕得鲤鱼,即“渔 翁得利”,金鱼(图2. 10)在水中嬉戏追逐则为“金 玉满堂”,巍鱼游弋在水中是“年年有余”,牡丹花 配以鲤鱼叫作“寫贵有余”等经过对标木的分析和整理可以得出,草鱼、鲫鱼多出现在开创、发展期; 鲤鱼多出现在鼎盛期;鳗鱼多出现在衰落期第三章关于当代鱼纹青瓷的延伸和创新的思考在龙泉青瓷中,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