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学论文 浅谈藻类植物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2KB
约6页
文档ID:282049797
植物学论文 浅谈藻类植物_第1页
1/6

XX师范学院题目: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年级:XXXX学号:XXXXXXXX姓名:XXX指导老师:XX浅谈藻类植物摘要: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朿要的初级生产者,它们光合同化生产有机碳的总量约为高等植物的7倍,同时 固氮藻类(和固氮细菌)毎年约能固定1.7亿t的氮索因此,藻类不仅是人类和动物极其章要的食物源, 而且它们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氧也是大气中氧的最匝要的來源不言而喻,它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及环境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藻类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和各种内陆水体中(包括湖泊、水库、江河、溪水、沼泽、池塘、泉水、冰 雪等)以及潮湿地表,其中生长在内陆淡水水体中的为淡水藻,分布于海洋和内陆咸水水体中的为咸水藻 中国的藻类包括有:原核生物中的蓝藻门;原生生物的硅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隐藻门、裸藻 门以及属于植物界的红藻门、褐藻门、绿藻门和轮藻门,其中海藻己记录的共2458种(详细恃况将在海洋 一节中讨论),这里仅讨论中国淡水凜类的多样性及其所受威胁1中国淡水藻类资源受威胁的状况(1) 物种受威胁的状况 虽然中国的淡水藻类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和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有些罕见的种已遭受灭绝或处于濒临灭绝的境 地,其中受威胁最严重的是淡水红藻和褐藻。

近儿十年来,中国北方许多地区由于气候干旱 或T业发展而过量抽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著名泉区的水源枯竭或濒临枯竭 泉城济南、山西晋祠和娘子关的泉源就是著名的例子泉水枯竭,使那些依赖泉水环境生长 的特有藻类(特别是淡水红藻)瓯临厄运,有些已荡然无存淡水褐藻更为珍稀,中国仅在 40年代初于四川重庆嘉陵江中发现过,几十年来由于环境的演变,也已消失最近1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不少泉水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但是由于人们对泉 水环境缺乏保护意识,因而造成生长在其中的淡水红藻和其他泉水生物面临濒危,有的其至 灭绝南京浦口珍珠泉,过去生长有十分丰富的淡水红藻:外界串珠藻和美芒藻但是随着 旅游区的开发,如今那里的红藻几乎绝迹山西太原晋祠也有外果串珠藻生长,1994年去 调查时尚冇部分存在1995年由于泉水枯竭,已经消亡可以设想那些正在进行开发的泉 源(旅游或饮料),如果不注意对泉源环境的保护,那么藻类和其他泉水生物也可能面临同 样的厄运在其他生长大型淡水藻类的水体中,也往往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变化,招致大型淡水藻 类的消失,如江苏阳澄湖,湖中大型轮藻植物出现成片死亡乂如武汉东湖中的原来主要藻 类——鼓藻类,它们主要生长在清洁的水体中,但白70年代以来由于富营养化过稈的加剧, 逐渐被蓝藻、绿球藻等耐污藻类所取代。

类似的情况,已是十分常见2) 物种多样性结构受破坏的状况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特别是水生生态系 统)中,藻类群落的物种结构保持着良好的多样性状态,即种类多,但每个种的个体不多, 这时藻类群落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益——保持水质良好状态,且水产丰富但是当水生生态 系统发生逆向转化一一受重金属污染或高度富营养化时,藻类群落物种结构的多样性被破 坏,某些物种超常生长而导致有害的赤潮(海洋中)或水华(淡水中)发生,并造成管道阻 塞,水质恶化,危及漁业生产,浜至出现鱼类中毒现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稈的加快, 这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屡见不鲜中国常见的能形成有-害水华的藻类有:蓝藻,常有毒,其 中主要的是微囊,还有鱼腥藻、项圈藻、颤藻、束丝藻等,它们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大面积 的发生,危害很大;小定鞭,属定鞭藻类,有毒,它们的水华已引起多起养殖鱼类的中毒事 件;硅藻,也偶有大面积发生,其中以1991年冬春Z交,湖北省汉江发生的约200km范围 的硅藻水华——梅尼小环藻最为典型,这次水华造成很大危害,严重地影响了武汉市和沿江 地区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2中国淡水藻类的保护从上述可知,中国淡水藻类资源虽很丰富,但目前已受到严重的威胁,如不及时采取措 施进行保护,许多珍稀种类可能很快火绝。

特别应该指岀的是,当前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 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大烈动、植物上,对像藻类这样的微型生物很少注意,这一情况必须改变 在保护大型动、植物的同时,应加强对小型植物的保护1中国珍稀濒危地衣及其受威胁状况由于大气污染和森林采伐,中国许多地方地衣多样性面临威胁依存于森林树皮附生的 中国及东亚特有种,如黄袋衣、粉黄袋衣、霜袋衣、蜡光袋衣、横断山袋衣以及云南石耳等 种类的生存都血临着威胁因为,它们的兴衰存亡与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兴衰存亡息息相 关如产于云南丽江和台湾阿里山松林中的中国特有附生种中华疱脐衣在系统演化上具有重 要意义然而,在云南丽江,这种卅界珍稀物种已被森林火灾所吞噬随着旅游业的大规模 发展,特产于华山岩石上的世界珍奇地衣华脐鳞的生存也面临威胁此外,在抗癌和抗艾滋 病毒方面具有潜力的东亚食用地衣美味石耳也因无节制的采收与买卖而在中国庐山等地濒 临绝迹若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口用香料工业中颇受青睐的扁枝衣和丛枝树花,与抗 前列腺炎药物有关的戴氏石蕊以及在降血压方面有效的地茶和雪地茶等地衣的生存也逃不 脱因无节制采收与开发所带来的也运2对地衣的保护由于人类对地衣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稈,在开发利用方面,地衣尚处于“未 开星的处女地”状态。

因而,它是一个潜力很大的生物资源宝库此外,地衣在自然界生长 极为缓慢,加强对地衣的保护以便可持续利用己是我们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保护地衣多样性除了必须保护它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外,应注意以下保护 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1) 对于日用化工香料、药用和食用地衣资源应采取分区、按年、有计划、有节制地轮 换采收2) 对于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的世界珍稀物种,如陕西华山的华脐鳞,云南丽江的中华 疱脐衣,以及庐山的美味石耳等中国和东亚特有种,应选择合适地段,建立珍稀地衣保护小区加以保护3) 对上述一些重要地衣同时还应采取菌、藻分离真培养,进行室内保存对地衣物种 进行多层次的系列保护措施是地衣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向4) 加强对中国地衣物种多样性的调查、采集、分离、培养和研究,以便在地衣多样性 遭受破坏之前使Z受到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利用苔W(1) 特有类群丰富根据近儿十年调查的结果,仅见于中国的特有苔鳏属和主要分布于 亚洲东部(仅少数涉及邻近地区)的东亚特有苔蘇属共35个,占苔蘇植物属数的7. 09% 它们共含有48个种、亚种或变种,占冲国苔蘇植物种总数的2.2% (表1)这些特有属、 种在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长江流域中游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区存在3个分布中心(表2);(2) 在系统发生上居关键位置的类群多,如原始类型藻苔藻苔科藻苔属的两个种;藻苔 和角叶藻苔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察隅、波密及氷林县的高寒山地都有发现;(3) 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

1苔薜植物的保护苔鲜植物除了科学价值外,还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在药用方血,苔鳏作为“清热解毒” 的中草药已有数百年历史明朝李时珍在《木草纲目》中就记载了金发蘇和暖地大叶蘇等, 暖地大叶蘇长期以来在中国西南地区被称作“茴心草”,用来治疗心血管病蕨类植物2、蕨类植物受威胁和濒危状况随各地区植物考察的深入,不断有蕨类植物新种被发现,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种由于环境 改变或人为破坏而消失或濒临灭绝(表2)除上面提到的特有和濒危屈种(表1和表2)外 还有些种类虽然不限产中国,但在中国仅局部地区有分布,如鹿角蕨仅产靠近缅甸边境的盈 江,而埃及苹仅产新瞩的局部水域像这些种类的个体数量不多,分布区狭窄,如不保护, 很易绝灭类似的濒危种类还有很多,估约占•中国蕨类总数的30%左右,其中重要的有101 种(表3)导致蕨类植物濒危有以下多种原因:(1)森林破坏,造成空气湿度降低,以及地下水位下降,使原有生态环境改变,影响植 物种的生存和緊殖,如1963年在四川二郎山团牛坪海拔2450m处林下发现的光叶蕨,1984 年专程前往该地,发现森林消失,气候干燥,只在灌从中找到一株2) T农业建设事业的发展使局部地区一些植物种消失,如中华水韭,荷叶铁线蕨。

由蕨类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它们之中很多种是传统的中药和民间草药,约占全 部种类的10%如贯众、海金沙、骨碎补能够健骨补肾,还有绵马鳞毛蕨和冇韦等又如 金毛狗脊蕨具有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近年来出口需求量很大,每年超过百吨虽然这个 种分布较广,也不能不限量出口加以保护蕨类植物多为阴生,叶质坚厚,宜作观叶植物及 插花的切叶材料还有少数种类如、荚果蕨等的拳卷叶芽,加工后可作蔬菜并出口;满江红 的叶下具有和蓝藻中的念珠藻共生结构,可固定空气中的氮,是水稻的优良绿肥总之,蕨 类植物与其他绿色植物一道共同创造了地球表面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因此,加强对 蕨类植物的保护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对急需保护的一些稀有濒危种类应建立专门 的保护区,如贵州赤水的橄秽白然保护区裸子植物裸了植物是原始的种了植物,其发生发展历史悠久最初的裸了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 中生代至新生代它们是遍布备大陆的主要植物现代生存的裸了植物有不少种类出现于第三 纪,后乂经过冰川时期而保留下来,并繁衍至今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生存的裸子植物约 有850种,隶属于79属和15科,其种数虽仅为被子植物种数的0. 36%,但却分布于世界各 地,特别是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和亚热带的中山至高山带常组成大血积的各类针叶林。

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现为新型抗癌药用植物示,就立即遭到大规模采伐破坏,使资源急剧 减少中国有平均海拔4500m以上的巨大青藏高原,也有广阔的平原低地,山岭重叠、河川纵横、 气候多样、地质古老,这些是决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的主要因素,在被了植物方面表 现最为清楚,中国被了植物多样性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1)生态类型齐备备种生活型的植物从乔木、半乔木(如梭梭属、灌木、半灌木(如沙拐 枣属、小半灌木、直到多年生草和一年生草,无不具有生态类群方面,从高山冻原植物(如 多瓣木)到热带南林种类;从超旱生荒漠植物到潮湿低地的湿生、水生种类;从高寒风大坏 境的青藏高原垫状植物到华南热带海滨的红树林,各种类型都有代表各个气候带都有大量代表科属,例如,桦木科、壳斗科栋的落叶树种,以及杨柳科、忍冬 科、小漿科等是温带的代表;樟科、木兰科、山茶科、壳斗科的常绿树种,金缕梅科以及冬 青科、五加科、蓝果树科,还有单种的连香树科和水青树等是亚热带的代表;至于中国热带 森林中包含的科就更多了,常见的科有龙脑香科、番荔枝科、橄榄科(、山榄科、楝科、藤 黄科、使君子科(、天料木科、大戟科和四数木科等植物的系统发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被了植物特有属、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一大别山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东南部地区, 其中又有三个特有属、种分布相对集中的待有现象中心:(i)川东一鄂西一湘西北中心,这 里的被子植物特有木本属几乎均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具有温带性质;(ii)川西一滇西北中心, 即横断山脉南段,这里的草本属在全部属中占的比例较高,被了植物的木木属几乎全为落叶 3、大力加强对中国被子植物的保护被子植物在大型植物中数量最多,而且与人类的衣、食、医药、T业原料等关系最为密切 被了植物大量灭绝无疑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威胁,因而我们必须格外重视对被了植物的保 护为了有效保护它们,必须研究它们受威胁的方式、程度和灭绝过程,从而制定合理的保 护策略在这方血,进行种群存活力的分析(PVA),确定最小能存活种群(MVP)是核心内容在bl前尚无条件对每一个种进行深入的PVA分析的情况下,把保护的范I韦I适当扩大是有必 要的,否则,一个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