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后冲刺:高考历史15个高频考点排查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09KB
约13页
文档ID:281999223
最后冲刺:高考历史15个高频考点排查_第1页
1/13

最后冲刺:高考历史15个高频考点排查高频考点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答题术语](1)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 下共主的地位2 )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 卿大夫一士驚(3 )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 现为分封制4 )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 起来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 现就是宗法制高频考点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答题术语](1)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 治2)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一公九卿到一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 至明清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 除的趋势3)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 从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 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高频老点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答题术语](1)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2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3)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 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高频考点4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答题术语](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 基本奠定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2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冶金、 制瓷、纺织一个领域手工业成就突出3 )两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 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答题术语](1 )商朝fH现职业商人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 多商晶市场和大商人2 )秦汉时期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经商活动受到时间、地点的限 制3) 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4) 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 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5 )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认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重农抑 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 小农经济,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高频考点6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答题术语](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驚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2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 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 想3 )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 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4)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 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一直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5) 西汉时期:两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适应了中央 集权制的需要,从而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高频考点7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答题术语](1)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学理学是儒家思想 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更具思辨性、哲学性,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缓和了危机。

2)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在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社 会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 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高频考点8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答题术语](1) 科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 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2) 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 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3 )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也辉煌灿烂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 辞,直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 势4)古代戏曲:以京剧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戏曲独树一帜,雅俗共赏高频考点9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答题术语](1 )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签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远远超过了《南京条约》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南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人内地领土主 权进步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3) 《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列强争相在中 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5)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6)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也沉重打击了清 政府的反动统治7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 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8)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 它为民族资本丰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高频考点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答题术语](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 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2)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 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 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的党中央的正确 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 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5 )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1947年春,人民解 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 反攻6 ) 1 948年9月至194 9年]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高频考点1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答题术语](1)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逐渐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 洋务企业的兴办,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 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它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 定的抵制作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诱导作用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_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 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发展陷入绝境。

高频考点1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题术语](1)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 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2潍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民国时期的社交礼仪发生重大变化3 )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1909年z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4) 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 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5 )报刊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进行舆论监督方面 发挥舂重要作用;在报刊多样化和更加专业化的今天,它对人们的学习教育、文化 娱乐、生活消费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6 ) 1983年,中国成功硏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 “银河——I’号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此后迅速发展高频考点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答题术语](1) ”新思想11萌发: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抛弃陈腐观念,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2 )维新思想:1 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面前,提出变法图强、 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 启蒙作用。

3) 民主共和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 共和国4 )新文化运动:1915年,面对袁世凯“尊孔复古啲逆流,以陈独秀为首 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 主流高频考点1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答题术语](1)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SU度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3 )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内蒙古自治区早在1947年就已成立,其它自治区在建国后成立4 )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 9 9 年,把“依法治国"写人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5 ) ”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 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 必经之路高频考点1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答题术语](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岀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 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 )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4 ) 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 了会议的成功召开5 ) “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 团结和合作6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 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7 )新时期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