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芣苢》优秀教案材料

上传人:luck****666 文档编号:28197748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芣苢》优秀教案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芣苢》优秀教案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芣苢》优秀教案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芣苢》优秀教案材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芣苢优秀教案材料教学设计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中课文。诗经全集三百余篇,每篇都深入人心。芣苢无论是从其简练的语言还是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都堪称十五国风中的经典篇章。芣苢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芣苢”即车前子,古人认为车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或难产之症,这使得文中的主角是妇女顺理成章,同时也由此映射当时社会和谐稳定,才会出现这样洋溢欢乐的景象。芣苢中采用叙述平凡的事物,以表达情感寄意的方式为主,通篇无一“乐”字,却无不让人感受到其中呼之欲出的愉悦气氛。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在高一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

2、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典诗歌文化常识,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一、教学目标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2.领会及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3.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4.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经的表现手法,理解诗歌内容,学会鉴赏诗歌。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陶冶高尚的情操。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2.领会及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对诗经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其表现手法了解很少,这需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去努力改变。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